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11章 道长点化,因果明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章 道长点化,因果明现

玄云道长的骤然出现,如同在沸腾的油锅中倾入一瓢净水,瞬间平息了所有的喧嚣。院内院外,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突然现身、仙风道骨的道长身上。他仿佛自带一种奇异的场域,将那些躁动、怨恨、悲伤的情绪都悄然抚平。

林老汉和王氏如同在无边黑暗中看到了指路的明灯,激动得嘴唇哆嗦,连忙上前,就要跪下行礼。玄云道长拂尘轻轻一摆,一股柔和的力量托住了他们,示意不必多礼。

林秀英也止住了哭泣,怔怔地看着这位十年前曾有一面之缘的道长,心中充满了敬畏与期盼。

唯有林耀祖,在最初的惊愕之后,脸上迅速被一种混合着恼怒、不屑与隐隐不安的情绪取代。他认出了这个老道,正是十年前那个“蛊惑”父母离家出走的罪魁祸首!

“又是你这牛鼻子老道!”林耀祖梗着脖子,赤红的眼睛瞪着玄云道长,语气冲撞,“十年前就是你多管闲事,撺掇我爹娘跑路!现在又来干什么?还想来骗人吗?”

玄云道长并不动怒,目光平静如水,缓缓落在林耀祖身上。那目光并不锐利,却仿佛能穿透他狰狞的表象,直抵内心深处最不愿示人的角落。

“这位施主,”道长的声音平和温润,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贫道且问你,你口口声声,怨恨父母弃你于不顾,指责他们携款享福。那么,你这十年来,可曾有一日,静下心来,扪心自问过,他们当年,为何要离你而去?为何要抛下经营半生的家园,踏上茫茫未知的前路?”

林耀祖张了张嘴,想也不想就要反驳,可在那双清澈洞彻的目光注视下,那些习惯性的怨怼之词竟卡在喉咙里,一时难以出口。

道长不待他回答,继续缓缓道,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上:“你眼中只见自身之苦,只觉天地不公,父母不慈。可你目光所及,可曾见你父母半生操劳,心血耗尽?可曾见你如饕餮一般,贪得无厌,几乎啃尽父母血肉,耗干家族根基?气运之衰败,家道之中落,岂尽是天定?实则,多是‘人作孽’所致。种何因,得何果,此乃天地至理。”

“我……”林耀祖脸涨得通红,想要强辩,却说不出有力的词句。道长的话,像一面镜子,逼着他去正视自己一直逃避的真相。他想起自己一次次从家里拿钱,想起父母哀求的眼神,想起变卖的田产,典当的家什……这些画面原本被怨恨包裹,此刻却隐隐有些松动。

玄云道长又将目光转向林秀英,眼神温和了些许:“女施主,你心怀感恩,不忘父母生养之恩,千里寻亲,欲行孝道,此心可嘉,善莫大焉。”他话锋微转,“然,须知家族气运,如同舟行水上。舟上众人,需得同心协力,共撑一桨,方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若有一人心中只存怨怼,存心倾覆,纵然他人如何努力划桨,此舟亦难逃倾覆之厄,甚至可能累及船上所有人。故而,化解怨怼,平息戾气,方是重续家运、保全此舟之根本。”

最后,他看向老泪纵横的林老汉夫妇,声音中带着一丝悠远的意味:“老家主,老夫人。当年贫道曾言,十年之期,恩仇自现。如今,十年已过,因果已明明白白摆在眼前。孰是恩,孰是仇,是聚是散,是家运重振,血脉延续,还是彻底湮灭,烟消云散……皆在诸位当下之一念抉择之间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院内四人,仿佛要将他们的命运尽收眼底,最后意味深长地说道:“一念善,则福田生;一念恶,则孽障起。望诸位慎之,重之。”

说完,玄云道长手持拂尘,打了个揖首,不再多言,只是静静地立于门前,仿佛在等待,又仿佛只是在旁观。

院内陷入了一片死寂。连围观的邻里也都屏住了呼吸。

林耀祖如同被抽干了力气般,靠在斑驳的院墙上,低着头,胸膛剧烈起伏。道长的话,一字一句,都敲打在他那颗被怨恨和偏执层层包裹的心上。他第一次,被迫去思考“为什么”,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凭什么”。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慌乱和……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羞愧。那层坚硬的、自以为是的怨恨外壳,在道长平和而犀利的诘问下,出现了细微却清晰的裂痕。

林秀英若有所思,道长关于“家族如舟”的比喻,让她明白了自己赎罪的同时,更需要帮助弟弟走出怨恨的泥潭。林老汉和王氏则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道长的点化,让他们在绝望中看到了一丝微光,却又不知这光是否能真正照亮儿子黑暗的内心。

玄云道长的出现和话语,并未立刻解决任何问题,却像一盏骤然亮起的明灯,瞬间照亮了这个被恩怨情仇纠缠得密不透风的家庭,让每一个人都看清了自己和彼此所处的境地,也为后续可能的转变,奠定了至关重要的思想基础。接下来,是需要用行动和事实,来印证这“一念之间”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