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奇葩皇帝合集 > 第27章 戏子登科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同光三年的春闱放榜日,洛阳城的朱雀大街挤满了翘首以盼的举子。当黄绸覆盖的榜单被缓缓揭开,人群中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震天的哗然 —— 榜单上密密麻麻的名字里,竟有大半是教坊司伶人的亲信,或是平日里跟着伶人打杂的小厮。

“怎么会这样?” 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的举子,手指颤抖地划过榜单,指甲几乎要嵌进木头里。他寒窗苦读十年,为凑盘缠把家里的耕牛都卖了,可榜上从头找到尾,也没见自己的名字。反倒是那个在教坊司给杨婆儿梳头的小吏,名字赫然出现在二甲前列。

“这哪里是科举,分明是戏子开恩科!” 人群里不知是谁喊了一声,立刻引来无数附和。有举子气得当场撕碎了试卷,墨汁溅在脸上,像一道道黑色的泪痕;还有人抱着榜单痛哭,十年心血付诸东流的绝望,压得他们直不起腰。

消息很快传到主考官王徽的耳中。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臣正坐在府衙里,手里捏着一份名单 —— 那是真正有才华的举子的名字,此刻却被他揉得皱巴巴的。他望着窗外飘落的柳絮,长长叹了口气,起身换上朝服,决定进宫面圣。

李存勖正在御花园里看伶人排演《琼林宴》,只见杨婆儿穿着状元红袍,骑着匹纸糊的白马,在花丛中摇摇晃晃,引得他哈哈大笑。王徽跪在地上,等了足足半个时辰,才等到戏演完。

“王爱卿有何事?” 李存勖把玩着手里的玉如意,语气里还带着看戏的余兴。

王徽叩了个响头,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沉痛:“陛下,春闱放榜,臣有负圣恩。此次中举者,多是伶人亲信,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举子,竟无一人上榜啊!” 他从袖中掏出那份名单,双手奉上,“这是臣暗中记下的贤才,还请陛下明察。”

李存勖瞥了一眼名单,随手扔在地上,玉如意敲着掌心笑道:“王爱卿未免太过迂腐。会演戏也是才,难道不比那些只会之乎者也的酸儒强?” 他指着正在收拾戏服的杨婆儿,“你看杨都头,演起状元来有模有样,难道不比那些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懂礼数?”

王徽急得额头冒汗,膝行几步捡起名单:“陛下,科举乃取士之道,关乎国家根基!若让这些不学无术之辈入仕,恐难服天下读书人之心啊!”

“服不服又如何?” 李存勖脸上的笑容淡了下来,“朕是天子,朕说谁有才华,谁就有才华。那些酸儒若真有本事,怎会连戏都演不好?” 他挥了挥手,“退下吧,此事不必再提。”

王徽望着李存勖转身离去的背影,手里的名单仿佛有千斤重。他知道,从今天起,这科举考场也成了戏台,而真正的才子,只能在台下做个看客。

新科进士们进宫谢恩那日,更是把荒诞推向了极致。这些大多连《论语》都背不全的 “进士”,竟在朝堂上排起了戏。为首的那个曾是景进的跟班,此刻穿着崭新的官袍,手里拿着根马鞭,学着戏台上的模样,迈着方步唱道:“小登科后大登科,状元游街喜气多……”

其他进士也跟着附和,有的摇着折扇,有的捻着不存在的胡须,把庄严肃穆的紫宸殿当成了《状元游街》的戏台。他们唱得荒腔走板,动作夸张滑稽,引得李存勖在龙椅上笑得前仰后合。

“好!好!” 李存勖拍着龙椅扶手叫好,“比教坊司演得还精彩!赏!每人赐酒一杯!”

伶人们搬来酒壶酒杯,新科进士们一边喝酒,一边接着演戏。有个 “进士” 喝醉了,竟跑到龙椅旁,拉着李存勖的袖子要 “同饮三杯”,被侍卫拉开时还在喊:“陛下,臣这状元演得如何?”

站在百官前列的王徽,看着眼前这荒唐的一幕,忽然觉得心口一阵剧痛。他想起年轻时参加科举,那时的状元能写锦绣文章,能论治国之道,哪像如今这般,只会唱唱跳跳?他捂着胸口,喉头一阵发甜,一口鲜血喷在了身前的朝笏上。

“王爱卿这是怎么了?” 李存勖被吓了一跳,随即笑道,“难道是看他们演得太好,激动得晕过去了?” 他命人把王徽抬下去,转头对那些 “进士” 说,“接着演,别让这老东西败了兴致。”

《状元游街》的戏码还在继续,丝竹声与笑声在大殿里回荡。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那些崭新的官袍上,却照不进他们空洞的眼神。有老臣望着殿外的天空,喃喃自语:“如此取士,国将不国啊……”

而此时的朱雀大街上,落榜的举子们正陆续离开洛阳。那个卖了耕牛的举子,背着简单的行囊,回头望了一眼宫城的方向,眼里的光芒彻底熄灭。他知道,这座城市再也不是读书人的天下,而成了戏子们的舞台。只是他不知道,这舞台搭建在流沙之上,终有一天会轰然倒塌,连同那些荒唐的戏码,一起被历史的尘埃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