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奇葩皇帝合集 > 第40章 金国崛起的威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北宋与辽国长达百年的对峙与争斗中,白山黑水间的女真部落正于冰雪覆盖的密林深处悄然积蓄力量。彼时的辽国,上京临潢府的宫阙虽依旧巍峨耸立,却因贵族阶层沉溺于海东青捕猎的奢靡游戏,加之 “头下军州” 制度对各族百姓的残酷剥削,致使草原各部的反抗声浪如暗潮涌动;而南方的北宋,汴梁城朱雀门外市井繁华,《清明上河图》中商船云集、瓦肆喧天,可 “更戍法” 造成的 “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困局,以及 “三冗” 之弊,让这支看似庞大的军队在澶州之战后再难重现锋芒。就在两大王朝困于内忧外患的泥潭时,完颜阿骨打于涞流水畔誓师,女真勇士们手持骨箭、身披兽皮,以 “满万不可敌” 的悍勇之势,在黄龙府的风雪中大败辽军,短短十二年间,便将辽国五京逐一踏碎。1125 年冬,寒风卷着黄沙掠过应州荒原,辽天祚帝在金将完颜娄室的铁蹄下俯首称臣,曾经纵横北方的契丹帝国就此轰然崩塌,取而代之的,是崛起于松花江畔的金国,其疆域如烈焰般迅速向中原蔓延。

金国军队将女真族 “骑马弯弓即战士” 的天赋发挥到极致,身披冷锻铁甲的 “铁浮屠” 列阵时如移动的钢铁城墙,“拐子马” 轻骑则似疾风般迂回包抄,二者配合之下,野狐岭一战便歼灭四十万辽军精锐。攻城时,金兵将 “猛安谋克” 的战术智慧与中原器械结合,“铁火炮” 在城头炸开的硝烟中,“云梯冲车” 如巨蟒般攀上城墙。金太宗完颜晟站在燕京残破的城墙上,望着南方隐约可见的黄河,眸中贪婪的火焰愈发炽热 —— 汴京的琼楼玉宇、江南的丝绸茶瓷,这些曾令辽国贵族垂涎的珍宝,此刻都化作金国铁骑南下的催征鼓。

此时的北宋朝廷,恰似被白蚁蛀空的梁柱,表面仍涂着朱漆金粉。宋徽宗赵佶在艮岳园林中醉心于瘦金体书法,命朱勔采办的 “花石纲” 船队绵延百里,却不知太湖石下已堆满百姓的血泪。方腊在睦州揭竿而起,数十万义军直指杭州;宋江于梁山泊啸聚山林,官军屡次围剿均铩羽而归。更致命的是,号称 “禁军” 的八十万大军,在开封城外的演武场上,士兵们操练时盔甲锈迹斑斑,箭矢连草人都难以穿透。金国细作扮成商旅潜入汴京,将樊楼彻夜不息的歌舞、枢密院潦草敷衍的兵符,连同黄河防线形同虚设的情报,一并呈递到完颜晟案头。当看到汴京官员在奏章中用 “四方宁靖” 粉饰太平,金国君臣抚掌大笑 —— 这只看似庞大的中原巨兽,早已是外强中干的空壳。

在燕京故地,金国左副元帅粘罕与南京路都统斡离不正在绘制南下路线图。燕山山脉的关隘间,金兵的炊烟在暮色中连成赤色长蛇,马蹄声震落了长城砖缝里的积雪。金国使者萧仲恭怀揣假意求和的国书南下,却暗中记下黄河渡口的布防虚实;更有金国商人故意挑起边界争端,将北宋边军怯懦畏战的丑态传回大本营。汴京朝堂对此浑然不觉,仍沉浸在收复燕京的虚妄喜悦中,甚至为交割燕云十六州的细节与金国使者虚与委蛇,全然不知危机已如悬在头顶的利刃。

面对金国日益紧迫的威胁,北宋朝廷内部的裂痕愈发深重。兵部侍郎李纲在文德殿上掷地有声:“黄河天险若不重兵把守,金兵旦夕可至汴梁!” 老将军种师道更是请命亲自督战太原防线,提议以 “坚壁清野” 之策消耗金军。然而,主和派太宰王黼却在曲宴上向宋徽宗进言:“昔年澶渊之盟,岁币换百年太平,今效此法,足保无忧。” 枢密使蔡攸甚至在宫中与宋徽宗玩蹴鞠时笑言:“陛下北征凯旋,臣愿为前导!” 宋徽宗在宣和殿内时而铺开《千里江山图》描绘盛世,时而在军情急报上朱批 “严加防范”,却始终未能做出决断。当 1126 年正月的寒风送来金兵渡过黄河的消息时,北宋朝廷匆忙拼凑的勤王军队尚在千里之外,汴京城头的守军望着金国漫山遍野的战旗,终于意识到,这个曾经创造《资治通鉴》与宋词的王朝,已然站在了灭亡的悬崖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