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敕封一品公侯 > 第301章 截然不同的光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长安的东市与西市,端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光景。

西市多的是贩夫走卒、码头力工,板车轱辘碾过青石板的“吱呀”声,与挑夫的吆喝、小贩的叫卖混在一处,连空气里都飘着胡饼的焦香与汗水的味道,热闹得有些杂乱。

东市却截然不同,青石板路扫得干干净净,铺面规整地排在两侧,往来行人多穿绫罗绸缎或体面官袍,连说话都比西市温和几分,透着股井然有序的雅致。今日是秦渊与崔伽罗新婚燕尔后第一次逛市,秦渊特意带了五百两兑票——这数额在长安坊市寻常物件自然是想买便买。

男人们为什么不喜欢逛街,一个是因为累,然后就是因为身边的娘们总是买一些没必要且昂贵的东西。

可秦渊倒觉得新鲜有趣,看东市铺子里挂着的越窑青瓷泛着莹润光泽,听绸缎庄伙计跟仕女们细讲蜀锦的纹样,连街角卖花姑娘竹篮里的牡丹,都带着长安独有的热烈劲儿,让他忍不住放慢脚步,细细品这市井里的烟火气。

日头渐高时,东市的人潮更盛,车马声,谈笑声,算盘珠子的噼啪声交织成浪,一波波漫过耳畔。

崔伽罗牵着他的手,在一家首饰铺前驻足点着柜台里的银钗笑问“阿闵你看这个好不好”,秦渊望着她眼底的笑意,再瞧着眼前鲜活的市井图景,只觉得心中惬意极了。

“好看,不过这个金珠更配你。”秦渊拿起一支金钗放到她手里。

“真的么?”崔伽罗睁大眼睛道。

秦渊皱了皱眉:“太难选了吧,为什么你戴什么都这么美。”

崔伽罗垂眸,一脸娇羞,拍了他胸口一下。

萧猎在后面看的一愣一愣,实在搞不清楚为什么看似敦厚的秦渊,为什么跟女人说话一套一套的。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浮浪子天赋?

西域商队的骆驼上捆着的波斯锦缎在阳光下泛着暗金花纹,领队的胡商头戴尖顶帽,鼻梁上架着琉璃镜。

凑近一看,那驮包里藏着安息香,乳香,番商自然能看出秦渊是真正的贵人,于是点头哈腰的介绍,说客,我们这大食运来的夜光璧,昨夜刚入波斯邸,此物在长安勋贵的府上很受欢迎。

什么夜光璧,真够无聊的,这东西他小时候就玩够了,这里唯一让他感兴趣的就是香料,让老板打包所有的货物,让人回头送到府上去。

“他们身上味道不太好。”崔伽罗下意识蹙起眉尖,抬手轻轻扇了扇鼻尖。

“西域人汗腺本就发达,不少人带着狐臊气,便用足量香料掩着。咱们铺里的香水标价虽贵,在番商堆里却是抢着要,供不应求呢。”

“他们也能买?”崔伽罗挑眉问道。

“总归要做买卖的。”秦渊转头看她,眼底漾开点笑意,“不过你和莫姊姝用的,自然是最好的那份。”

崔伽罗弯了弯唇,如今她早已能顺着阿闵那些稀奇古怪的词汇,自动琢磨出上下文意,倒省了不少追问的功夫。

前方胡饼肆的喧闹声越发真切,老板是个满脸络腮胡的突厥汉子,揉面时胳膊上的腱子肉随着动作突突跳动,炉子里的胡饼烤得外皮金黄酥脆,刚出炉便飘出羊肉末混着洋葱的香气——正应了《通典》里“胡食盛行于长安”的记载。

有个穿青布吏袍的官署小吏,干脆蹲在肆子门槛上,左手托饼右手抓着蒜瓣,啃得满嘴流油,腮帮子鼓得像含了颗蜜饯。

那小吏眼角余光瞥见秦渊腰间悬着的金鱼袋,黄澄澄的袋身配着银扣,在人群里格外扎眼,顿时吓得一哆嗦,忙把咬了一半的胡饼往陶盘里一放,趔趄着站起身躬身行礼:“小人参见……参见贵人!”

秦渊淡淡朝他点了点头,脚步未停继续往前。

他心里暗自失笑,怪不得莫姊姝日日叮嘱他把金鱼袋挂在腰间——长安城能得此荣宠的本就没几个,这小小的锦囊可比官服管用多了,走到哪儿都自带“通关令”。

崔伽罗亲昵地挽着他的手臂,眼尾眉梢都带着笑意:“阿闵,我打小在长安长大,坊市里藏着多少美味吃食都门清。这么些日子过去,这儿还是老样子,热热闹闹的,瞧着就舒心。”

“那正好,今日你便是向导,带我好好逛个够。”秦渊反手握住她的手,指腹摩挲着她腕间的玉镯。

忽闻北市方向传来一阵喝彩声,此起彼伏像浪潮般涌来。两人循声望去,原是个百戏班子临时搭了戏台,红绸扎的幕布下正演得热闹。

只见一个梳着双髻的胡姬踩着彩绘“舞筵”急速旋转,腰间金铃叮当作响,绯红裙摆扫过地面时,竟抖落出几片金箔剪成的花瓣,阳光洒在上面,晃得人眼晕。

秦渊看了片刻,才认出这是《乐府杂录》里记载的胡旋舞,舞姿热烈奔放,连带着观戏人的心情都跟着豪迈起来。

“领舞的胡姬叫沙罗,先前是她姐姐在这儿跳,如今换了妹妹。”

崔伽罗凑在他耳边轻声说,“听说她们一家子来长安好些年了,可惜定居的批文一直没下来,约莫今年年底就要离开长安了。”

秦渊闻言微微颔首,眉头却不着痕迹地蹙起。这一路走下来,街面上的胡人已随处可见,长安的胡人数量怕是早已接近饱和。

这么多信仰、习俗迥异的人聚在一处,本就容易生出事端。

唐代名臣狄仁杰曾向武则天直言过长安胡人过多的隐患,聚众生事,作奸犯科倒在其次,更有因信仰不同搞火祭等特殊仪式的,久而久之,反倒成了藏污纳垢的“安乐窝”。

唐代为何总频发奇案?想来便是这各方思想交汇碰撞,各自都想在大唐这块儿大蛋糕的上分一杯羹,众人心思鬼蜮,总希望动一些小手脚,再加上那些中原罕见的毒虫、奇物,世人因未见而称奇,因未知而酿祸,可不就成了一桩桩“奇案”么。

放在大华这里也是一样的,天朝的军队踏碎了他们的家园,这些小人物反而毕恭毕敬的来长安伺候这些官人老爷们,说他们天生卑贱,心里没有一点怨气,怎么可能?

一行人正待转身离开,人群中却骤然起了骚动,那刚跳完胡旋舞的沙罗,竟一把拨开围观看热闹的人潮,赤着双缀金铃的足,径直朝秦渊这边奔来。

莫家卫们反应极快,瞬间绷紧了神经,三两人迅速结成防御阵型,手中长刀虽未出鞘,却已齐齐向前半步,冷喝声震得周遭空气都凝了几分:“止步!”

沙罗却似未闻,在侍卫们冷厉的目光前猛地顿住脚步,纤腰一折,便直直跪伏在青石板上,猩红裙摆散开,像朵骤然绽在地上的花。

“贵人请留步!”她声音带着急喘,额头重重磕在地上,“奴……奴有一事相求!”

秦渊脚步微顿,眉梢微挑道:“何事?”

“奴的姐姐近日将要成婚,”沙罗仰起脸,眼眶泛红,哀求道:“求贵人赐一张安居批文,让我们不必再蜷缩在桥洞下,受那湿寒之气侵体。”

“我为何要帮你?”秦渊不解问道。

沙罗身子一颤,却咬着唇往前膝行半步:“只要贵人肯应,便是让奴做牛做马,奴也愿意!”

秦渊垂眸看她,目光掠过她那裹在舞衣里的妖娆身段,语气却依旧冷淡:“我帮不了你。”

话音落,他便收回目光,转身继续往前走去,青石板上只留下沙罗僵在原地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