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 > 第184章 一道白烟,代表发现大队人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4章 一道白烟,代表发现大队人马

热气球沿着驯鹿河逆流而上,越飞越高,脚下的森林变得如同苔藓,群山也显露出它们真正的脊梁。

就在飞临一处声若雷鸣、水汽弥漫的巨大瀑布(“黄图瀑布”)上空时,余枭猛地举起手,示意操控燃烧器的战士稳定高度。

他的目光,死死锁定了瀑布上游不远处的一个地理异象!

两侧是刀削斧劈般的险峻山峰,唯独那里,地势相对平缓,仿佛被巨神用斧头劈开了一道口子。

豁口之后,不再是连绵的群山,而是一片被众山环抱的、广阔的未知盆地!

由于距离太远,只能隐约看到盆地中似乎有河流如银线般闪烁,甚至能看到大片被开垦过的土地的痕迹,以及……

若有若无的、如同蚂蚁巢穴般密集的聚居点影子?

“画下来!快!把所有细节都画下来!”

余枭的声音因激动和一丝寒意而微微颤抖。

他脑海中瞬间闪过关于“食人部落”的信息,以及自己一直以来寻找的担忧。

群山背后,与世隔绝,土地肥沃,足以支撑大量人口……

如果那个凶残的、以人为食的部落真的存在,还有比这更像他们老巢的地方吗?

热气球不敢久留,在记录下足够的信息后,迅速返航。

当余枭带着这份沉甸甸的、可能预示着巨大危机的空中地图回到天宫堡,呈现在林天和所有核心管理层面前时,整个石殿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

之前所有的欢庆、所有的建设热情,仿佛都被这张地图上那个不起眼的“豁口”吹来的冷风冻结了。

“终于……找到了吗?”

林巫的声音干涩,握着地图边缘的手微微发抖。

他不是害怕战斗,而是这个发现证实了最坏的猜想——敌人并非散兵游勇,而是拥有一个庞大、稳定且隐蔽的基地!

林勇一拳砸在桌子上,怒吼道:“管他什么妖魔鬼怪!既然找到了窝,正好一锅端了!”

白鹿紧紧握住林天的手,她能感受到林天手臂瞬间的紧绷。

他担心的从来不是战斗,而是未知。

现在,未知变成了已知的、具体的、庞大的威胁。

林天死死盯着那个豁口,目光锐利得仿佛要穿透地图。

“余枭,估算一下,从这个豁口到我们这里,如果大军行进,需要多久?”

“余枭,若对方熟悉路径,轻装简行,恐怕……超过二十日。”林勇沉声回答。

二十日!

这个数字像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

也就是说,敌人一旦决定倾巢而出,不到二十天就能兵临天宫堡城下!

“之前所有的安逸和快速发展,都可能只是假象。”

林天缓缓抬头,声音冰冷而坚定,瞬间驱散了石殿内的一丝恐慌,“我们不是在和平中建设,我们是在战争的倒计时中挣扎求生!”

他环视众人,一股强大的、不容置疑的领袖气势弥漫开来:

“这个发现,不是噩耗,而是天赐的预警!”

“它让我们知道了敌人可能来自何方,让我们有了准备的时间!”

......

大型会议室内,最初的震惊与紧张已然沉淀。

林天的手指在黄图瀑布附近轻轻敲击着,脸上非但没有急迫,反而露出一丝一切尽在掌握的从容。

“既然找到了可能的源头,知道了路径,那我们就有了充足的时间来编织一张大网。”

林天的声音沉稳,带着运筹帷幄的自信,“敌人藏在暗处时,才是最大的威胁。如今他们暴露在我们的‘天眼’之下,该着急的,就不是我们了。”

天宫堡,九楼大会议室内的气氛有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凝重。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站在桌首的林天身上。

他年轻的脸上已看不到半分少年稚气,只有属于领袖的沉静与冷冽。

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那片被标记为“疑为食人部落活动区”的遥远山脉。

“豺狼已露齿,我们不能等它咬到喉咙再反应。”

林天的声音不高,却像寒冰相击,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被动挨打,唯有死路一条。我们要做的,是让这片土地,成为我们的猎场。第一步,便是要拥有一双看得极远、看得极清的眼睛!”

他目光扫过在场负责狩猎、侦察的好手,最终落在一位眼神如同鹰隼般锐利的中年汉子身上——林隼,天部落最好的猎手和追踪者,对山林的理解无人能及。

“林隼!”

“属下在!”

林隼踏前一步,身形精悍,动作无声。

“我命你全权负责 ‘鹰眼计划’ !”

林天语气斩钉截铁,“我要你在通往北方山脉的所有险要山口、制高点,建立起我们隐蔽的眼睛!”

林隼领命后,立刻带领着从狩猎队和战士中精选出的、最擅长潜伏、伪装和山地行动的好手,如同鬼魅般融入了北方的山林。

他们避开开阔地,专走兽径险峰。

在那些能俯瞰主要通道和山谷的绝壁上,在那些山洞密林的掩映下,一个个极其隐蔽的观察哨被建立起来。

这些哨所没有宏伟的建筑,只有巧妙利用天然岩缝、掏空的老树树心,或用树枝泥土伪装过的地窝。

哨所内部仅能容纳两到三人蜷缩值守,储存着淡水和肉干。

他们的戒律只有一条:绝对的隐蔽。

除非被发现并攻击,否则即便看到敌人从眼皮底下经过,也绝不允许出手。

他们的任务,被林天概括为最简单的两个字:“看见,以及 ‘传回’。”

光有眼睛还不够,必须要有能将消息瞬间传回千里之外的“喉咙”。

在林隼建立哨站的同时,另一支由林天亲自指导的队伍也在行动。

他们在哨站与天宫堡、以及正在建设的居庸关、白玉城之间,选择一系列视野开阔的制高点,建立起一座座烽火台。

这些烽火台并非简单的柴堆。

林天亲自设计了结构:下层是干燥的柴薪和引火物,中层则混合了不同的矿物粉末和特制的湿柴。

“记清楚!”

负责烽火台的队长向手下大声强调,“一道黑烟,代表发现小队敌人,不超过十人!”

“一道白烟,代表发现大队人马,有武装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