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玄门老祖在现代 > 第156章 故宫修复中心,初识“七星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6章 故宫修复中心,初识“七星剑”

故宫西路的修复中心,一处僻静的独立工作室内,光阴仿佛也放慢了脚步。空气中弥漫着纸张、糨糊、矿物颜料和古老木料混合的独特气息,沉静而厚重。阳光透过高窗,在磨得光亮的青砖地上投下斜斜的光柱,尘埃在光柱中缓缓浮沉。

张三丰,此刻的身份是“特聘传统文化顾问”周辰,穿着一身深蓝色的棉质工作服,正站在一张宽大的红木工作台前。室内陈列着各类待修复的文物,从书画卷轴到陶瓷碎片,琳琅满目,每一件都承载着岁月的故事。他的目光,却越过这些,落在工作台正中,那被小心翼翼放置在特制软垫上的物件——一柄连鞘古剑。

剑长约三尺余,剑鞘以乌木制成,色泽深沉,包浆温润,上面以北斗七星图案排列镶嵌着七颗暗金色的金属凸起,似铜非铜,似金非金,已然氧化黯淡,却更显古意。剑格呈云头状,剑柄缠着暗色的丝线,虽历经岁月,整体形制却保存得相当完整。

这便是那柄能量异常的明代七星剑。

引他前来、并负责与他对接的,是修复中心一位姓吴的老研究员,年约六旬,头发花白,戴着厚厚的眼镜,态度严谨而略带疏离。他对叶老推荐来的这位“特别顾问”心存疑虑,太过年轻了。

“周顾问,这就是那柄需要做保养和状态评估的七星剑。”吴研究员推了推眼镜,语气平淡,“出土自湖北武当山附近的一处明代道观遗址,初步判定为明代中晚期制品,可能与武当山道教有关。材质特殊,非铁非铜,韧性极佳,但表面有不明原因的黯淡锈蚀,内部结构……似乎也有些异常的能量残留,我们的仪器检测不出具体成分,只是显示不稳定。”

他顿了顿,补充道:“按照规定,您只能在此室内进行非接触性观察和记录,如需上手,必须在我或指定人员监督下,并使用特制手套。”

“有劳吴研究员,我明白规矩。”张三丰微微颔首,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柄剑。在他的感知中,这柄剑如同一个被重重迷雾包裹的光源。一股极其微弱,却无比纯正、与他自身真武太极道韵隐隐共鸣的熟悉气息,被一层阴冷、污秽、充满禁锢意味的邪异能量死死封印着,如同明珠蒙尘,龙困浅滩。

那丝同源的道韵,虽细微如发丝,却坚韧无比,跨越数百年时光,依然顽强地存在着,让他这玄门老祖的道心,也泛起了一丝微澜。这便是来自故土、来自传承的呼唤。

他并未急于上手,而是如同一位真正的文物研究者,先绕着工作台缓缓踱步,从不同角度观察剑的形制、纹饰、氧化痕迹。同时,他强大的神识,已如最精微的触须,悄无声息地探出,避开那层邪异封印最敏感的区域,小心翼翼地触碰、感知着剑体内部那被禁锢的熟悉核心。

“果然是……我武当一脉的炼器手法,这七星排列,暗合北斗降魔之意,这云头剑格,蕴含云卷云舒之道韵……”他心中默念,确认无疑。这柄剑,绝非普通道士所用,炼制者道行不浅,且与核心真传关联极深。只是,为何会流落至此,又被如此阴邪的禁制封印?

那封印的力量,带着一种纯粹的“湮灭”与“禁锢”意志,绝非寻常武林手段或自然形成,更像是某种专为克制、污染道家法器而存在的邪术,与钱老背后那“九幽”组织的气息,隐隐有几分相似,却更加古老、纯粹。

“吴研究员,”张三丰停下脚步,语气平和地开口,“依我看,此剑表面锈蚀并非自然氧化,更像是受到某种……外力侵蚀。内部结构不稳,或许也与此有关。若要修复,需先明了这侵蚀之力的根源,否则恐治标不治本。”

吴研究员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们用尽仪器,也只能判断“能量异常”,这位周顾问仅凭肉眼观察,就能指出“外力侵蚀”?莫非叶老推荐的,真有些门道?

苏沐晴面前的大屏幕上,分割出数个画面,其中之一正是修复中心工作室的实时监控(已获授权,且画面不涉及文物细节,主要确保安全)。她看到张三丰专注观察古剑的身影,心中稍安。

“目标已接触指定文物‘七星剑’。”一名组员汇报,“周边安保已升级,未发现异常人员靠近。”

苏沐晴微微点头。她知道这柄剑对周辰的重要性,这是追查武当线索的关键。她调动权限,再次核查了这柄剑的流转记录:明代道观遗址出土,几经周转,入库故宫,因其能量异常被列为“特殊保管品”,多年来无人能勘破其奥秘,直到被叶老注意到,才推荐给周辰。

“保持监控等级,重点注意是否有非官方的能量探测信号试图接近修复中心区域。”她下令。周辰转入暗处,她的保护也必须更加无形却周密。看着屏幕上那个沉静的身影,她希望这柄剑,真能为他带来突破。

钱老听着手下关于“周辰依旧下落不明”的汇报,烦躁地在密室中踱步。龙组的清理行动斩断了他不少触角,让他如同盲人摸象。

“废物!连个人都找不到!”他怒斥,“他肯定躲在某个角落里舔舐伤口!继续给我查!尤其是那些擅长治疗内伤、懂得调理气息的隐秘场所!他昨日定然受了暗伤,只是强撑着罢了!”他固执地认为,在那种“意外”下,张三丰绝无可能毫发无伤,定是用了什么秘法压制,此刻正躲在某处疗伤。这种基于自身认知极限的脑补,让他彻底偏离了方向。

他完全没想到,他苦苦寻找的目标,此刻正光明正大地待在代表着国家正统文化的故宫深处,与他心心念念想要破坏的“龙脉”核心近在咫尺。

鹰眼注视着能量分布图,代表故宫的区域,历史信息流沉淀形成的“背景噪音”一如既往的浓郁,如同一个永不平息的能量海洋。

“目标‘道祖’信号依旧缺失。推测其处于深度‘信息潜匿’状态,或位于背景噪音极强的‘信息掩体’之中。”技术员报告。

鹰眼的目光扫过故宫区域,那庞大的、杂乱的历史信息流,在他的分析系统中,是绝佳的藏身之处。“重点监测故宫区域是否有异常的‘信息提纯’或‘规则锚定’迹象。目标若藏身于此,很可能在尝试解析或吸收那些沉淀的历史信息。”

他将张三丰可能对七星剑的探究,脑补成了某种“高维信息解码”或“规则碎片吸收”过程。他完全无法理解“道韵共鸣”、“邪术封印”这些概念,只能用自己的科学框架去强行解释,并认为张三丰正在进行的是一项复杂而危险的“信息工程”。

“记录:目标可能正利用本土‘历史信息富集区’进行休整或升级。持续观察,注意任何可能引发的局部信息风暴。”鹰眼在日志中写下。他们依旧在迷雾中,试图用尺子去丈量风的形状。

修复中心内,张三丰的手指,终于隔着特制手套,轻轻虚按在七星剑的剑鞘之上。更强烈的道韵共鸣与邪异封印的反噬感同时传来,让他对这股封印之力的性质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指挥中心里,苏沐晴看着监控中张三丰那专注的侧影,知道寻找真相的步伐已然迈出。

钱老密室中,无头苍蝇般的搜寻仍在继续,与近在咫尺的答案背道而驰。

潘多拉基地内,对“历史信息流”的监测徒劳无功,无法捕捉那玄之又玄的道韵交锋。

七星剑的秘密,如同一把钥匙,已然握在了张三丰的手中。跨越六百年的迷雾,武当山的召唤,以及那域外天魔的阴影,都因这柄剑的出现,而变得更加清晰可触。新的风暴,正在这看似平静的故宫深处,悄然孕育。

---

(本章字数:约3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