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敕封一品公侯 > 第252章 月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其实没什么感觉,纪翎的这种骄傲感秦渊并不能感同身受,旁人羡慕的眼神,同样也无法让他代入其中。

鬼谷子当然牛,那样的历史条件下能够树立起独一份的学说,人和人的关系能琢磨的这么透?这就是现代人很难理解的地方。

青铜牌里面的十三篇,其中包括天地人神鬼,山川河流和宇宙星辰,其视角极其庞大,但深究细节,却显得太过唯心,秦渊将其复刻下来,珍重的交给莫姊姝,并嘱咐,这本书只有纪翎一个人可以看。

这就是正儿八经的鬼谷学问,这个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鬼谷子流传下来的学说,出门在外,总得有个跟脚,你不能号称鬼谷门人却连自家的学问都不能拿出来,教给纪翎的原因是里面包含了不少“接头暗语”,若是遇到正儿八经的门人,也不至于露馅。

莫姊姝拿着这份《鬼谷传习录》,手都在哆嗦,她当即就决定让纪翎闭关,她亲自带着纪翎来到湖心亭中,让莫氏家卫严阵以待,什么时候等纪翎背诵完成,再将其封存起来,等将来亲手交给自己的孩子。

纪翎也是很听话,这孩子的记忆力非常不错,只用了短短一周的时间就将天字篇,三千大字记在脑中。

可能太过晦涩,他的小脑袋也是昏昏沉沉的,秦渊挥了挥手,让莫姊姝撤去限制,因为明日就是中秋佳节,按道理该给孩子放两天假期,让他们随意玩耍。

也该放纪翎回家和纪羡将军团聚,但纪帅却遣人传话,中秋节不必回去请安,在秦氏专心学问比什么都强。

好吧,中秋节在古人心目中确实算不上是特别大的节日,从宋代以后才会变成“普天同庆”的大日子,官员休沐,出门就能看见坊市人挤人的那种热闹。

在魏晋之后,还是专属于文人士大夫的节日,这一天对于他们,是赏月、祭月、宴饮、尝新的悠闲日子。

古人认为月亮是太阴神,中秋这一天神力最盛,百姓们会在这一天祈平安,丰收。

萧猎和沐风准备了原料,秦渊亲手制作了二十多盏兔儿灯,让家里的孩子们拿着玩耍,上辈子留下了的唯一优势,就是手巧,制作些小玩意不在话下。

中秋节不吃月饼就少了点味道,秦渊早就让墨韵准备了模具——是他照着记忆里的样式画了图纸,让府里的木工匠人雕的:有团花纹的,有玉兔捣药的,还有印着“中秋”二字的,木质细腻,纹路刻得深浅适中,压出来的饼皮能清晰显出图案。

头一日傍晚,秦渊便带着墨韵、阿山在厨房忙活起来。

先取来上好的水磨糯米粉,又将今年新收的红豆煮得软烂,过筛成细腻的豆沙泥,拌上融化的猪油和白糖,反复揉匀——这豆沙馅得有韧劲才不塌,秦渊手把手教着墨韵揉馅,“力道要匀,多揉几遍,吃起来才绵密”。

一旁的阿山则负责处理咸蛋黄,将蛋黄提前用白酒腌过,入陶制的“烤箱”略烤片刻,待油脂渗出,香气飘满厨房,才取出来晾凉,对半切开,免得烤时流油太多。

待馅料备好,秦渊取过糯米粉,加温水揉成光滑的面团,分成一个个小剂子,手掌心沾点熟粉,将剂子压成薄饼状,中间放上一勺豆沙,再裹进半颗咸蛋黄,慢慢向上收口,揉成圆球状,动作轻柔,生怕捏破了饼皮。

阿山看得手痒,也试着包了一个,结果收口时力道没掌握好,豆沙从缝隙里挤了出来。

秦渊笑着递过一块干净的布,“别急,捏的时候拇指按住馅料,其余四指慢慢往上推,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急躁,不然会破坏咱们心目中预想的形状。”

阿山呼了口气,手上的力气逐渐控制,这才找到窍门,饼坯逐个放进模具,秦渊按住模具顶部轻轻一压,再倒扣过来,“啪”地一声,带着清晰花纹的月饼生坯就落在了铺着油纸的烤盘上。

墨韵在一旁看了半天,疑惑道:“侯爷这是打算做些样式独特的胡饼么,为何配方如此奇怪?”

“这个啊,叫月饼,稍后多做一些,麻烦墨小姐给墨家的兄弟带一些回去尝尝,就是道小吃食,恰逢中秋,讨个喜气罢了。”

墨韵心底泛起暖意,蹲下身子,帮忙添了些柴火,美眸一挑道:“侯爷事无巨细,墨家上下,感恩戴德。”

“偌大的工坊,你帮我管理的非常不错,是我该感谢你,平时,我也没做什么?”

墨韵意味难明的看了她一眼,真的没做什么?他们如今所谓的“工作餐”,丰盛的让人咂舌,上次皇帝过来,吃的也不过是这样的饭食,如今几个风景秀丽的大院落,他们墨者一人一间房屋,每个人的衣服,棉被,包括日用品,侯府都帮忙准备的妥妥当当,墨者中有手艺的,薪水已经翻了几倍,那些只会洒扫浆洗的妇人每月也有五百钱的例份。

更别说侯爷还会将自家的学问拿出来让他们研究。

这天大的恩德,实在不知如何报答,她除了在工坊的管理事宜上尽心一些,别的事情也帮衬不上什么。

墨三十六说,这秦侯爷明显就是对她动了心思,所以才会如此卖力讨好,但墨韵自己又岂会不知,自己与莫夫人站在一起就像是凤凰和山雀的区别,这蒲柳之姿,侯爷怎么可能会看在眼里。

可这般尽心,又该如何解释?

她嗫喏片刻,声若蚊蝇道:“侯爷若是需要在下做什么,尽管吩咐便是,墨韵不会拒绝。”

秦侯爷还没开口,阿山却耐人寻味的笑了起来道:“墨姐姐想多了吧,我秦氏看重那些可以为我们创造价值的人才,所以才会倾心相待,至于其他的心思,的确是没有。”

秦渊也微笑道:“墨小姐不必多心,墨家助我良多,烈酒香水还有马蹄铁,日后要仰仗你们的地方只会越来越多,你们值得更好的待遇,你们能安居乐业,这是最基本的,其他的一些福利,也不值一提,至于薪水,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墨韵忙低下头,觉得有些尴尬。

阿山忍俊不禁,无奈的瞥了她一眼,用阿兄的话来说,人是灵醒的,就是认识的层面还没提上来。

二十多个月饼摆得满满当当,有甜口的豆沙蛋黄,还有秦渊特意做的咸口五仁,核桃仁、杏仁、瓜子仁提前用酒泡过,拌上芝麻、冰糖碎,咬着更有嚼头。

秦渊让厨房生起炭火,将月饼放进陶制的烤炉里,隔一会儿就开炉翻个面,免得烤焦,不多时,烤炉里就飘出甜香,豆沙的绵甜、蛋黄的油香、果仁的脆香混在一起,引得孩子们围着厨房打转。

武昭儿拉着秦渊的衣角,仰着小脸问:“阿兄,什么时候才能吃呀?”

“现在就可以了,昭儿乖,你呢,先去给嫂嫂送去一些,阿山你去给公输先生和沐姐,萧大哥他们送过去一些,曲九曲六,你们继续做,每个人都要分到两块,今天不用做别的吃食了。”

曲家兄弟乐了,他们学了半天了,可算是轮到他们上手了,这好,又学会一门新菜方,回头得赶紧记录下来。

纪翎眼神亮晶晶地盯着烤炉方向,等月饼烤得外皮金黄,秦渊才将它们取出来,放在竹筛上晾凉。凉透后,他用棉纸将月饼一个个包好,分给孩子们。

武昭儿拿到玉兔图案的,欢喜得吧唧嘴,纪翎接过一块五仁的,咬了一口,果仁的香脆混着饼皮的软糯,眼睛瞬间亮了。

秦渊看着他们的模样,嘴角也漾起笑意,上辈子自己一个人在超市买现成的月饼,总觉得少点滋味,如今亲手做来,看着身边人的笑脸,倒真有了几分中秋团聚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