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奇葩皇帝合集 > 第44章 棋圣对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南朝梁天监年间,建康城朱雀桥畔的茶楼酒肆里,喧嚣声与茶香交织。身着短打的贩夫走卒、摇着折扇的文人墨客,都在热议市井间横空出世的棋圣。传言此人常披着洗得发白的粗布麻衣,于青石板上摆下简陋棋摊,七十二位号称 “江南棋杰” 的雅士接连挑战,均铩羽而归。更令人称奇的是,他闭目倚靠着斑驳的城墙,仅凭口述便能让对手步步受制,围观者见那棋盘上黑子白子如活物般游走,直叹此乃 “仙人指路” 的神技。这些奇闻随着秦淮河的桨声,飘进了巍峨的太极殿,挠得萧衍这位痴迷棋道的帝王坐立难安。

萧衍负手立于御书房,指尖轻轻摩挲着檀木棋盘上被岁月磨出的凹陷纹路。自少年时起,他便与黑白棋子结下不解之缘,登基后更命人搜罗天下棋谱,在与群臣的对弈中,从未尝过败绩。此刻听闻民间竟藏着这般高手,他望着窗外摇曳的宫灯,眸中燃起跃跃欲试的火苗。次日清晨,便有身着锦袍的宦官捧着镶金嵌玉的金丝楠木棋盒,率领侍卫,踏着晨露,沿着朱雀大街一路寻访。

当棋圣踏入太极殿时,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砖地面投下细碎光影。殿内沉香氤氲,青烟袅袅升腾,檀木棋盘上的云纹在微光中若隐若现。萧衍褪去明黄龙袍,身着素色常服,亲自执起青瓷茶壶,为棋圣斟满一杯蒙顶甘露,茶汤在杯中泛起琥珀色的涟漪:“先生之名,朕如雷贯耳,今日有幸,还望不吝赐教。” 棋圣抬眼望去,只见帝王眼中闪烁着纯粹的求胜光芒,微微颔首,枯瘦的手指拂过冰凉的棋子,仿佛触碰到了另一个世界的脉搏。

第一场对弈在清脆的落子声中拉开帷幕。萧衍执黑子,以 “镇神头” 开局,棋子重重落下,发出金石相击之声,如大将擂鼓,气势雄浑。棋圣则以 “双飞燕” 轻巧应对,白子错落有致,似春燕穿梭柳间。随着棋局推进,黑白棋子在纵横十九道间肆意生长,时而化作金戈铁马,杀声震天;时而又似流水潺潺,暗藏玄机。殿内宫女太监屏息凝神,看着棋盘上局势瞬息万变,连大气都不敢出,只觉眼前黑白交织的阵势,如同笼罩在迷雾中的战场,令人捉摸不透。

此后七日,太极殿的烛火彻夜不熄。萧衍顾不上批阅奏章,甚至常常错过膳食时辰,全身心投入这场棋艺鏖战。两人时而双眉紧锁,指尖悬在棋盘上方久久未落;时而抚掌大笑,为一步妙棋击节赞叹。有一回,萧衍看似已掌控全局,棋圣却于绝境中落下一子,竟生生扭转乾坤;又一日,棋圣布下天罗地网,萧衍沉思良久,以一招 “声东击西” 突出重围。每一步落子,都凝聚着毕生所学,仿佛将整个天下的局势都浓缩在了这小小的棋盘之上。

决战那日,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在棋盘上,为黑白棋子镀上一层金边。棋盘上黑白势力犬牙交错,局势陷入胶着。萧衍盯着棋盘,额间沁出细密汗珠,袍袖早已被汗水浸湿。忽然,他目光如炬,执起黑子,缓缓落在棋盘左下角。这一子看似平淡,却如导火索点燃了整个棋局。棋圣瞳孔骤缩,枯瘦的手指在棋盘上微微颤抖,反复计算着每一种可能。良久,他长叹一声,推枰而起:“陛下这手‘天外飞仙’,当真是神来之笔,老衲输得心服口服!”

萧衍快步上前,双手扶起棋圣,眼中满是惺惺相惜:“先生棋艺超凡,与先生对弈,朕方知棋道之妙,犹如瀚海无边。若先生不弃,便留在宫中,与朕共研棋道。” 棋圣望着萧衍坦诚的面容,想起这些日子的酣畅对弈,眼眶微微湿润,当即跪地谢恩。

从此,太极殿内时常传出阵阵谈笑声与清脆的落子声。萧衍与棋圣或在晨光熹微中探讨定式,或在月明星稀时复盘旧局。这场以棋会友的佳话,不仅成就了一段君臣相知的美谈,更在南朝的历史画卷上,绘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历经千年,依然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