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敕封一品公侯 > 第199章 冷热隔断装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骊山庄园,层峦叠翠间云雾缭绕,圣人御赐的地界绵延数里,秦渊信步而行,足足一个时辰仍未触及边界。

“停下吧。”他抬手示意,目光落向远处一片荒林,“这片林地,便是秦氏工坊的根基。公输家从旁协助,墨大小姐,后续的落地建设,便由你们墨家主导。”

墨韵捧着那份效果图卷轴,目光掠过图纸上亭台楼阁。飞檐斗拱间流光溢彩,琼楼玉宇倒映在人工湖上,宛如仙境。

她不禁恍惚:若能在此地终老,大抵是人间至幸。

“侯爷,”她忍不住轻声发问,“何种工坊,竟需如此大的面积?”

公输仇瞥了她一眼,冷声道:“墨大小姐,侯爷的决策,岂容置喙?”

墨韵心头一凛,才惊觉失言,连忙躬身致歉:“在下失言,望侯爷恕罪。”

秦渊摆摆手:“无妨,这片土地,我自有妙用。具体规划尚在斟酌,但眼下先按图纸施工,尤其标注朱砂的区域,必须严格遵循我的注释,分毫不得偏差。”

公输仇闭目沉思,脑海中浮现出整个庄园的蓝图,明渠暗渠如蛛网交织,温泉与冷泉通过机关巧妙切换。

寒冬时温泉遍谷,盛夏则冷泉满院。

那套名为“冷热隔断”的装置,虽名称古怪,但其精妙的构造与原理,足以让公输家族的巧匠们叹为观止。

墨韵只稍稍一眼,便已然明晰其中的原理,亦深知该如何将其付诸实践。

此刻,她的注意力全然落在工地上的这些器具之上。

一想到日后这些器具传至各州各府时,用的皆是公输家的名号,她的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涌起一阵黯然。

她从未与鬼谷学派有过任何接触,仅仅是听父亲提及,长安来了一位正宗的鬼谷传人,彼时正在皇宫之中,接受诸子百家的考校。

这哪里是凡人能做到的事情呢?

一人独自应对百家的考校,简直是天方夜谭,绝无可能之事。

可秦侯爷却偏偏做到了。

由此可见,鬼谷学问的玄奥高深可见一斑,堪称通神入化,实乃当之无愧的百家之首,即便是久负盛名的儒家,在这方面也难以与之比肩。

夫子虽擅长阐发精深的道理,但其学问多局限于宏观的思想层面,并不涉及具体的杂学门类,更多的是为帝王之学增添一抹亮色。

今日得见,墨韵但觉秦侯爷身姿修长挺拔,面容似雕琢美玉般俊朗,气质温润如春日暖阳,和煦宜人,果然与她心中隐门高人的形象完美契合。

“先生,劳烦今日调派些民夫,先为墨者们搭建一处临时居所。墨小姐若不嫌弃,便带着墨家女眷与我一同回侯府暂且安住吧。”

“喏。”公输仇恭敬领命。

墨韵闻言一愣,旋即反应过来,赶忙拱手说道:“侯爷,此举实在不妥。”

秦渊微笑着说道:“你若不在长安,又怎能操持令尊的葬礼呢?况且此处皆是男子,女眷居住多有不便。再者,往后大家总归是要相处的,不必如此拘谨。”

墨韵略作思忖,觉得秦渊所言在理,便不再推辞,福身行礼道:“好吧,多谢侯爷。”

公输仇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先瞧了瞧那小女子,又把目光投向秦渊,嘴角默默泛起一丝笑意,暗自揣测,这秦侯爷想必是看中了墨韵的容貌,起了将其纳入房中的心思。

他心中暗自思量,罢了,这还为难什么。倘若日后墨韵真成了侯府女眷,枕边风一吹,难免会给自己使绊子。

也罢,就这样吧,大家各安其事,得过且过,如此对谁都好。

秦渊今日有兴致,去参观了民夫们的伙食,算不上好,只能饱腹而已,主食管够,以杂粮为主,麦饼,荞麦面,粟米羹,副食以素为主,几乎无荤食,管事们伙食好一点,有腌鱼干,豆豉、淡煮豆,腌芥菜。

公输仇一脸自豪的说道:“这餐食如何,我公输家从来不会亏待出力的民夫和劳工,所以他们吃的,要比平时在家要吃的好的多。”

墨韵瞅着管事们手中的咸鱼干,微不可察的咽了下口水,的确是很不错,比她在家中要吃的丰富的多。

秦渊瞥见她吞咽口水,便知道这确实是非常不错的饭食,回头想想,总比那些插筷即倒的稀粥要好的多,也不能拿自己吃的标准去要求古代的大锅饭,那属于纯扯淡。

他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游记,是个日本僧人游历盛唐所写。

其中言道,山村县人湌物粗硬,爱吃盐茶粟饭,涩吞不入,吃及胸痛。山村风俗不曾煮羹吃,长年唯吃冷菜。上客殷重极者,便与空饼、冷菜,以为上馔。

大抵意思是说,当地百姓饮食粗陋,即便是招待贵客,空饼,冷菜便已是上等的餐食。

这尚且是号称盛世的年月,若真赶上乱世,怕不是要饿殍遍野。

自己如今也算有了封邑,虽说只有三百户,倒也不妨试试,让这些人过得好一些——在有限的条件里提提生产力,至少让他们能吃上一顿像样的热饭,总该是能做到的吧?

若是一州之地,那便罢了,摊子太大太累。可三百户,未必不能试试。

墨韵身边只带了两个少年,听说是墨野亲手教出来的弟子。

至于那些长老的后代,早已被黑冰台押去了边疆。

想想也能明白,打蛇若不打死,必留后患,自己老子遭人鸩杀,难保这些后辈里不会出个“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那岂不是埋下了不稳定的变数?

便是皇帝不特意吩咐,以黑冰台的行事风格,也绝不会留着这些隐患。

一行人刚踏入长安城,街角那座名为“烟雨楼”的茶楼里,已然起了动静。

三皇子姜凌岳已在此等候许久,身旁的李雀儿漫不经心地啜着茶,目光往楼下随意一扫,骤然亮了几分。他抬眼朝姜凌岳挑了挑眉,低声道:“殿下,人来了。”

姜凌岳淡淡应了声“嗯”,抬手整了整衣冠,刚要迈步下楼,却被楼梯口两名宦官拦了去路。

“陛下有旨,凡皇室子弟,无圣命,不得接近平原侯。”

姜凌岳皱了皱眉,唇角微勾道:“你这奴才说的什么话,本王只是想要与平原侯请教请教,走开”

左侧宦官躬身作揖,声音依旧平稳:“殿下,陛下有令,您若执意要见,便先斩了奴才二人的脑袋,如此,便再无人敢拦您了。”

身后的李雀儿悄悄拉了拉他的衣角,凑近低声劝道:“殿下,先回府吧,此事交给我来勾兑便是。”

“陛下说了,李公子若是从中牵连,他便打断你的腿。”

李雀儿唇角抽搐几下,缓缓的退后几步,长叹一口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