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 > 第138章 商部重要性逐渐凸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8章 商部重要性逐渐凸显

林巫一愣,勉强压下心头的慌乱,回忆着余枭带回的信息:“据回来的人说,河畔部落生活在沼泽边缘,鳄鱼横行,泥沼吞人,生存环境极其恶劣。上次我们的人帮他们斩杀鳄鱼,展示了铁器和组织力。这次回去招揽家人的八十多人,众口一词描述天部落的安定富足,恐怕是动摇了他们根本。他们首领和巫商量后,大概是觉得留在故地迟早族裔衰微,不如赌一把,全族来投。他们……他们只提了一个要求,希望能在天部落内保留‘河畔部落’之名。”

“保留部落名号?”

林天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意,那笑容里带着掌控全局的从容,“准了!为何不准?”

“啊?”

林巫又是一呆,“首领,两千多人自成一体,若是保留部落建制,恐日后尾大不掉啊!”

“呵呵,” 林天轻笑出声,站起身,走到窗边,望向城外隐约传来喧闹的方向,“林巫啊林巫,你管着具体事务,有时反而看不清大势。他们要保留的,不过是个虚名罢了。”

林天心想:将来只要我们推行‘户籍制度’,将每一个人,无论他原来属于河畔部落还是牛角部落,统统登记在册,编入天部落的里、坊、工段。

他们的孩子将来在天部落的学堂识字,青壮在我们的工坊、工地干活,遵守我们的法令,使用我们的贡献点……

时间一长,谁还记得那沼泽边的‘河畔部落’?

所谓的部落,不过是个空壳,一个让他们心里踏实的过渡罢了。

到时两个城池来回安排一下,名存,实亡尔。

林巫听着林天条理清晰的分析,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是啊,核心在于融合,在于实际的掌控,一个名号,给了又何妨?

“至于安置……”

林天转过身,目光锐利,“房子不够?正好!这两千多人,首要任务就是建房子,建城!告诉他们,这也是给他们自己盖房子,建城墙!”

“告诉他们,努力干活,贡献点攒够了,优先分配新建的、更牢固的青砖白墙的房屋!”

“吃的问题,我们河里的渔猎从未停止,新造的大船不久就能下水,获取鱼获更容易。”

“还有三个月,八千多亩稻田的收成,粮食也会跟上的。不就是两千多人吗?天部落吞得下!”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决断:“答应他们的六万贡献点,一次性划拨给他们部落公库,由他们的首领和巫按功劳分配。这笔巨款,能让他们立刻感受到天部落的‘慷慨’和‘信用’,也能刺激他们更快地融入我们的贡献点体系。”

有了林天的定心丸和清晰方略,林巫心中的巨石轰然落地。

他深吸一口气,重新恢复了那个精明干练的大总管模样:“我明白了,首领!我这就去安排!”

接下来的日子,天部落仿佛一个骤然开足马力的巨大机器。

城外河滩上,临时搭建起了连绵的窝棚,虽然简陋,但至少能遮风避雨。

河畔部落的两千多人,加上零散从其他部落投奔来的六百余人,被迅速打散编入不同的建设大队。

后续还有人在涌来,毕竟在这吃三顿饿九顿的时代,食物就是最好的硬通货。

何况这里提供细盐,这么好的住的地方,比山洞强多了。

每个部落,只要有一个种子在这,那么就会很快造成虹吸效应。

城墙工地上,人手逐渐的充裕,号子声震天动地,砌墙的速度肉眼可见地提升。

新的居住区规划也紧急增加,烧砖的窑炉日夜冒烟,伐木的队伍深入山林。

而林巫挖空心思搞出来的“引荐贡献点”政策,其威力远远超出了他最初的设想。

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到了四周的部落,尤其是远在白鹿平原、负责建设和管理白鹿城的石虎耳中。

石虎拿着从本部传来的信,眼睛瞪得像铜铃。

“每引一人,奖励三十点贡献点?我的天……”

他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

白鹿平原周边情况与山林河边不同,这里地势相对平坦,散布着更多大小不一的部落,他们多以游猎、采集和初步的农耕为生,生活同样不易。

“三十点……三十点贡献点在天部落能换多少东西?一小袋盐?几尺布?或者攒起来换把铁刀?”

石虎脑子飞快地计算着,很快,一道由石虎签署的告示贴在了白鹿城的城门处,并通过往来商队和巡逻战士的口传向了平原四方:

“白鹿城令:

凡引荐外族丁口入我白鹿城定居者,每引一人,无论男女老幼,记贡献点——三十点!

「天部落者必有食,必有居。」

「劳者有其屋,愿者有其业。」

「幼有所抚,老有所养。」

「敢伤天部落者,必偿命!」”

这四条铁律,伴随着三十点贡献点的巨利,如同最猛烈的风暴,席卷了整个白鹿平原及其周边的部落。

三十点!

带回五个人,就抵得上在工地辛苦劳作一个月!

虽然路途遥远,耗时费力,但在如此赤裸裸的利益和充满诱惑的承诺面前,一切艰难险阻都显得微不足道。

天部落的成员,以及那些渴望获得贡献点的新附者,纷纷化身最积极的“招工专员”,奔向平原四方,游说自己的故旧亲朋。

虽然路途遥远,接人往返一次可能就要耗费一两个月,路上还有风险,但在如此巨利的驱动下,所有潜在的困难似乎都不值一提了。

很多人震撼了

并非所有人都能有本事一次带回几十上百人,但哪怕只带回自己的家人、三五亲友,那也是一笔极为可观的横财。

利益的驱动是最原始的,也是最强大的。

于是,在白鹿平原上,出现了一幅奇特的景象:天部落的成员,无论是原本就属于这里的,还是后来加入的,只要稍有胆识和门路,都开始想方设法地朝着平原周边的部落聚集区进发。

他们带着天部落出产的、让外界眼热的货物作为信物和礼物,带着绘声绘色的描述,去游说自己的故旧亲朋。

接下来的时间,天部落的本部和白鹿城,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人口迁入潮。

虽然不再有河畔部落那样整族搬迁的震撼场面,但零零总总、持续不断的人口输入,使得两座城池的人口基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起来。

而在这背景下,商部纽带的作用重要性逐渐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