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我对象又红又专 > 第156章 人缘好也不行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东安市场,位于王府井大街东侧。

前清时期是八旗兵神机营的练兵场,后光绪年间辟为市场,商贩们摆地摊搭布棚逐渐兴盛了起来,不过在1912和1920年经历过两次大火,又灾后重建过。

顾平安站在市场门前,还能隐约记起小时侯爷爷抱着自己来这边的场景,京庄杂货摊上的梳子、腿带、旱烟杆、胭脂花粉。

料货摊儿上卖的是耳环帽子、玻璃弹珠子,万花筒。

挂货摊上的旧衣、马鞭子、红缨凉壳帽、穗帽。

不过顾平安当时最喜欢的还是耍货摊跟小吃摊。

耍货摊上的泥人泥兽、布娃娃、刀枪把子、木制小孩玩具。

“那时侯我还小,每次到了这小吃摊就挪不开步子,馅饼、烙饼、凉粉、切糕、油饼、米粥、灌肠、还有喝不下去的豆汁等。“

陈巧儿换了只手让顾叔叔牵着,仰着小脑袋问:“顾叔叔小时候也吃不饱吗?”

“当然,旧时代穷人经常饿肚子,今儿咱们就犒劳犒劳肚子。”

东安市场这边的老字号店也不少,像便宜坊、五芳斋等。

陈巧儿摸摸小肚子道:“巧儿吃了饭出来的,顾叔叔饿了吗?吃这个。”

这么久过去了,小家伙藏吃的习惯还是保留了下来,变戏法的从棉袄里掏出块干裂的窝头,上面还有几排牙印。

“那咱们就再逛会,顺便等等你庄阿姨一起吃?”

五六年一月东安市场这边公私合营后进行了翻建,从食品、百货、工艺品到新书旧书,信托钟表眼镜等应有尽有。

一大一小俩人逛着陈巧儿看着玩具铺子指着上面的东西好奇问:“顾叔叔,这些是什么?”

“你指这个是脸谱,旁的这个是木偶和陀螺、鬃人、走马灯、空竹。”

鬃人

“顾叔叔,什么是鬃人?”

“鬃人玩具是按照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等角色分类,放到盘上敲打铜盘的边使其动起来配上京剧唱戏曲仿佛真人在演出。”

幸好小家伙没让自己来一段儿。

“那空竹呢?”

空竹

“它呀,也叫鸣声陀螺,是从陀螺演变而来的,抖空竹就是用双手配合,让它加速旋转......”

正说着呢,店主拿起空竹耍了起来,还都是高难度动作之一的猴爬杆,看的顾平安是目瞪口呆。

“爷们,耍耍?”

以前很多摆摊的就靠这个招揽生意,孙殿起都在他的《琉璃厂小志》中提到过:“空竹亦名空钟,能抖出种种花样,摆摊人均擅此技,借此以广招徕。”

看着陈巧儿一脸期待,顾平安罕见的脸红了,他可没玩过这个,倒是原始空有亲戚家孩子们玩的模像样。

陈巧儿很懂事的拉走了顾叔叔,没让他的面儿掉地上。

“咳,顾叔叔确实不会玩这个。”

“顾叔叔已经很厉害了,巧儿都不认识,今天才知道它名字呢。”

嗯,还是你会安慰人。

可惜,庄胜男因为单位临时有事没来,顾平安看陈巧儿确实不饿,领着她逛了会买了些小吃食送了回去。

明儿要招待,骑上自行车跑了半天买了些东西回到南锣鼓巷。

“嘿,平安,好多天没见你了,正赶巧儿碰上了,晚上过来喝酒啊。”

和顾平安打招呼的是隔壁院的刘东升,顾平安小时候跟隔壁院的同龄人玩的多一些,因此关系都很近。

“喝酒?东升哥您要结婚了还是?”

刘东升和贾东旭一年的,因为在车队学车一直没谈到合适对象,这就跟医学生似的,只要熬出头不管多大年龄都不愁对象,所以他们家也一直没给儿子催过这事。

刘东升散了根烟笑着摇头道:“不是,再猜。”

“瞧你这么高兴,应该和人生四大喜有关吧,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排除其他仨,你拿到证啦?”

“不愧是做公安的,我的驾驶员证今天下来了。”

这时侯是一年考一次,一般都是秋季考,但考下驾驶员资格后还得两年后才能晋升副五级,不过也算万里长征第一步了,有时师父放心的话,刘东升也是有机会摸方向盘的。

“恭喜,这酒得喝。”

话音刚落,后面角落里就冲出了个小胖墩:“不行,今晚平安不能去你们家,上回得亏平安把我们家棒梗救回来,我们菜都买好了一直等平安抽出空呢。”

刘东升也不乐意了:“贾大妈,总得有个先来后到吧,是我先和平安说的。”

贾张氏双手叉腰振振有词:“我前些天就和平安说好了的,只是他单位有事一直忙的没回来而已,再说了,你只是考了个驾驶员而已,我们家这可是救命之恩,必须得去我们家。”

“考个驾驶员,还而已?您考一个试试?您知道我熬了多少年吗?”

“反正就是不行,平安是我们院子的,你要是不服气,咱们正好可以开启第三次武林大会。”

刘东升看了看贾张氏体形,气势弱了些:“好男不跟女斗,何况你是长者,我输了赢了都亏。”

贾张氏可惜的咂咂嘴,蔑视道:“和许大茂一样的花架子,平安,这事就这么定了,晚上我让东旭请你。”

顾平安哭笑不得,人缘好也能有麻烦:“贾婶,真不用这么隆重,咱们都一个院儿的,我看到棒梗被拐能不救吗,再说这也是我职责,您家里情况大伙都知道,可千万别这样。”

“看不上婶儿家里的粗茶淡饭是不?送的东西你不愿意收,但这顿饭一定得到,就是砸锅卖铁也得请你,不然街坊们还怎么看我,还怎么看我们贾家?”

“您言重了,这样,晚上我先到您这边,咱们就家常饭,我跟我东旭哥也好久没聚了。”

贾张氏像个得胜的将军似的:“好,咱可说好了啊,晚上棒梗还要给你磕头呢。”

磕头?我可不收徒弟和义子,特别是棒梗。

“东升哥,实在抱歉,她确实前几天就和我提过这事,晚上我迟点过去。”

刘东升倒没生气:“没事儿,她们贾家竟然能破费这么一次,我也算是开了眼,晚上等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