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山河鉴:隋鼎 > 第55章 清河郡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初战告捷的兴奋感尚未在胸中完全平复,高鉴便已恢复了冷静。他首先下令,将那三名已然毙命的官兵身上的皮甲、兵器、弓弩、箭囊、信号旗,乃至随身携带的干粮袋、水囊等一应物品,仔细剥取下来,一件不留。随后,命人抬上这三具已然僵硬的尸身,连同缴获的装备,整队返回主营寨。

队伍押抬着尸体和战利品,穿过水泽边缘,走向营寨大门。营寨栅栏后、帐篷旁,挤满了看热闹的义军士卒,指指点点,议论纷纷。目光中有好奇,有惊讶,更有几分对高鉴这支新建卫队竟能取得战果的难以置信。那些目光灼灼地落在缴获的官军制式装备和尸体上,又扫过高鉴身后那些虽显疲惫却挺直了腰板、隐隐带着一股初生煞气的新兵。

高鉴面色沉静,对周遭的喧嚣视若无睹,径直带队回到库房区域。他并未因这是自己的“私产”而直接将战利品扣下,反而严格按照自己制定的库房法令流程办事。先将所有缴获的物品,包括那几件质地不错的皮甲、完好的弓弩、精良的横刀,一一登记造册,正式入库。完成了这个“入库”手续后,他再以库房总管的名义,开具条陈,盖上自己的库房印信,将其中一套相对完整的皮甲、一把横刀、一张弓并一壶箭,以及那三具官兵的尸体,重新“提取”出来。

这套流程,看似多此一举,实则暗含深意。当初高鉴制定库房法令时,便在关键处留下了一个“漏洞”:对于常规物资的支取,只需大统领级别的印信(库房自身的印信亦在此列)核准即可,无需事事禀报高士达,只需定期将汇总的账册报表呈送审阅。当初他留下这个漏洞,并非为了今日自己方便,更多是作为一种政治上的妥协,为了减少法令推行时可能遇到的、来自各方统领的阻力,让他们在支取物资时能感受到一定的自主权,不至于因感觉被掣肘过甚而强烈反对。未曾想,此刻这个漏洞,却让他能迅速、合法地将这些关键的“证物”提取出来,无需经过冗长的请示流程。

准备妥当,高鉴命人抬着尸体和那套装备,直奔中军大帐。行至帐外,恰逢孙雷从中走出,显然刚向高士达汇报完军务。孙雷看到高鉴,以及他身后抬着的官兵尸体和明显是缴获的装备,眼中闪过一丝惊疑,随即化为惯有的不屑,鼻腔里重重哼出一声,连招呼都懒得打,侧身便走,只是那离去的背影,似乎比平日多了几分阴沉。

高鉴不以为意,通传后得到许可,带着人和物进入大帐。

帐内,高士达正自踞坐虎皮大椅,眉头微锁,似乎在思索着什么。见高鉴进来,身后还跟着抬尸的兵士,不由一怔,粗声问道:“高鉴?你这是……弄的哪一出?哪里搞来的官兵尸首?”

高鉴拱手行礼,语气平稳地将今日带队练兵,偶然遭遇官兵斥候潜入,如何发现,如何布置,如何围歼敌探的经过,简明扼要地叙述了一遍。他并未夸大其词,只客观陈述事实,甚至表示自己这边也有几人受了轻伤,要大王给点奖励。

高士达听着,粗犷的脸上神色变幻,先是讶异,继而审视,最后目光落在那些尸体和精良的装备上,又抬眼仔细打量了一番高鉴。他发现自己似乎有些看走眼了。原以为这年轻人只是个善于打理内务、懂得立规矩的文吏之才,没想到竟还有临机决断、带队杀敌的胆魄和能力。虽说只是对付三个斥候,但能以新建之军,无损拿下官军精锐哨探,这份果决与指挥,已非寻常书生可比。

“碰巧?”高士达不置可否地哼了一声,起身走到尸体旁,弯腰捡起从斥候身上搜出的那卷粗糙的羊皮纸地图。展开一看,他的脸色顿时凝重起来。地图上,高鸡泊的主要水道、几处较大的沙洲、甚至一些义军经常活动的区域轮廓都被粗略地勾勒出来,旁边还标注了一些细小的符号,显然是方位、水深或驻军情况的标记。这绝非寻常斥候迷路误入所能为!

“他娘的!画得还挺细!”高士达骂了一句,眼神变得锐利如鹰。他再拿起那套缴获的皮甲和横刀仔细查看。皮甲的制式、鞣制工艺,横刀的形制、锻造纹理,都与寻常隋军主力略有差异,却带着明显的地方特色。

“这是清河郡的郡兵装备!”高士达笃定地判断道,他对周边郡县的武装力量并不陌生。“看来,清河郡的那帮龟孙子,是等不及段达大军到来,想先拔个头筹,替主子把路探明白啊!”他重重将地图拍在案几上,“昨日斥候回报,段达的主力才刚刚开进汲郡内黄地界,距离咱们这儿还远着呢!清河郡……哼,看来是苦咱们久矣,这是想趁机表忠心,立头功!”

高士达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清河郡兵熟悉本地情况,他们的提前介入和细致侦查,无疑会大大增加段达大军进剿的针对性和威胁。必须立刻做出应对。

他不再犹豫,当即下令亲兵:“击鼓!聚将!让在寨子里的统领全都给老子滚过来!”

很快,急促的聚将鼓声再次响彻营寨。张得水、李清、赵广德、吴正、鲁俊、王摩诃、马颂黎等几位在营的大统领匆匆赶至中军大帐(孙雷去而复返,脸色依旧难看)。众人进帐,首先看到的便是那三具官兵尸体和摊开的地图,顿时议论纷纷。

高士达也不废话,直接将高鉴发现并歼灭清河郡兵斥候、以及地图所示情报通报众将。帐内瞬间炸开了锅。

“狗日的清河郡兵!竟敢摸到老子眼皮底下了!”

“必须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看来段达老狗是真要来了,连地方上的杂鱼都敢露头了!”

高士达抬手压下喧哗,声音斩钉截铁:“都听好了!从今日起,各营加派哨探游骑,给老子把高鸡泊外围看得死死的!尤其是通往清河郡方向的各条水道、陆路!加强巡逻队,扩大警戒范围!遇到形迹可疑之人,管他是樵夫还是渔民,一律先给老子扣下细细盘查!若是再发现官兵斥候,不必请示,给老子往死里打!猎杀干净!”

他目光扫过众将,最后落在高鉴身上,略一停顿,又道:“另外,立刻派人飞马通知窦建德军司马,将此事详情报之于他,让他那边也提高警惕,协同清剿潜入之敌!”

“谨遵大王号令!”众统领齐声应诺,气氛肃杀。原本因为段达主力尚远而存有的些许松懈,此刻荡然无存。战争的阴云,随着这三具清河郡兵的尸体,已然笼罩在高鸡泊上空。而高鉴,则通过这次小小的“偶遇”,不仅检验了新兵,更在高层面前初步展露了军事才能,悄然改变着自己在众人心中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