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山河鉴:隋鼎 > 第33章 要权要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高鉴站在那弥漫着霉腐与混乱气息的库房之中,望着那小头目扬长而去的背影,以及满目狼藉、如同被洗劫过般的景象,胸中的怒火与无力感交织翻腾,最终化为一片冰冷的决绝。

不能再看了,再看下去,他怕自己会忍不住当场发作,而那除了暴露自己的无力之外,毫无益处。

他猛地转身,不再去看那三位依旧伏案、仿佛置身事外的老夫子,径直大步向外走去。草帘被他用力掀开,撞在门框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门外寒气凛冽,让他因愤怒而发热的头脑稍稍冷静了些许。王大牛和王二牛如同最忠实的影子,立刻无声地跟上。

“带我去见东海公。”高鉴的声音冷硬,不容置疑,是对王大牛说的。

王大牛那张万年不变的冷漠脸上,极细微地出现了一丝犹豫。高士达并非想见就能随时见到的,尤其是他们这种身份。但高鉴此刻的眼神冰冷而锐利,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气势,加之他毕竟是高士达亲自招揽、名义上新任的库房管事。王大牛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沉默地点点头,迈开步子在前引路。

高士达作为首领,其居所自然位于营寨中相对核心、戒备也更森严的区域。那是一间比普通棚屋大了不少、也用更多木材加固过的房子,门口甚至有四名持矛挎刀的亲兵守卫,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四周。

见到王大牛引着高鉴和二牛过来,守卫的目光立刻聚焦过来,带着审视。

王大牛上前一步,低声道:“劳烦通禀大王,库房高先生求见。”他用了“求见”二字,姿态放得很低。

一名守卫打量了高鉴几眼,转身进了屋子。不多时,守卫出来,面无表情地道:“大王正与几位头领商议要事,让你们在此稍候。”

高鉴心中冷笑。商议要事?恐怕未必。这更像是高士达在给他一个下马威,明确地告诉他:你虽然入了伙,管了库房,但并不意味着你有资格随时打扰我,你的地位,需要掂量清楚。

他不再多言,只是沉默地站在刺骨的寒风中,垂手而立,目光低敛,仿佛真的在安心等待。王大牛和二牛则一左一右,如同门神般站在他身后。

时间一点点流逝,寒风如同小刀子般刮过脸颊耳朵。高鉴能感觉到守卫们投来的、带着些许玩味和轻视的目光。但他依旧不动如山,只是将所有的情绪深深埋藏,内心关于库房整顿的计划却越发清晰坚定。

约莫过了小半个时辰,那房门才再次打开,刚才那名守卫出来,朗声道:“大王请高库房进去。”

“高库房”这三个字入耳,高鉴嘴角几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一股荒谬感和怒气直冲头顶!这算什么称呼?简直是将他与那破烂库房直接划了等号,轻蔑之意溢于言表!他几乎能想象高士达在屋内带着戏谑表情吩咐的样子。

“你才是库房!你全家都是库房!”高鉴在心中恶狠狠地骂了一句,但脸上却瞬间切换成一副恭谨而略带惶恐的神情,微微躬身:“有劳了。”仿佛对这个侮辱性的称呼毫无所觉。

他深吸一口气,掀开厚厚的门帘,弯腰走了进去。

屋内比外面暖和许多,一个大火盆烧得正旺,噼啪作响。高士达并未坐在主位,而是随意地坐在火盆旁的一张虎皮大椅上(不知从哪个倒霉大户家里抢来的),手里还把玩着一把精致的匕首。见到高鉴进来,他抬起眼皮,脸上露出一丝看似随和的笑容:

“哦,高兄弟来了?听说你急着见某?可是库房事务有何难处?”他语气轻松,仿佛刚才让高鉴在寒风中苦等半个时辰的人不是他。

高鉴上前几步,恭敬地行了一礼,语气沉重地开口:“回禀东海公。属下今日初接库房,前往巡视,所见所闻,实在是……触目惊心,寝食难安!故而冒昧前来,惊扰东海公,实是因事关我军根基,不敢不报!”

“哦?”高士达眉毛一挑,似乎来了点兴趣,将匕首插回靴筒,“触目惊心?说来听听。莫非是亏空巨大?”他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

“并非简单的亏空。”高鉴摇头,神情凝重,“乃是无序混乱,浪费惊人,长此以往,恐有断炊绝械之危!”他接着便将所见景象一一陈述:粮食随意堆放,苫盖不全,霉烂鼠耗惊人;兵甲锈蚀破损,维护不堪;尤其是各部人员随意支取物资,无令无凭,如入无人之境。

他描述得极其详细,语气沉痛,最后道:“东海公!粮秣兵甲乃军中命脉,如此管理,非但损耗巨大,更易滋生贪弊,一旦遇战事或围困,后果不堪设想!今日有一部头领可无令取粮,他日是否人人都可效仿?若遇紧急军情,需快速调拨物资,以此混乱账目,如何能厘清库存,及时供应?这非是小事,实是关乎我军生死存亡之大事!”

高士达听着,脸上的随意渐渐收起,变得有些严肃起来。他自然知道库房管理混乱,但往日忙于征战扩张,加之本身并非精细之人,并未太过在意。如今被高鉴这般条理清晰、切中要害地指出,也不由得重视了几分。尤其是“断炊绝械”、“生死存亡”这几个字,狠狠敲在了他的心坎上。

他沉吟片刻,问道:“依你之见,该当如何?”他想听听这个读书人有什么办法。

高鉴心中一定,知道机会来了。他立刻拱手,清晰地说道:“欲整饬乱象,非立规矩不可!然立规矩需东海公授权,否则属下人微言轻,无人会听。故,属下恳请东海公明令!”

“其一,请东海公下令,即日起,所有库房物资支取,无论数量多寡,用途为何,必须持有各部头领及以上手令,写明支取物品、数量、用途,并经属下或其授权之人查验无误、登记造册后,方可放行!无令者,一粒米、一寸布不得出库!违令者,无论何人,库房有权扣押,并报请东海公处置!”

“其二,库房重地,需有足够武力护卫,非仅防外敌,亦为严格执行规矩,震慑内部宵小!属下恳请东海公调拨一伙(隋唐军制,一伙约十人)弟兄,专司库房守卫之责,只听属下调遣,专职负责核查手令、维持秩序、看守物资!若无可靠守卫,纵有严令,亦难执行。”

他说完,深深一揖:“此非为属下揽权,实为杜绝浪费,厘清账目,保障军需,为我军长远计!规矩若立,必先呈报东海公审定。所需守卫,亦请东海公选派可靠之人。唯有如此,方能将库房真正管起来,使之成为我军稳固之后盾,而非流失之漏斗!”

高士达手指轻轻敲击着椅子扶手,目光闪烁,心中飞快盘算。高鉴所言确实在理,库房混乱他早有耳闻,只是无暇顾及。如今有人愿意主动接手这个烂摊子,并提出看似可行的办法,他乐见其成。给予明文授权和一小队兵丁,对他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却能轻松解决一个大麻烦,还能看看这高鉴到底有多少真本事。

至于权力……哼,一伙兵丁和一个库房管事,还翻不了天。规矩由自己审定,守卫也未必就真成了他的心腹。这买卖,划算。

他脸上故意露出几分为难之色,沉吟道:“这个嘛……立规矩是好事,但各部弟兄自由惯了,骤然约束,恐生怨言啊……调拨一伙弟兄专司守卫,其他头领那里怕是也会有所非议……”

他顿了顿,观察着高鉴的表情,见其依旧恭谨而立,眼神却坚定,便话锋一转,仿佛下了很大决心般:“不过!你所言确有道理,库房之事,关乎大局,不可再放任自流!好!某便准你所请!”

“即刻起,便依你之言,没有手令,任何人不得擅动库房物资!具体条令,你草拟之后报某看过用印颁布。至于守卫……”他朝外喊了一声,“叫刘三刀他那伙人过来!”

不多时,一名脸上带着刀疤、神情精悍的小头目带着九名士卒快步到来。

高士达指着他们对高鉴道:“这是刘三刀,跟他一伙的弟兄,往后就专门负责看守库房,听你调遣!若有哪个不开眼的敢坏了规矩,直接拿下报我!”

刘三刀等人虽然有些意外,但还是立刻抱拳领命:“遵东海公令!”

高士达又对高鉴道:“高兄弟,人某给你了,权某也予你了。望你莫要辜负某之期望,尽快将这库房给我打理出个模样来!”

“属下定竭尽全力,不负东海公信任!”高鉴压下心中的激动,郑重行礼。

他知道,第一步,终于迈出去了。虽然前途依旧艰难,但至少,他手里终于有了一点可以撬动局面的权力。整顿库房,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