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奇葩皇帝合集 > 第24章 五侯专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永寿元年的洛阳城,晨雾尚未散尽,朱雀大街便已喧嚣起来。鎏金装饰的华贵车马碾碎凝结着夜露的青石板,扬起的尘雾中,隐约可见单超府门前高悬的紫铜匾额在朝阳下泛着冷光。八匹白鬃马拉着的朱轮华毂甫一停稳,二十余名身着织锦襦裙的门客便如众星捧月般涌上前去。为首者手持错金云纹伞盖,小心翼翼地为贵客遮挡初升的烈日;紧随其后的捧着冰鉴箱,箱内冰镇的葡萄美酒正散发着沁人香气。这些人中,不乏昔日各州郡名噪一时的孝廉,或是衙门里颇有权势的掾吏,如今却甘愿屈身于此,只为能在 “五侯” 门下谋得一官半职,攀附上这棵炙手可热的 “参天大树”。

想当年,桓帝刘志在未央宫密室中与单超、徐璜等五名宦官歃血为盟,借他们之力一举诛灭权倾朝野的梁冀。事成之后,五人封侯拜相,荣耀加身,却也自此改变了东汉朝堂的走向。单超府邸深处的密室,四壁皆以沉香木打造,檀木架上陈列着交趾郡进贡的夜明珠,在烛火映照下流转着神秘的幽光;墙角堆积如山的蜀锦,皆是益州刺史耗费无数民力从千里之外运来;更令人咋舌的是,就连寻常的烛台,都是用南海深海中采集的珊瑚精心雕琢而成,每一件器物都彰显着五侯的奢靡与权势。

五侯的势力如同蛛网般向全国蔓延,他们通过安插亲信掌控地方。南阳太守是徐璜隔了三服的远房侄子,此人一到任,便打着修缮城池的幌子,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兖州刺史乃具瑗的拜把兄弟,他巧立 “修河费”“青苗捐” 等数十种名目,将辖地百姓的血汗榨干。这些搜刮来的财富,半数都被装入五侯的私库,剩下的则用于豢养死士、扩充势力。

洛水之畔,左馆新修的别馆施工现场一片繁忙。百余名工匠赤着膀子,在炎炎烈日下艰难地搬运着重达千斤的太湖石。监工们手持皮鞭,不时抽打那些稍有懈怠的工匠,催促进度的呵斥声与工匠们痛苦的哀嚎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工地之上。这座占地百亩的园林,宛如一座人间仙境:九曲回廊镶嵌着西域进贡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人工湖底铺满东莱郡开采的珍珠,随着水波荡漾闪烁;每当夜幕降临,别馆内便响起丝竹管弦之声,歌舞升平,美酒如溪流般倾倒,而十里外的贫民窟里,饥民们却只能啃食苦涩的观音土充饥,苟延残喘。

朝堂之上,尚书令王恭捧着弹劾奏章的手不住颤抖。奏章里字字泣血,罗列着五侯党羽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的铁证。然而,当他踏入尚书台,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如坠冰窖。三公九卿围坐在中常侍唐衡的亲眷身边,争相献上蓝田美玉、和田名马,谄媚之态令人作呕。御史中丞王纲曾冒死弹劾单超侄子在陈留郡横行霸道、强抢民女,三日后竟暴毙于洛阳街头。仵作查验时发现他七窍流血,显然是被人毒杀,可满朝文武却无一人敢站出来深究真相,一切都被黑暗的势力悄然掩盖。

未央宫的龙椅上,桓帝刘志慵懒地把玩着西域进贡的夜光杯,听着侍中奏报民间 “五侯府邸比皇宫更奢华” 的传言,只是微微皱眉。他的思绪不禁回到诛灭梁冀那日,单超等人跪地泣血表忠心的模样历历在目。在他心中,这些宦官终究是自己的家奴,即便权势再大,也翻不出自己的手掌心。直到某天,司隶校尉送来密报,称五侯私藏甲胄三万副,意图不轨。桓帝握着奏章的手指骤然收紧,眼中闪过一丝惊恐与疑虑。然而,片刻之后,他还是将那封密报锁进了鎏金匣中,仿佛这样就能将所有的隐患都一并封存。殊不知,这一决定,正将东汉王朝推向更深的深渊,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黑暗中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