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敕封一品公侯 > 第241章 崔家的想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渊哂笑离去,一脸的不自然,贼偷也好,不要脸也好,最好多骂一些,越骂心里越踏实,越舒坦。

崔氏能同意才是怪事,他们不认为是崔伽罗心悦这个平原侯,相反,而是认为平原侯爱慕自家女儿不能自拔。

什么诸子学派,什么鬼谷门人,都是从山野里面出来的穷酸。

他们崔氏自西周初年便已经建立,正儿八经的炎帝后裔,血脉从未有过丝毫混淆,纯正相传,自叔乙之后,传承了千年的时间,强宗大族,名贤辈出,天下第一之高门,北方豪族之首,十一支脉系人丁传承约三十多万,难得多是读书人,哪怕是帝王登基,也得询问他们的意见。

为了一个所谓的鬼谷门人,就要让他们舍弃自家的规矩,那他也未免太看得起自己。

崔洪叶一直想要找机会教训一下自己的女儿,但崔伽罗自从入了长安就号称要去侍奉老太爷,整日里待在大院里不出来,真是笑话,老太爷还能轮到你这个小女子伺候?

前几日,圣人拿尼山书院小儿女的旖旎心思调笑于他,还言说,若是早跟他家老三定了婚事,那丫头的心思就定下来了,哪来的这些节外生枝呢,一番话说下来,让他在殿堂上很没有颜面,面对同僚们怪异的眼神也抬不起头。

他转天就上了个折子,弹劾平原侯秦渊孟浪无端,明明是有妇之夫,勾引崔氏嫡女,不合教化,且有伤风化。

也不知道圣人有没有看见,反正到现在都没有个态度回馈。

难不成圣人还存有其他的心思?

“中辅兄何必如此苦恼,要我说,那平原侯非常不错,说他是天下第一才学也毫不为过,只可惜,早娶了莫家嫡女,不过也是有办法的,只需要陛下御笔一挥,嫁过去给个合适的名分就是了。”

说话的是荥阳郑氏的主家老二郑有山,字宏维。

崔洪叶眉心挑了挑,冷笑道:“宏维兄这是说的哪里话,你也要调笑于我?”

“我不是开玩笑,中辅兄可以回家翻一翻上古学派的书简记载,看看有关鬼谷的记载,崔氏的前辈们一定有所记录,若这平原侯铁了心思要娶你家小九,你大概是拦不住的。”

“再者说,若是我郑家的女儿,皇帝要是开了口,不要管是不是玩笑话,我都要好好思量思量。”

“宏维兄不必再提,这事情没有商量的余地,也没有考虑的必要,若是我们真有这个心思,将他嫁给三皇子岂不更好?”

“唉,时过境迁呐,今日不同往日,大家推姜氏夺得了江山,本想着家族昌盛稳固,可如今情形如何,看龙武皇帝就知道,不过是利用罢了,待江山稳固,圣人哪里还愿意听我们说什么呢?

像你这礼部尚书,堂堂正三品,但你可有见过礼部发往三省的政令么,可有具体参与过实务?呵呵,这流程都是刘侍郎这个副手在操持,你不过只是个挂名尚书而已,更可笑的是,你连决策参与权都没有。”

崔洪叶皱了皱眉道:“宏维兄也不用发这个牢骚,有就是有,没有就没有。”

郑有山无奈的瞥了他一眼道:“这是圣人有意的将我们排挤出帝国的权力核心呐,这是多简单的事情,你看不明白么?”

“我自然也知道,不过这和小女的婚事有什么关系?”

郑有山往后一趟,悠哉道:“势大让人忌惮,若是连听话都做不到那结局可就难堪了,要早做谋算呐。”

崔洪叶归家后,将郑有山的言语原原本本转述给了崔老太爷。

崔老太爷听完后并未立刻开口,只抬眼瞥了眼孙儿眉宇间的忧色,随即嘴角勾起一抹深含意味的笑。

“洪叶,你生于锦绣堆里,长在庇护之下,没沾过朝堂的腌臜,也没经过世道的磋磨,看事只看表面。你且想,这天下世家何止我崔家?王谢郑卢哪个不是根基深厚?

圣人若真要动,动的就不是一家,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世家根基,他纵有帝王权柄,也需掂量掂量掀翻这盘棋的代价。”

“再者,我们几家能传家千年,从不是靠单打独斗,遇事时守望相助,平日里休戚与共,早已是拧成一股的绳。更要紧的是,祖宗传下的规矩里,顺民心,守国法这六个字我们从来没丢过,族中子弟或耕或读,或入仕但守清规,在地方上积了百年声望,百姓认的是崔家的品行,不是崔家的权势。”

老太爷拄着拐杖起身,崔洪叶连忙上前扶住。

“圣人治国,要的是安稳,不是动荡,我们守本分,不越界,既不给他动我们的理由,也让他动我们时投鼠忌器。所谓忌惮,不过是帝王对世家的制衡之念,只要我们自己立得正,行得端,这忌惮便成不了下手的由头,他最终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彼此相安无事罢了。”

崔洪叶垂手立在堂下,听完父亲的话,眉头仍未舒展:“您如何看待平原侯?”

“鬼谷传人?”

“对,正是他。”

老太爷横了他一眼:“关于他,你又有什么忧虑?”

“秦渊毕竟是圣人亲封的侯爷,前日里,圣人还拿他和伽罗的事情当众调侃,孙儿怕他受人蛊惑,再加上年轻气盛,真要动什么歪心思,反倒给家里惹来麻烦。”

老太爷沉吟片刻,无奈道:“这是把我崔氏推到风口浪尖了啊,你当圣人为何肯给一个新晋之臣如此体面?还将他与我崔氏搅在一起,无非是想借他这把新刀,磨一磨咱们的锐气,这事倒是有些难办了,鬼谷也是上古传承下来的顶级学派,不逊于孔孟之学,在学问方面,崔家比起人家也少了许多底蕴,咱们被架上了高台,进不得退不得,唉。”

老太爷沉思良久,忽的问道:“过两天便是中秋盛会了吧,他也会去?”

崔洪叶愣了愣:“父亲的意思是……中秋之约,咱们还要再探探他的底?”

“探是要探,但不必咄咄逼人。”老太爷嘴角勾起一抹淡笑,“让老三家崔皓然也去,那个号称诗鬼的崔彬也去,这两个孩子极擅诗词,另外遴选族中擅长诗词者,去与他较量一番,压一压他的锐气,我要进宫和陛下聊一聊,至于你们,只需静观其变,他若识趣,便给足他体面,他若不知天高地厚,自有规矩教他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