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奇葩皇帝合集 > 第6章 赐死新安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深秋的风卷着枯叶,拍打在新安王府的朱漆大门上,发出呜咽般的声响。这座曾因孝武帝的宠爱而煊赫一时的府邸,如今却像被抽走了所有生气,檐角的铜铃蒙着一层灰,在风中摇摆时,声音嘶哑得如同泣诉。

刘子鸾正在书房临摹父亲的字迹,十岁的孩童握着笔,手腕还有些不稳,可那笔锋间的圆润秀丽,却与孝武帝的笔迹有七分相似。案上堆着的画册,是去年生辰时父亲亲手所绘的《江行图》,图中山川壮丽,舟楫往来,如今看来却像是隔世的幻影。贴身内侍捧着刚炖好的银耳羹进来,见他眉头微蹙,轻声劝道:“小王爷,天凉了,该歇息了。”

刘子鸾摇摇头,指尖抚过画册上父亲的落款,声音轻得像羽毛:“我再等一会儿,或许…… 或许陛下会来看我。” 他还不知道,此刻太极殿里,一道冰冷的旨意正越过宫墙,朝着这座府邸疾驰而来。

刘子业坐在龙椅上,手中把玩着一枚白玉扳指,那是孝武帝生前最爱的物件,如今却成了他随意拿捏的玩物。“新安王刘子鸾,恃宠而骄,对朕心存怨怼,着即赐死。” 他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目光扫过阶下噤若寒蝉的内侍,“连同他那几个弟妹,一个也别放过。”

内侍的脸 “唰” 地白了,膝盖一软便跪了下去:“陛下!新安王尚且年幼,更何况那些小主子们……”

“年幼?” 刘子业嗤笑一声,扳指在指间转得更快,“当年他在父皇膝下承欢时,可曾想过自己年幼?” 孝武帝在世时,总说刘子鸾 “聪慧似朕”,甚至多次暗示 “此儿可托大事”,那些话语像毒刺一样扎在刘子业心头,如今终于有了拔刺的机会,他怎会手软?“怎么?你要抗旨?”

内侍吓得连连磕头,额头上渗出血迹:“奴才不敢!奴才这就去办!”

旨意传到新安王府时,刘子鸾正将画好的字幅晾在架子上。当宣旨太监尖细的声音划破府内的寂静,他手中的镇纸 “当啷” 落地,墨汁溅在素白的宣纸上,晕开一片狰狞的黑。“为什么?” 他仰起脸,眼中还带着孩童的懵懂,可更多的是难以置信的惊恐,“我从未做错事……”

“陛下的心思,岂是我等能揣测的?” 宣旨太监别过脸,不敢看那孩子澄澈的眼睛,“小王爷,领旨吧。”

刘子鸾死死攥着衣角,指节泛白,泪水顺着脸颊滚落,砸在冰冷的地砖上。他想起父亲临终前拉着他的手,说 “要好好辅佐哥哥”,想起兄长小时候还曾把最爱的琉璃盏送给自己,那些温暖的记忆此刻都化作了利刃,割得他心口生疼。“我想再见陛下一面……” 他哽咽着请求,声音里带着最后的希冀。

可回应他的,只有内侍递来的那杯鸩酒。玉杯里的酒液泛着诡异的碧色,散发着淡淡的杏仁味,像一朵开在黄泉路上的毒花。刘子鸾看着那杯酒,忽然笑了,笑声清脆却带着绝望:“原来…… 父皇说的手足情深,都是假的。” 他接过酒杯,小小的手微微颤抖,却还是仰头一饮而尽。

毒酒入喉,不过片刻,他便倒在了地上,嘴角溢出的血沫染红了衣襟,手中还紧紧攥着那幅未干的字幅,上面 “平安” 二字被血浸透,变得模糊不清。

而此时,偏院的乳母正抱着三岁的小侄子玩耍,那孩子刚学会说话,咿咿呀呀地喊着 “叔叔”。禁军破门而入时,乳母吓得将孩子护在怀里,跪在地上连连求饶:“将军饶命!小主子什么都不懂啊!”

带队的将军面无表情,手中的长刀在烛火下闪着寒光:“陛下有旨,斩草除根。”

孩子似乎察觉到了危险,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小手伸向乳母的脖颈,哭得撕心裂肺。可那哭声很快就被利刃划破皮肉的声音淹没,鲜血溅在乳母的脸上,温热而粘稠,她眼前一黑,便昏死过去。

一夜之间,新安王府满门抄斩的消息传遍建康城。那些曾羡慕刘子鸾得宠的宗室,此刻都缩在府中,大气不敢出。有人偷偷议论,说陛下太过残忍,连三岁孩童都不放过,可话音未落,就被身旁的人死死捂住嘴 —— 谁都知道,此刻任何一句非议,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刘子业站在城楼上,看着远处新安王府的方向,那里隐约还能看到火光。贴身太监小心翼翼地递上披风,却被他一把挥开。“冷吗?” 他喃喃自语,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笑容,“比起当年我在东宫受的冷,这点算什么?”

风卷起他的龙袍,猎猎作响,像一面染血的旗帜。他眼中没有半分怜悯,只有一种近乎病态的满足,仿佛那些流淌的鲜血,能洗净他过往所有的屈辱。朝堂之上,人人都看清了这位少年天子的嗜杀本性,那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深入骨髓的狠戾,像一头挣脱了枷锁的猛兽,正在用鲜血和恐惧,丈量着属于自己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