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敕封一品公侯 > 第211章 秦氏庄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渊引着姜昭棠与崔贵妃缓步踏入庄园正门,刚过影壁,众人便齐齐顿住脚步。

众人面前并非传统庄园的对称院落,而是依着山势凿出的半开放式前庭。

左侧青石缓坡上种着十余株骊山松,右边却用掏空的巨型原木搭了座半人高的花架,架上爬满紫藤,藤蔓间悬着数十个陶盆,盆里竟种着反季的雏菊与三色堇。

“这花……”崔贵妃咦了一声,“眼下已入深秋,寻常花草早该谢了,怎会开得这般艳?”

秦渊笑着抬手,指向花架顶端横置的铜管:“陛下,娘娘请看,这些铜管连通着后院的暖灶,白日烧些松枝温水,热气顺着管子漫过花架,能比外头暖上三五度,再加上陶盆底下垫了晒干的羊粪,保水又肥土,花草自然能多开些时日。”

姜昭棠凑近细看,见铜管接口处严丝合缝,竟无半点烟气漏出,不禁挑眉:“这般排布,倒像是刻意算计过?”

“臣想着,前庭是迎客之地,总得有些生气。”

秦渊顺势引着众人往西侧走,“寻常暖房要么闷不透风,要么热气散得快,臣便学了铁匠铺鼓风的法子,在铜管末端装了木扇,风一吹就能把热气送得更匀。”

随行的工部侍郎刘武周忍不住插言:“可这般烧柴,耗费怕是不小吧?”

“张大人放心,这些木扇是借风力驱动的,不用人守着,暖灶烧的也是修剪下来的松枝和枯枝,不算浪费,对了,就是庄园后方的荒林,也算是废柴重新利用。”

姜昭棠瞥了他一眼,无奈的摇了摇头。

秦渊指着花架旁的石槽,“而且多余的温水会流到这槽里,冬日里洗手浣物也不冻手,一举三用,倒也省了不少麻烦。”

众人闻言皆是一怔,连姜昭棠都微微颔首:“这般利用极具巧思,实用却又不显寒酸。”

穿过前庭,迎面是座横跨溪流的木桥,桥身并非传统的平直设计,而是微微拱起,两侧栏杆雕成镂空的格子状。

刚走上桥,便有清风穿栏而过,带着溪涧的凉意,驱散了深秋的燥意。

“这桥栏杆为何做得这般零碎?”工部侍郎刘武周忍不住发问,他造了半辈子木构,从未见过这样式栏杆,这能撑得住重量?

该不会单纯装点用的吧。

秦渊拍了拍桥把手,微笑道:“臣想着,过桥时既能扶着稳当,又能让风透进来。”

“而且您看,桥墩是顺着水流方向砌的,头尖尾宽,像鱼嘴似的,洪水来了也能顺着势头分流,不容易冲垮,这叫分水墩,以前在古书上见过,试着造来看看。”

姜昭棠俯身看着桥墩与水流的角度,又摸了摸栏杆的雕花,手指触到格子间嵌着的细铁条,眼底闪过一丝诧异:“你竟在木头里嵌了铁?”

“回陛下,木头怕潮,嵌上铁条能撑得更久些。”秦渊解释道,“臣让公输先生把铁条烧软了弯成格子形状,再嵌进木栏里,既不硌手,又比纯木栏杆结实,以后就算有人倚靠,也不怕断。”

张侍郎凑过去敲了敲栏杆,只闻沉闷的“笃笃”声,竟辨不出铁与木的衔接处,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不愧是公输家族,这般手艺……怕是军器监的铁匠都未必能做得这般精巧!”

秦渊笑而不答,什么公输家,这是自家招募的工匠打制好的送来的,这有什么难度,这不过是现代榫卯加金属加固的基础操作,要是拿出钢筋混凝土,岂不是要惊掉你们的下巴?

他瞥了公输仇一眼,后者尴尬不得语。

过了木桥,便到了庄园的主院。

院中没有传统的青砖铺地,而是用大小不一的鹅卵石拼出蜿蜒的纹路,纹路两侧嵌着浅沟。

崔贵妃不慎踩偏,裙摆扫过沟沿,竟带起几缕细沙。

原来浅沟是用来排雨水的,鹅卵石缝隙间还种着苔藓,既防滑又好看。

“主屋的地基,臣特意垫高了三尺。”秦渊引着众人踏上台阶,指着屋角的铜制小管,“而且屋檐的水流都顺着这些管子引到地下的陶缸里,既能接水浇花,又不会让雨水泡坏地基。”

刚推开门,一股暖意扑面而来,却不见炭火盆。

姜昭棠环顾四周,见墙壁是双层的,中间夹着些干草似的东西,屋顶也比寻常房屋厚上许多。

“这是夹墙,中间填的是晒干的麦秆,能挡风。”

秦渊走到墙角,扳动一个木柄,只见西侧墙壁缓缓移开,露出一排嵌在墙里的木架,架上摆着书卷与瓷瓶,“臣想着,屋里要暖和,就得少开窗,可东西没处放也不行,便做了这壁柜,省得摆太多箱子占地方。”

姜昭棠忍俊不禁道:“房间也够多了,还怕放不下东西?”

秦渊拱手道:“回陛下的话,这是一种空间的运用。”

崔贵妃走到窗边,见窗户是两扇推拉的,而非传统的支摘窗,推起来竟毫不费力:“这窗户倒是新奇,开关都不用摘下来。”

“臣在窗轨里涂了些兽油,滑得很。”秦渊笑着推开半扇窗,“而且窗纸是用糯米浆糊的,比寻常纸厚,透光又挡风,就算下雨也不容易破。”

姜昭棠走到屋中央的方桌旁,见桌面光滑如镜,却不是紫檀或花梨,而是一种从未见过的深色木材,摸上去竟带着些凉意。

“这是何种木料?”

“回陛下,这是臣让墨家人把松木泡在石灰水里煮过,再晾干上漆做的。”秦渊解释道,

“松木便宜,煮过之后就不容易蛀虫,上了漆也跟硬木差不多结实——比用名贵木材省了不少钱。”

张侍郎听得目瞪口呆,半晌才道:“石灰水还能煮木头?臣从未听闻……这法子当真管用?”

“臣试过,泡了三个月,虫蛀的痕迹都没了。”秦渊说着,又指向屋顶的木梁,“而且梁上这些斜着的木条,叫斜撑,能把屋顶的重量分到墙上,就算刮大风也稳当,比单靠柱子撑着结实多了。”

众人正惊叹间,忽闻院外传来“哗哗”声。

秦渊笑着引众人到后院,只见一片空地上,几个仆役正用木勺往一个巨型木槽里倒谷物,木槽下方接着陶管,谷物顺着管子流进旁边的石磨。

石磨竟是由水力驱动的,水流冲击着轮叶,带动磨盘缓缓转动,磨好的面粉顺着磨盘缝隙落入布袋,全程竟不用人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