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奇葩皇帝合集 > 第37章 刘志身后余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永康元年深冬,铅云如铁幕般低垂,将洛阳城死死笼罩。太极殿内弥漫着浓重的药石气息,铜漏声滴答作响,太医令颤巍巍的指尖从刘志逐渐冰冷的腕脉上滑落,仿佛抽走了最后一丝生机。珠帘后的窦妙太后骤然起身,素纱广袖如流云翻飞,扫落案上竹简,清脆的撞击声惊飞檐下寒鸦。殿外朔风裹挟着枯叶,如厉鬼般拍打着朱漆大门,发出阵阵呜咽,似在为东汉王朝的命运哀鸣,一场足以撼动天下的权力风暴,正蓄势待发。

次日卯时,南宫云台议事厅烛火明明灭灭,映得众人面色阴晴不定。窦武身着玄色朝服,金线绣就的蟒纹在烛火下泛着冷光,花白长须垂落在斑驳的舆图之上,指尖反复摩挲河间王刘开一脉的谱系,仿佛要从泛黄的绢帛中窥探出命运的轨迹。这位在朝堂上纵横多年的国丈,当年将女儿送入掖庭时,便已为今日埋下层层伏笔。“解渎亭侯刘宏年仅十二,自幼养在封地,不通朝堂权谋...” 他压低声音与心腹幕僚商议,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急促凌乱的脚步声,靴底踏在青砖上的声响,如同催命符般惊心动魄。亲随递上密信的瞬间,窦武瞥见信笺边缘染着的暗红印记,如同一道未愈的伤口,心头猛地一紧 —— 这分明是曹节势力发出的警告,一场无声的较量,已然悄然开始。

与此同时,北宫永巷深处,鎏金兽炉中沉香袅袅,却驱不散屋内的寒意。十二位中常侍围坐成圈,烛火摇曳,将他们的影子投射在墙壁上,恍若群魔乱舞。赵忠将密报凑近烛火,羊皮纸上窦武的笔迹在跳动的光影中忽明忽暗,似真似幻。“想立个傀儡皇帝?” 张让冷笑一声,银镶玉冠上的明珠随着动作轻颤,映出他眼中森然的阴鸷,宛如毒蛇吐信。“当年桓帝诛灭梁冀,靠的是谁?” 曹节转动着温润的翡翠扳指,苍老的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如同重锤敲击在众人心中,“虎贲军调令在我们手中,量他窦武不敢轻举妄动。”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在案上的兵符印信,鎏金的纹路在烛火下泛着冷冽的光,空气中弥漫着剑拔弩张的气息,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一触即发。

洛阳城的大街小巷早已暗流涌动,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看似平静,实则波涛汹涌。南市酒肆里,说书人拍着醒木,声情并茂地讲述 “十常侍乱政” 的段子,引得众人时而扼腕叹息,时而怒目圆睁;太学门前,年轻儒生们激昂辩论皇位人选,字字句句都透着对朝政的忧虑,对王朝未来的迷茫;冀州边境,鲜卑骑兵的马蹄声如闷雷般踏碎雪原,边关告急的羽檄如雪片般飞入洛阳,而守城将士们望着茫茫雪原,眼神中满是绝望与坚韧。司隶校尉衙门内,弹劾奏章堆积如山,上个月刚处决的十三名贪腐官员,不过是庞大腐败体系的冰山一角,整个官场早已腐朽不堪,如同摇摇欲坠的危楼,随时可能轰然倒塌。

当窦武最终在朝堂上宣读刘宏之名时,未央宫铜雀台上,宦官们的密谋也到了最后的关头。曹节将染血的诏书塞进袖中,望着夜空中划过的流星,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笑容里满是阴毒与算计:“新帝登基那日,便是羽林军换防之时...” 寒风掠过空荡荡的宫阙,檐角铜铃发出呜咽般的声响,与远处传来的更鼓声交织在一起,如同为东汉王朝奏响的挽歌。这场没有硝烟的权力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而风雨飘摇的东汉王朝,正一步步滑向万劫不复的深渊,等待它的,将是更加黑暗、更加动荡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