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6章 幽魂泣血诉冤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是夜,八蜡庙楼中气氛比前夜更为凝重。白日的发现太过惊悚,那棺中的抓挠声、诡异的符咒、神秘的绣帕,尤其是“庚子年”这个巧合,如同巨石压在每个人心头。王文瀚更是心乱如麻,那棺内刻字所述的冤狱、那老叟诡异的举止、那庚子年的绣帕,种种线索在他脑中交织,却理不出头绪。

困极而眠,他很快沉入梦乡。梦境光怪陆离,倏忽间,前日所见那青衫老叟再度出现于梦中。此番形象却清晰无比,面容虽仍苍白,却并无狰狞之色,反而眼神悲戚,充满难以言说的冤屈。

老人对着王文瀚,缓缓开口,声音飘渺似来自远方:“老朽乃嘉靖年间本村塾师,姓徐名文昌。只因当年目睹乡绅诬陷村妇徐贞娘偷窃传家玉佩,仗义执言,挺身作证,触怒豪强。那恶绅买通官府,反诬我勾结匪类,施以酷刑…我死不认罪,彼等竟将我秘密缢杀,尸身以邪法镇于这八蜡庙基座之下,令我魂魄难出,日夜受阴风淬炼之苦…”

言及当年县衙刑具加身之痛,梦中骤然阴风呼啸,冷雨凄迷,仿佛天地同悲。王文瀚于梦中亦感同身受,浑身冰冷刺骨。徐文昌的鬼魂泣诉道:“那徐贞娘乃我远房侄女,性情刚烈,含冤投缳自尽,其怨气亦被邪术拘于此地,不得往生…彼等恶徒,惧我二人冤魂索命,乃请邪道布此‘七棺锁魂’之阵,假托北斗安魂之名,行镇压豢养之实,欲使我等永世为其奴役…”

王文瀚猛地从梦中惊醒,只觉心口狂跳,浑身已被冷汗湿透。窗外雷声隐隐,竟真的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他伸手抹去额角冷汗,却惊觉枕边一片冰凉潮润——借着小窗透入的微光,他赫然看到自己枕边,竟散落着数十枚枯黄残破的纸钱!

他一声低呼,惊动了本就睡得不沉的同伴。众人围拢过来,见到那莫名出现的纸钱,皆面面相觑,骇然无语。

次日一早,众人再也按捺不住,由悟尘和尚引路,急急赶往安东村中,寻访几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又设法查阅了村中祠堂内存放的残破县志。果然,在万历朝的卷宗中,找到了关于秀才徐文昌与村妇徐贞娘一案的零星记载,语焉不详,只道二人因“行止不端”而获罪,一死一逃,案件疑点重重,最终不了了之。而当年主导此事、获利最大的乡绅,其姓氏竟与王文瀚母亲的娘家姓氏相同!再细查族谱,竟发现两家在数代前确有姻亲关系!

一个可怕的联想浮上王文瀚心头。他猛地想起昨日从棺中取出的那半幅鸳鸯绣帕,急忙取出示人。一位年逾九十、眼花耳背的老族公眯着眼看了半晌,喃喃道:“这…这鸳鸯戏水的针法,像是当年徐贞娘最拿手的…听说她定亲时,绣了这么一块帕子送给未婚夫婿…”

吴霞友猛地一拍大腿:“文瀚兄,我记得你曾说过,你家祠堂里有一幅先祖画像,画中男子手中所执,似乎也是一块手帕?”

王文瀚如遭雷击,脸色瞬间惨白。他忆起儿时在祠堂玩耍,确曾见过那幅画像,画中一位明代书生装束的先祖,手中轻握一方丝帕,帕角隐约可见鸳鸯图案…当时只以为是寻常饰物,未曾深思…

所有线索,似乎都诡异地指向了他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