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言,这是何物?”李昭宁看向苏言,疑惑问道。

在她的印象中,苏言哪怕遇到任何困难和危险,都是一副吊儿郎当,毫不在意的样子。

可这次情绪却有这么大的波动。

很明显,这看上去平平无奇的东西,对苏言非常重要。

“待会儿再和你说。”苏言对她眨了眨眼。

这玩意儿牵扯实在太大,他不希望走漏任何风声,哪怕他让刘洵帮忙找,也只是说此物对自己有用。

李昭宁明白苏言的意思,笑着点了点头。

“刘老板,你在哪里找到的?”苏言看向刘洵,好奇问道。

其实他都没抱太多希望。

没想到真让刘洵给找到了。

“因为安平伯特意交代,在下每去一个地方,都会去当地的交易市场看看,此次一路向西,最终到达波斯,在波斯的一个市场发现有波斯商人在售卖土货,土货的摊子看到此物,不过那波斯商人也不知道这是何物,一块香皂就卖与在下了。”

刘洵呷了口茶,笑道。

人情往来,有往才能有来。

苏言给了他天大的机遇,他还不知道怎么报答。

他非常擅长察言观色,虽然不知道此物有啥用,可是见苏言这么高兴,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哈哈,干得不错,这次行商直接联系黄津即可,我已经交代下去,让他全力配合你!”苏言放下茶杯,十分欣赏地对刘洵点了点头。

“多谢安平伯!”刘洵连忙抱拳。

既然事情谈完了,他也很有眼力见地不再继续逗留,起身告辞。

等刘洵离开后。

苏言让小蝶带着下人离开。

这才重新坐到软榻上,将那木盒子打开美滋滋地打量着。

李昭宁在旁边煮着茶,见苏言的注意力全在那木盒子上,不禁撇了撇嘴:“不就几个疙瘩吗,看你那样子像是在看心爱之人……”

“这可比心爱之人重要。”苏言下意识说道。

李昭宁闻言,秀眉一皱,就要起身离开。

苏言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拉着她小手道:“别生气嘛,我的公主殿下,你若了解此物的作用,肯定会认可我刚才所说的话。”

“那你说,本宫听着。”李昭宁挣脱苏言的手,然后双手环抱胸前,连自称都变了不悦道。

苏言见她真生气了,讪笑着解释道:“此物名为土豆,是一种粮食。”

“粮食?”李昭宁愣了愣。

“殿下可知寻常稻麦,每亩的产出是多少?”苏言问道。

李昭宁想了想,说道:“每亩一两石的产量,若是达到三石便属于丰收!”

“不愧是大乾嫡长公主,竟然连这个都知道!”苏言对她竖起大拇指称赞道。

他倒不是尬吹。

粮食产量,寻常士族的公子小姐都不一定知道,李昭宁这个嫡长公主竟然能够知道,的确已经很厉害了。

“嘻嘻,父皇与房大人闲聊时谈到过这个话题,我就记住了。”

李昭宁被苏言这么一夸,脸上的怒气也消了,露出得意之色。

“那么殿下可知,这土豆亩产多少?”苏言从木盒里面拿了一颗土豆出来,对李昭宁问道。

“多少?”李昭宁好奇问道。

“哪怕是在贫瘠之地,这土豆一亩也能够轻松产出十石以上,若是稍微肥沃一点的土地,二三十石完全不是问题,殿下觉得此物是不是好东西?”苏言呷了口茶问道。

其实这还是他保守估计。

毕竟土豆的亩产量达到一百石还是轻轻松松的。

只不过,那也只是理想状态。

而且他也不能保证这个世界的土豆,有没有他了解的那么猛。

“二三十石……”李昭宁先是一愣,旋即露出震惊之色。

她虽然不太懂农作物,可她最基本的算术还是知晓的。

若有一处地头粮食产量达到十石,都会被民间称之为祥瑞,当地官府都要获得朝廷的封赏。

这二三十石的产量,已经不是祥瑞这么简单了,而是神迹!

她虽然没有去了解朝堂上的事情。

不过这些年在李玄身旁,耳濡目染也知道大乾面对缺粮的困境。

就拿今年来说,江南水患,无数稻田被淹,北边又一直在干旱,父皇一直在忧心此事。

如果能够有亩产二三十石的粮食,哪怕再发生灾祸,百姓也不会像现在这么缺粮。

这是能够稳固大乾国本的社稷之基石!

“这平平无奇的土疙瘩,真能吃?”李昭宁小心翼翼地触碰了一下苏言手中的土豆。

“当然。”苏言点了点头,轻笑道,“如果不是只有这么几个种子,我现在就可以炒一盘给你吃。”

“难怪你刚才不告诉我。”李昭宁终于明白苏言为何如此谨慎。

如果他所言非虚,那么这土豆对于大乾有着无与伦比的意义!

难怪苏言要屏退旁人,才告诉她。

不过一想到苏言连这么重要的事情都告诉她,李昭宁心里又浮现一抹暖意,刚才的不悦早就烟消云散。

“我立刻去禀报父皇!”李昭宁说着就想起身。

“别!”苏言连忙起身叫住她。

“怎么了?”李昭宁疑惑道,“此事事关重大,只有父皇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在她看来,这可是关乎国本的神物。

如果出了问题,对大乾来说是难以估量的损失。

而且,苏言如果献上此物,功劳甚至能够大过历代圣人,能够被万世所传颂,那么她与苏言的婚约,还用愁吗?

“先别说。”苏言来到她身旁,将她重新按回位置上,笑着解释道,“且不说陛下会不会相信,就算他相信,万一到时候产量没有达到,我不就犯欺君了吗?”

土豆的确是土豆。

可他对于土豆的了解,只是在前世。

这个世界的土豆产量如何,他还不了解。

如果说了李玄不信那不是白说?

如果李玄信了,到时候土豆产量不尽人意,那种巨大的落差感,不得让李玄气得治他一个欺君之罪?

所以先种出来,如果真有这么多产量再告诉李玄才是最稳妥的。

“你所说也不无道理……”李昭宁闻言,点了点头。

的确,此事非同小可。

若真成了绝对是功在千秋,可是万一中途出了问题,就要有大麻烦。

所以先做出成果再去邀功,才是最稳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