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 第518章 我的饭,好像不对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18章 我的饭,好像不对劲

“一忌心浮气躁,神思不宁。”

“二忌浅尝辄止,一知半解。”

“三忌拾人牙慧,人云亦云!”

葛夫子的声音如同金石碰撞:“有惑当堂发问,疑义相与析,务求真理愈辩愈明!若有懈怠……”

戒尺再次轻敲桌面,发出清脆而令人心悸的“嗒”声。

“莫谓老夫言之不预!”

何明风几个人都忍不住屏气凝神,齐声声应了句:“是!”

然后授课便正式开始。

葛夫子引经据典,剖析史实,讲解如庖丁解牛,层层递进。

他不仅要求通晓文义,更要求深究每一个字词的训诂源流,每一个典故的深层寓意,以及背后蕴含的政治智慧、道德评判与历史兴衰的规律。

最关键的是,葛夫子还喜欢随时发问,问题刁钻且环环相扣,直指要害。

“景阳,你来说,‘郑伯克段于鄢’,此‘克’字,《左传》作何解?”

“《公羊》又有何异论?此一字之差,背后所寓之伦理纲常之变,又在何处?”

“文清,你既言‘尊王攘夷’乃《春秋》大义,那齐桓、晋文之霸业,与周室之衰微,其间关系是相辅相成,亦或互为因果?当如何看待?”

“承泽,复述晋文公‘退避三舍’之策。其表面为守礼,深层用意何在?何以能借此占尽道义之先机,决胜城濮?”

即便是才思敏捷、准备充分的何明风,在葛夫子这种高强度、高精度、高压力的拷问式教学下,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刘文清神色凝重,眉头微蹙,显然在全力应对。

徐景阳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努力维持着矜持。

李承泽更是听得抓耳挠腮,笔记记得歪歪扭扭,一脸苦相。

几个人一堂课下来,竟觉得比鏖战一场考试还要耗费心力,后背都隐隐渗出汗意。

然而,收获之大,亦是前所未有的。

何明风这次是真真切切体会到了何为名师风范。

日里是宽厚长者,执起教鞭,便是严苛如铸剑的宗师。

时间过的飞快,一下子就到了中午该吃饭的时候。

葛夫子看了看日头,便放下戒尺:“好了,今日就到此。回去好生温习,明日老夫要考校今日所讲,并预习《尚书·洪范》篇。”

说罢,葛夫子便负手踱步出了书房。

书房内,几位学子如同刚从深水中浮出水面。

不约而同地长长舒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骤然松弛。

何明风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这次的求学之路,痛并快乐着。

真正的会试征途,这才算是刚刚拉开帷幕。

……

在葛夫子府上求学,日子规律而充实。

为了方便这几个学子在葛府学习,葛府的厨房承包了午饭。

毕竟大家来葛府念书,也是给葛夫子这位名师交了一笔束修费的。

包顿午饭就是葛府厨房顺手的事儿,小意思。

午饭就在学堂隔壁的花厅,何明风和几位同窗共进。

葛府家风清正,饮食讲究,清淡可口。

午饭时间对于几个学子来说是难得的放松时刻。

然而,对于李承泽来说,这放松中却带着点小小的煎熬。

这是因为葛府饮食讲究养生,口味偏于清淡,油盐用得克制。

这对于习惯了家中浓油赤酱、口味偏重的李承泽来说,总觉得少了点滋味。

他不敢在葛夫子面前抱怨,只能对着满桌精致却清淡的菜肴,默默扒拉着饭,偶尔偷偷咂咂嘴。

这天午膳,一道清蒸鱼、一道素炒什锦、一碗冬瓜排骨汤,外加几样清爽小菜。

都是由葛府厨房里的下人做好,分装好。

每个人一个大木托盘一起呈上来的。

大家正在安静用餐,李承泽夹起一块清蒸鱼。

这清蒸鱼味道鲜美,但总觉得寡淡了些。

李承泽百无聊赖地抬眼四处乱瞟,目光扫过同桌的刘文清、徐景阳,最后落在旁边的何明风碗里。

这一看,李承泽的眼睛瞬间亮了亮。

“哎?”

他忍不住小声嘀咕出来,引得刘文清和徐景阳都看了他一眼。

李承泽指着何明风的饭碗,一脸发现新大陆的表情。

“何兄!你这……这冬瓜排骨汤里的排骨,看着怎么比我碗里的……肉要多些?颜色也油亮些?”

他又凑近自己碗里看了看,他那碗冬瓜汤里,虽说也有不少排骨。

但是很明显,排骨的部位是随机的。

有好的肋排,也有一般的骨头多的脊骨。

而何明风碗里,除了冬瓜,一眼看过去全都厚实软烂,泛着诱人油光的精肋排。

何明风闻言一愣,低头看看自己碗里,又看看李承泽的碗,似乎……确实有点区别?

不过他之前埋头吃饭,真没留意。

何明风下意识地以为厨房师傅随手盛的,或者李承泽看错了,便笑道:“李兄说笑了,许是师傅盛舀时手抖了吧?”

“都一样,都一样。”

旁边的徐景阳嗤笑一声,带着点世家子弟惯有的揶揄。

“承泽兄,我看你是馋肉了吧?怎么净盯着明风兄碗里瞧?别人碗里的饭香是吧?”

刘文清也温和地笑着打圆场:“厨房师傅盛菜,难免有多有少,承泽兄若觉得不够,再添一碗便是。”

李承泽被说得有点不好意思,挠挠头:“不是……我就随口一说……可能是我眼花了。”

说完了,李承泽讪讪地低头扒饭。

但是他心里那点疑惑却没消。

接下来的几天,李承泽仿佛跟何明风的饭菜较上了劲,吃饭时总忍不住偷偷比较。

他越看越觉得不对劲。

好像“香”的总是何明风

就比如,昨天吃烧肉。

大家碗里都是几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

何明风碗里,似乎多了几块炖得晶莹剔透的蹄筋?

前天是鸡汤豆腐羹配时蔬。

他那碗是普通的嫩豆腐羹,何明风碗里的豆腐羹面上,似乎撒了一层炸得金黄酥脆的虾皮?

香气明显更浓郁。

而今天的主食是菜肉包子。

他拿到的包子馅料是菜肉比例平均的。

他眼尖地看到何明风掰开一个包子,里面的肉馅明显更饱满,还夹杂着切碎的香菇笋丁,看着就香!

“何兄!你这包子馅儿……看着真足啊!”

李承泽终于忍不住,又小声惊呼出来。

徐景阳翻了个白眼:“李承泽,你有完没完?天天盯着何兄的碗,莫不是想跟人家换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