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奇葩皇帝合集 > 第19章 洛阳登基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同光元年四月的洛阳宫笼罩在鎏金般的晨光里,天坛的青石板路被洒扫得一尘不染,两侧插着的十二面龙旗在风中舒展,旗面的金线绣纹反射着朝阳,晃得人睁不开眼。李存勖身着十二章纹的衮龙袍,踩着云纹玉圭一步步登上祭天高台,玄色的礼帽垂珠随着步伐轻轻晃动,每一颗珍珠都映出他眼底跳动的火焰。

太庙的供案上早已摆好三牲太牢,香炉里的龙涎香袅袅升起,在梁枋间绕出细碎的烟缕。李存勖从内侍手中接过那三支箭,指腹抚过柘木箭杆时,触到那些被摩挲得光滑的刻痕 ——“幽州”“西楼”“汴梁” 三个字早已模糊,像被岁月磨平的伤疤,唯有箭镞上的暗红锈迹,还凝着当年的血气。他将箭矢轻轻放在祭盘里,青铜盘发出细微的碰撞声,惊得香炉里的灰烬簌簌落下。

“父亲,儿臣今日告慰您在天之灵。” 他的声音透过祭天礼器的回声,在太庙穹顶下盘旋,“刘仁恭授首,阿保机北遁,朱温逆党已焚于汴梁。这天下,终究是李家的天下。” 话音未落,礼炮轰然炸响,震得檐角的铜铃乱响,惊起檐下栖息的一群灰鸽,翅膀划破晨光,在湛蓝的天幕上划出细碎的银线。

祭天仪式的礼乐还未散尽,李存勖已转身走进偏殿。内侍们捧着龙袍退下时,他正接过伶人递来的戏服 —— 皂色的关羽靠,绿缎子箭袖上绣着金线龙纹,胸前的护心镜比衮龙袍上的玉带更亮。他对着铜镜系上髯口,墨色的胡须垂到胸口,忽然抓起案上的木制青龙偃月刀,大步走出殿门。

丹陛之下,文武百官还在整理朝服,忽闻一阵熟悉的唱腔响起:“某家关羽,今日要斩那华雄!” 抬头时,只见新帝李存勖正踩着台步走下台阶,绿袍翻飞间,木制大刀在晨光里划出弧线,刀风扫过阶前的香炉,带起一阵香灰。

“陛下!万万不可!” 老臣豆卢革吓得魂飞魄散,手里的朝笏 “啪” 地掉在金砖上。他想起前朝庄宗皇帝金戈铁马的模样,再看眼前这位袍角沾着油彩的帝王,忽然觉得天旋地转,膝盖一软便瘫倒在地,花白的胡须在地上蹭出细碎的尘土。

旁边的郭崇韬连忙去扶,却见李存勖已摆开架势,与扮演张飞的伶人对起戏来。“三弟且退,待二哥斩了那厮!” 他的唱腔字正腔圆,眼神里的煞气竟比当年在柏乡城下更甚。有年轻的官员想笑,瞥见豆卢革煞白的脸,又慌忙低下头去,靴底在金砖上蹭出细微的声响。

日头渐渐升高,丹陛上的戏还在继续。李存勖抖着翎子念完台词,忽然瞥见阶下瘫坐的豆卢革,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他摘下髯口,露出那张还带着油彩的脸,对左右笑道:“老大人莫怕,戏文里的刀,斩不了真命天子。” 说罢将木制大刀往地上一拄,刀柄撞击金砖的脆响,惊得殿角的铜鹤都颤了颤。

香炉里的香燃到了尽头,灰烬落在鎏金的炉沿上。豆卢革被侍从扶起时,双腿还在打颤,他望着丹陛上那个卸了髯口、正与伶人说笑的帝王,忽然觉得眼前的龙椅与戏台的幔帐重叠在一起,分不清哪处是朝堂,哪处是梨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