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4章 奇园探幽 名物暗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见穆静之执意推辞,柳盈盈也不再强求于婚嫁之事。她心思转换极快,脸上复又漾起明媚笑容,仿佛方才那大胆的提议只是一句戏言。她再度殷勤劝酒,与穆静之说些诗词歌赋、风土见闻。她学识之渊博,谈吐之风趣,远超穆静之对一般闺中女子或富家遗孀的想象,每每发言,皆能切中要害,引得穆静之暗自赞叹,相见恨晚之感油然而生,先前那点警惕与不安,也渐渐消融在这融洽的氛围里。

酒足饭饱之后,柳盈盈兴致勃勃地提议:“穆郎君,今日阳光正好,庭中春色正浓,若不嫌弃,容妾身引路,陪郎君在舍下小园一游如何?虽无大名胜之气象,倒也颇堪玩赏。”

穆静之正有此意,欣然应允。两人离了花厅,步入后院。这园子果然别有洞天,比前庭更为精巧奇崛。一路行去,但见曲径通幽,花木繁盛,布局看似随意,实则匠心独运。

行至一处小院,但见院墙爬满了一种红色的藤蔓,藤上开着星星点点的绿色小花,形态奇特,幽香阵阵。柳盈盈驻足,指着此处笑道:“郎君请看,此院妾身取名‘红藤绿蕊之院’。每值春日,红绿相间,煞是好看。妾常于此独坐,看花开花落,感时序流转。”穆静之点头称赞:“红藤绿蕊,名雅景幽,夫人真是妙人。”

又前行几步,可见一段低矮的粉墙,与园中其他围墙似有不同,略显孤立。柳盈盈以袖掩口,轻笑道:“此墙之后别无他物,妾却戏称其为‘藏形之窝’。有时玩心一起,便觉若能藏身于此,倒可避开许多烦扰,偷得浮生半日闲呢。”穆静之只觉此名古怪又带些童趣,并未深想,随之一笑。

随后,柳盈盈又引他至一栋最为精致的绣楼前。“此乃妾身寝室,”她声音微低,似带羞涩,“长夜漫漫,孤衾寒冷,唯愿能安眠无梦,故妾题其匾额为‘息蠢之室’。”‘息蠢’二字,取自‘息止蠢动’,意为让一切纷扰思虑止息,得以安歇。穆静之闻得此解,觉寓意颇深,点头称是,却也不便对女子闺阁多做评论。

进入室内,陈设清雅,香气袭人。临窗设有一张紫檀木书案,案上摆着古砚、宣纸、毛笔,还有一部未写完的诗稿。柳盈盈轻抚案面,道:“平日妾身便在此读书习字,排遣时光。此案虽小,却可任思绪逍遥物外,故妾命名其为‘逍遥之几’。”

穆静之徜徉其间,听她一一解说这些别致的名称,只觉此女不仅貌美,更兼兰心蕙质,情趣高雅,将日常居所点缀得如此富有诗意与隐逸之趣。“红藤绿蕊”、“藏形之窝”、“息蠢之室”、“逍遥之几”,每一个名字都似信手拈来,却又韵味悠长,与他心中向往的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不谋而合。他完全沉浸在这份风雅与看似投契的知音之感中,丝毫未觉这些名称背后可能隐藏的诡异隐喻——那或许是女子在不经意间,对自己真实处境的一种绝望而诗意的描绘。

游览既毕,日头已微微西斜。穆静之虽心旷神怡,却知终须告辞。他心中对这奇女子已充满好感与怜惜,临别前,他解下随身携带的一张古琴。此琴虽非名器,却是他心爱之物,常于山水间抚弄以抒怀。他双手奉上:“柳夫人,今日蒙盛情款待,又得览雅园,聆妙论,深感荣幸。身无长物,唯有此张桐琴,尚能发出清音,谨赠予夫人,或可于寂寥时,略解烦忧。”

柳盈盈见状,眸中闪过一丝激动与惊喜,她郑重接过,指尖轻轻拂过琴弦,发出低沉嗡鸣。“多谢穆郎厚赠,此物于妾,重若珍宝。”她沉吟片刻,自袖中取出一柄纨扇,扇面以轻罗制成,上绣蝶恋花图,精巧无比。“妾身亦有一物回赠郎君。此扇虽陋,愿郎君见之如见妾面,清风相伴,勿忘今日之缘。”

两人交换信物,情意脉脉。穆静之与她约定,几日之后,必当再来拜访。柳盈盈送至院门,倚门相望,眼中满是不舍与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