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奇葩皇帝合集 > 第15章 百姓起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建康城的青石板路上,那片被孕妇鲜血染红的痕迹尚未完全褪去,又被新的怨恨覆盖。萧宝卷的暴政像一把钝刀,日复一日切割着百姓的忍耐,而潘家父女的横行霸道,更像是往滚油里泼了一瓢水,让积压的民愤终于找到了爆发的出口。

起初是零星的反抗。有个卖炭的老汉,眼睁睁看着潘府的家丁抢走了他过冬的粮食,愤怒之下举起扁担砸向家丁,结果被活活打死在街头。可他的死,像一颗火星落在了干草堆上。第二天,十几个炭农扛着锄头冲进潘府的粮仓,将粮食分给了挨饿的百姓。接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他们砸毁潘家的店铺,焚烧潘府的车马,虽然每次都被官兵镇压,可反抗的火苗却越烧越旺。

到了深秋,淮河两岸的流民终于忍无可忍。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手里拿着削尖的木棍、生锈的镰刀,聚集在河岸边,对着建康城的方向怒吼。“打倒暴君!”“铲除潘阎王!” 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像滚滚雷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很快,反抗的浪潮席卷了整个南齐,从江南的水乡到江北的平原,无数百姓揭竿而起,他们没有统一的旗帜,却有着同样的愤怒,朝着一个目标 —— 推翻萧宝卷的统治。

在这场风起云涌的反抗中,雍州刺史萧衍的起义军如同一道惊雷,划破了昏暗的天空。萧衍是南齐的宗室,祖上曾跟随齐高帝南征北战。他看着萧宝卷将先帝留下的江山糟蹋得不成样子,看着百姓们在水深火热中挣扎,心中早已埋下了匡扶社稷的种子。当他在襄阳城头看到流民们拖家带口、流离失所的惨状时,终于下定决心起兵。

“废昏立明,还我太平!” 萧衍的旗帜一竖起,整个雍州都沸腾了。他麾下的将士们早就对萧宝卷的暴政不满,如今有了主心骨,个个摩拳擦掌,士气高昂。附近的百姓们更是欢欣鼓舞,他们带着自家的粮食、兵器,甚至推着独轮车,纷纷加入起义军的队伍。有个叫陈三的年轻农民,父亲被潘府的人打死,母亲饿死在街头,他握着一把锈迹斑斑的菜刀,跪在萧衍面前:“将军,我什么都没有了,只求跟着您杀进建康,为爹娘报仇!” 像陈三这样的人,在起义军中比比皆是,他们的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也闪烁着对未来的希望。

起义军一路南下,所到之处,百姓们夹道欢迎。他们端出家里仅有的饭菜,给士兵们解渴充饥;孩子们跟在队伍后面,唱着自编的歌谣:“萧郎来,换天地,杀暴君,斩潘贼。” 那些被萧宝卷压迫的地方官,要么开城投降,要么带着人马加入起义军,起义军的队伍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壮大。

消息传到建康城时,萧宝卷正在玉寿殿里和潘玉儿玩着 “市令断案” 的游戏。他穿着屠夫的衣裳,手里拎着一把玩具屠刀,正被扮演 “市令” 的潘玉儿用竹鞭抽打,笑得前仰后合。内侍慌慌张张地闯进来,结结巴巴地禀报:“陛下,雍州刺史萧衍…… 起兵谋反,已经…… 已经打下了江州!”

萧宝卷不耐烦地挥挥手,打掉了内侍手里的奏报:“慌什么?不过是些乌合之众,有什么好怕的?” 他转头对潘玉儿笑道:“爱妃你看,又有人想给朕送乐子了。” 潘玉儿也娇笑着依偎在他怀里:“陛下英明神武,那些反贼哪里是对手?”

大臣们闻讯赶来,跪在殿外苦苦哀求:“陛下,起义军势大,恳请陛下速发援兵,守住采石矶,否则京城危矣!” 萧宝卷却依旧不以为意,他让人搬来酒坛,一边喝酒一边说:“朕的禁军个个以一当十,还怕那些泥腿子?等朕玩够了,亲自带兵去收拾他们,正好让他们见识见识朕的厉害。”

可他口中的 “玩够了”,却是日复一日的荒唐。起义军逼近京城的消息传来时,他正在忙着给潘玉儿的新宫殿贴金箔;将领们请求增派粮草时,他正拿着黄金莲花给潘玉儿铺路。他总觉得,那些起义军不过是一群打家劫舍的强盗,只要禁军一出动,就能像踩死蚂蚁一样将他们消灭。

然而,现实给了他沉重的一击。起义军不仅没有被平定,反而像潮水般涌来,很快就攻克了建康城外的重镇,兵锋直指京城。站在城头的士兵们,已经能看到远处起义军的旗帜在风中飘扬,听到他们震天的呐喊声。而萧宝卷,还在后宫里和潘玉儿猜着谜语,对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浑然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