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3章 阎王召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深秋的丰都,金黄的银杏叶铺满了县衙后院,凉意渐浓。李县丞站在书房窗前,手中摩挲着那枚玄铁令牌,目光越过重重屋脊,投向西郊方向。连日来的异象已经让他明白,自己正处在命运的转折点上。

这日清晨,他特意唤来理发匠修面整容,更换上一身崭新的官服。夫人王氏见状笑道:“夫君今日这般郑重,莫非有上官莅临?”

李县丞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说:“或许是要去见一位非常重要的...上司。”

王氏只当是玩笑,未曾多想。然而午饭后,李县丞召集全家至正厅,包括夫人、子女、仆役共二十余人。众人疑惑不解,不知家主为何突然如此正式地召集全家。

厅堂中,李县丞端坐主位,神色庄重非常。他环视家人,缓缓开口:“今日召集各位,是有一件重要事情告知。”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近日得遇异人,获知一桩前世因缘。原来我前世本是阴司判官,因怜悯众生疾苦,自愿转世人间积累功德,体验民生疾苦。如今功德圆满,阎王特命我返回阴司,执掌鬼市公平交易之职。”

此言一出,满堂寂然。众人面面相觑,皆以为家主在说笑或是突发癔症。

长子李文明率先开口:“父亲可是近日劳累过度?不如请郎中来看看...”

李县丞摆手打断:“我神志清醒,所言非虚。这些时日来的种种异状,皆因阴阳两界感应日增所致。如今时机已到,我当离去赴任。”

王氏顿时泪如雨下:“夫君何出此不祥之言?莫不是中了邪魔?”

李县丞温言安慰:“非是不祥,而是天命。我赴阴司任职,并非死亡,而是职责转换。你等不必悲伤。”

然而家人如何能不担忧?老仆李忠悄悄溜出正厅,急请郎中过府。 meanwhile,李县丞开始交代后事,从家产分配到子女教育,事无巨细,一一嘱咐,仿佛早已深思熟虑。

最令人惊讶的是,他竟能说出一些本不可能知道的家族秘密。比如对夫人道:“你嫁妆中那对翡翠镯子,实为你祖母私下所赠,连岳父大人也不知此事。你可继续珍藏,无妨。”

又对李忠说:“你二十年前在厨房私下拿走的三两银子,我早已知晓。念你多年来忠心耿耿,不再追究。”

众人越听越惊,这些隐秘之事,李县丞本不可能知晓。

未几,郎中匆匆赶到,为李县丞把脉诊视后,却疑惑道:“大人脉象平稳,虽稍有虚弱,却无大碍。不知为何...”

话音未落,李县丞忽然正色道:“时辰已到。”

只见他缓缓闭目,端坐椅中,气息渐弱。在家人惊呼声中,他的身体微微前倾,竟就此安然离世。

令人惊异的是,他面色红润如生,嘴角还带着一丝微笑,全无痛苦之状。更奇的是,厅中忽然弥漫开一股异香,非麝非兰,清新提神,久久不散。

王氏扑上前去,抚尸痛哭。然而触手所及,丈夫的身体依然温暖柔软,仿佛只是熟睡。郎中再次诊视,确认已无脉搏心跳,确已离世。

消息传出,县衙内外顿时哗然。同僚纷纷赶来,见李县丞遗容安详,异香满室,无不称奇。

次日,知县亲自前来吊唁,见李县丞遗体面色如生,不禁叹道:“李县丞平生公正,莫非真如其所言,已赴阴司任职?”

更令人惊讶的是,第三日准备入殓时,李县丞的遗体依然柔软如生,毫无僵硬腐败之象。那异香持续弥漫,甚至飘出室外,引来蜂蝶环绕。

丰都百姓闻此异事,议论纷纷。有老儒生言:“古书有载,圣人仙去,遗体留香,七日不僵。莫非李县丞真是阴司判官转世?”

下葬前夕,王氏守灵时恍惚入睡,梦中见丈夫身着玄黑官服,头戴冥司冠冕,比生前更加威严。

“夫人不必悲伤,我已在阴司上任。鬼市积弊已久,正待整顿。此乃天命,非死非生,乃是职责所在。”梦中李县丞温言道,“日后家中若有难处,可在西郊山谷口焚香告我,但切记不可滥用此缘。”

王氏醒后,将梦境告知家人。众人虽半信半疑,但结合前因后果,不得不信了几分。

出殡那日,全县百姓自发相送,队伍长达数里。人们不仅为失去一位好官而悲伤,更为这桩奇事而惊叹。

棺椁入土时,原本晴朗的天空忽然飘来一朵祥云,洒下细雨。雨停后,坟头竟奇迹般地瞬间长出青草鲜花,异香弥漫四周。

至此,李县丞赴阴司任职的消息不胫而走,成为丰都县一桩奇谈。有人相信,有人怀疑,但无人能否认那些超乎常理的迹象。

而在西郊鬼市,变化也在悄然发生。那夜交易中,几个一贯欺行霸市的恶魂突然惊慌失措,称见到一位新任判官降临,严惩了数名欺诈之徒。

“新判官貌似阳间清官,断案如神,公正无私。”这消息在鬼市中迅速传开。

亡灵们发现,鬼市的交易规则正在悄悄改变。强买强卖者会受到即时惩罚,公平交易则得到鼓励。一股新的秩序正在形成。

而这一切的源头,正是那位从阳间来的新任判官——李县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