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4章 内奸现形——假张顺的阴谋败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章 内奸现形——假张顺的阴谋败露

黎明时分,阴兵如潮水般退去,消失在晨雾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但城墙上凝固的恐惧气氛,证明昨夜的一切并非幻觉。

傅汝城一夜未眠,在指挥所内来回踱步。阴兵的出现、城内恐慌的迅速蔓延、赵铭的可疑行径...这些线索在他脑海中交织成一幅阴谋的图谱。

“将军,‘张顺’求见。”亲兵在门外通报。

傅汝城眼中精光一闪:“让他进来。”

假张顺推门而入,他的举止与真张顺几乎无异,连走路的姿态和面部表情都模仿得惟妙惟肖。若非傅汝城已知真相,恐怕也难以识破。

“将军,”假张顺行礼道,“末将昨夜细思阴兵之事,觉得有一策或可解围。”

傅汝城不动声色:“哦?说来听听。”

假张顺近前一步,低声道:“末将以为,阴兵虽可怕,但毕竟是已死之人。若将军允许,末将愿率敢死队出城,火烧阴兵。尸体惧火,此计或可奏效。”

傅汝城心中冷笑,这分明是想诱使他派出精锐送死,同时制造更大的恐慌。但他面上却露出赞许之色:“此计甚妙!不过...你伤势未愈,不宜亲自冒险。”

假张顺急忙道:“末将伤势已无大碍!愿为将军分忧!”

傅汝城若有所思地打量着假张顺,突然用江西饶城方言问道:“你老家饶城西街的豆腐脑,是甜是咸?”

假张顺明显一愣,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恢复镇定,用官话答道:“将军何意?末将不解。”

傅汝城继续用方言道:“听说饶城今年发大水,西街全淹了,可是真的?”

假张顺的额头渗出细汗,他强作镇定:“将军,末将不知您在说什么。”

傅汝城突然拍案而起,厉声用方言喝道:“你根本不是张顺!张顺是饶城人,岂会听不懂家乡话?”

假张顺见事情败露,眼中凶光毕露,突然从袖中抽出一把匕首,向傅汝城刺来:“狗官,拿命来!”

傅汝城早有防备,侧身闪避,同时高呼:“来人!”

门外的亲兵应声而入,但与假张顺同来的两名亲兵竟然反水,与护卫打斗起来。显然,他们也是清军细作。

指挥所内顿时陷入混战。假张顺武艺高强,连伤数名护卫,直逼傅汝城。眼看匕首就要刺中傅汝城胸膛,一柄长剑突然架住了匕首——正是闻讯赶来的傅昌国。

“逆贼敢尔!”傅昌国怒喝一声,剑法凌厉,逼得假张顺连连后退。

此时,王琛也率援兵赶到,很快制服了所有细作。假张顺见大势已去,咬碎口中毒囊,但被傅昌国及时捏住下巴,阻止了他服毒自尽。

“想死?没那么容易!”傅昌国冷冷道。

傅汝城走上前,凝视着假张顺:“说!真张顺何在?清军还有什么阴谋?”

假张顺狞笑:“张顺早已碎尸万段!至于阴谋...呵呵,阴兵只是开始!襄城必破,你们都会死无全尸!”

傅汝城不为所动,命令道:“撕下他的面具!”

王琛上前,在假张顺耳后摸索片刻,果然掀起一层薄如蝉翼的人皮面具。面具下是一张完全陌生的脸,约三十岁年纪,面色阴鸷。

在场众人无不震惊。这人皮面具工艺精湛,几乎天衣无缝。

傅汝城冷声道:“清军为了渗透我襄城,真是费尽心机。押下去,严加审讯!”

细作被押走后,傅汝城立即召集全军将领议事。当众将见到被剥去面具的假张顺时,皆哗然。

傅汝城站在点将台上,声音洪亮:“诸位已经看到,清军不仅以阴兵邪术乱我军心,更派细作潜入我军内部!然而邪不胜正,奸计已然败露!”

他目光如电,扫过台下众将,特别在赵铭脸上稍作停留。赵铭神色如常,但眼神微不可察地闪烁了一下。

“王琛!”傅汝城下令,“立即全城戒严,清查所有三个月内新入伍或调防的将士!尤其是...”他故意顿了顿,“城西防区,要重点排查!”

赵铭脸色微变,但很快恢复平静。

傅汝城继续道:“阴兵虽可怕,但不过是傀儡。真正的威胁,是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敌人!从今日起,各门守军加倍警戒,没有我的手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行动!”

会后,傅汝城单独留下王琛和傅昌国,密授机宜。

“父亲是怀疑赵铭将军?”傅昌国问道。

傅汝城点头:“假张顺被识破,阴兵就出现;消息从城西传开;赵铭又是三个月前调来...这一切太过巧合。”

王琛皱眉:“但赵铭平日表现忠诚,治军严谨,若无确凿证据...”

“所以我要引蛇出洞。”傅汝城意味深长地道,“我已故意打草惊蛇,若赵铭真是内奸,必会有所行动。”

果然,当夜子时,守候在赵铭营帐外的暗哨发现一个黑影悄悄溜出,向城墙方向潜行。暗哨立即回报傅汝城。

傅汝城亲率精锐,悄无声息地跟踪黑影。只见那黑影来到城墙一段偏僻处,向城外发射了一支响箭。片刻后,城外也回应了一支响箭。

“拿下!”傅汝城一声令下,士兵一拥而上,将黑影制服。火把照耀下,正是赵铭的亲信副将。

经过连夜审讯,副将供出了全部阴谋:清军确实有萨满巫师操控阴兵,赵铭是三个月前被清军收买的内应,假张顺是他们派来制造混乱的棋子。原计划是趁阴兵引发恐慌时,赵铭打开城门迎清军入城。

次日清晨,傅汝城当众审判赵铭及其同党。在确凿证据面前,赵铭供认不讳。

“为何背叛大明?”傅汝城沉痛地问。

赵铭狂笑:“大明气数已尽!良禽择木而栖,何错之有?”

傅汝城不再多言,下令将叛军斩首示众,人头悬挂城门,以振军心。

内奸虽除,但阴兵威胁仍在。当夜,阴兵再次出现,而且数量似乎更多了。清军见内应计划失败,开始加紧心理攻势。

傅汝城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外那些诡异的影子,心中明白: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