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何明风披衣起身,点亮油灯,只见房门上被砍出几道深痕,窗棂也损坏严重。

白玉兰和苏锦已如鬼魅般出现在他房外,眼神锐利如鹰隼。

“大人,有人捣乱,人已经跑了。”

白玉兰声音冰冷,“身手一般,但很熟悉地形。”

张龙赵虎和何四郎也匆匆赶来,看到被破坏的门窗和马车篷布,何四郎气得跳脚:“肯定是那个周虎!白天吃了亏,晚上就来使这种下三滥的手段!”

何明风面色沉静,心中怒火却在升腾。

他料到对方会报复,却没想到手段如此卑劣。

何明风仔细查看了破坏的痕迹,沉声道:“稍安勿躁。他们意在恐吓,而非杀人。”

“收拾一下,明日再作计较。”

然而,更大的风波还在后面。

翌日清晨,天色灰蒙,似乎要下雨。

何明风等人刚起身,就发现客栈外围拢了不少百姓,对着他们指指点点,眼神中充满了恐惧、怀疑,甚至是一丝愤怒。

隐约能听到“冲撞河神”、“要发大水了”、“灾星”之类的词汇在人群中传播。

客栈掌柜的也是愁眉苦脸,见到何明风,犹豫再三,还是上前作揖,苦着脸道:“何、何大人……您看这……外面都在传,说您昨日冲撞了河神爷,河神发怒。”

“要不……要不您几位还是换个地方住?小店……小店实在担待不起啊……”

何四郎一听就炸了:“胡说八道!明明是那周虎勒索钱财,我们仗义执言,怎么就成了冲撞河神?”

张龙也怒道:“定是那周虎散布谣言!”

就在这时,外面忽然传来喧哗声,隐约听到有人喊:“水位涨了!河滩被淹了!”

人群顿时一阵骚动,恐慌情绪如同瘟疫般蔓延开来。

“看吧!河神发怒了!”

“都是这个外地官惹的祸!”

何明风走到窗边,推开破损的窗户望去。

果然见远处黄河水势似乎比昨日更加汹涌,浑浊的河水拍打着堤岸,淹没了一部分滩涂。

这在多雨的夏季本是常事,但在谣言蛊惑下,却成了“神罚”的印证。

白玉兰眼神冷冽:“大人,需不需要我去‘请’那周虎过来问问?”

他指尖微动,杀意隐现。

苏锦也蹙眉道:“这谣言恶毒,若不尽快平息,我们在此地将寸步难行,甚至可能引发民变。”

何明风抬手制止了他们。

武力或许能解决周虎,却无法破除愚昧和恐慌。

何明风心里很清楚,对付谣言,最好的方法不是压制,而是用更强大的事实和道理去粉碎它。

何明风沉思片刻,对客栈掌柜道:“掌柜的,麻烦你立刻去请本镇的乡绅耆老,以及那位里正,就说本官有要事相商,关乎渡口安危。”

“另外,在客栈前院简单布置一下,本官要与父老乡亲们说几句话。”

掌柜的见他气度沉稳,不似寻常官员,虽心中忐忑,还是依言去了。

何四郎不解:“小五,你还见那些乡绅做什么?他们搞不好跟周虎是一伙的!”

何明风微微摇头:“四哥,堵不如疏。乡绅在乎乡土安宁,也看重名声。”

“里正虽与周虎勾结,但昨日已被我震慑,此刻正是分化他们的时机。”

他转身从行囊中取出几本厚厚的书册,其中一本蓝皮封面的,正是他离京前特意准备的《河防考》。

这还是他在工部历事时候抄下来的,本想着,万一到了石屏州有什么能借鉴的地方。

不曾想到现在就用上了。

里面详细记载了历代治理黄河的方略、水文地理知识以及应对水患的方法。

不久,几位本地的乡绅和那位面带不安的里正被请到了客栈前院。

院外围观的百姓也越聚越多,都想看看这位“冲撞河神”的官员要做什么。

何明风站在台阶上,青衫磊落。

他虽年轻,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官威和书卷气。

何明风先是对着众乡绅和里正拱了拱手,朗声道:“诸位乡贤,里正,本官途经贵地,听闻昨日有奸人借祭河之名,行勒索之实,已被本官制止。”

“不想,竟有宵小之辈,夜间破坏本官住所,更散布谣言,蛊惑人心,言称本官冲撞河神,将致水患。”

“此举,非但是对朝廷命官的挑衅,更是意图扰乱地方,陷万千百姓于恐慌之中!其心可诛!”

他声音清越,目光如电,扫过众人,最后在里正脸上停留片刻。

里正吓得一缩脖子,不敢对视。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乡绅拄着拐杖,迟疑道:“何大人,非是我等不信,只是……这河水突然上涨,百姓惶恐,皆因谣言而起啊。”

“是啊,河神之怒,不可不敬啊……”

有人附和。

何明风不慌不忙,举起手中的《河防考》,高声道:“诸位可知,何为河神?”

“依圣人之教,山川之神,乃护佑生民,岂会因一人之言行,便迁怒于万千黎庶?”

“若真有神明,亦当奖善罚恶!”

“昨日那周虎勒索贫苦老妇,是为恶;本官制止暴行,是为善。”

“河神若有灵,当罚周虎,岂会罚本官,更岂会罚这无辜百姓?”

何明风顿了顿,见众人若有所思,继续道:“至于这河水上涨,根本无关鬼神!”

何明风翻开《河防考》,指着上面的图文。

“此书乃工部多年所着,前人治理黄河心血所聚。上面明载,黄河之水,夏秋之际,因上游山地降雨或积雪消融,水量暴涨,乃自然之理,谓之‘伏汛’、‘秋汛’。”

“昨日我等到渡口的时候,水势已急,今日水位略涨,正是汛期常态!”

“诸位若不信,可查看历代地方志,每逢此季,河水涨落,皆有记载,何曾次次都与祭祀相关?”

何明风引经据典,将黄河水文变化的科学道理用通俗的语言娓娓道来。

又结合地方志的记载,说得有理有据。

不少乡绅频频点头,他们中也有读过书、明事理的,知道何明风所言非虚。

何明风趁热打铁,指着远处的河岸:“况且,你们可见河水已漫过堤坝,冲毁农田屋舍?并未有!”

“目前水位仍在安全之内。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堤防是否坚固,是汛情预警是否及时,是遇到真正水患时,官府能否有效组织抗灾救灾。”

“而非在此捕风捉影,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徒增恐慌,甚至耽误了真正的防灾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