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奇葩皇帝合集 > 第31章 戏子掌国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同光三年的深秋,洛阳宫的国库外,鎏金的铜锁在夕阳下泛着冷光。三司使崔协正指挥小吏盘点入库的秋粮,忽闻身后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 —— 李存勖带着伶人杨婆儿,正慢悠悠地走过来。杨婆儿穿着件簇新的锦袍,手里把玩着串蜜蜡佛珠,看见库房外堆着的银箱,眼睛亮得像藏了两颗夜明珠。

“崔爱卿,” 李存勖指着国库的铜锁,语气带着几分漫不经心,“这钥匙以后就交给杨都头保管吧。”

崔协手里的账册 “啪” 地掉在地上,他慌忙捡起,声音都在发颤:“陛下!国库乃国家根本,怎可让…… 让伶人掌管钥匙?” 他偷瞄了一眼杨婆儿,见对方正用袖口擦拭着库房的铜环,仿佛那是什么稀世珍宝,心头更是一紧。

“你懂什么?” 李存勖拍着杨婆儿的肩,笑得像个孩子,“戏文里也有管账的角色,《十五贯》里的况钟不就把账目算得清清楚楚?杨都头演了那么多戏,管个国库还不是手到擒来?” 他从内侍手里拿过那串沉甸甸的钥匙,塞进杨婆儿手里,“拿着,以后这国库的门,就等你来开。”

杨婆儿捧着钥匙,笑得嘴角都咧到了耳根,赶紧跪地磕头:“臣定不负陛下所托,定要把国库管得比戏文里还明白!” 磕完头起身时,钥匙串上的铜铃叮当作响,像在为这荒唐的任命奏乐。

崔协望着那串钥匙落入杨婆儿手中,只觉得眼前发黑。他想再劝谏,却被李存勖挥手制止:“崔爱卿只管记账,别的不用多问。” 说罢拉着杨婆儿的手,指点着库房里的金银珠宝,“你看这箱金砖,够你做多少件戏服?”

自那以后,杨婆儿每天都要去国库 “点验”。起初只是拿些碎银,见没人追究,胆子渐渐大了起来。他命心腹趁着夜色,把库房里的银锭往自己府里运,金砖太重不好搬运,就熔成金箔藏在戏服的夹层里。短短三个月,他府里的地窖就堆满了金银,连床底下都塞着成串的珍珠。

有次教坊司排演《聚宝盆》,杨婆儿竟把从国库偷来的夜明珠缀在戏服上,在台上晃得人睁不开眼。李存勖看得连连叫好,还赏了他一对玉如意,浑然不知那戏服上的珠光,本是属于大唐的国库。

转年开春,崔协按例查账,越算心越沉。账册上记载的金银数目,比库房实际存量少了足足三成,连先帝留下的几箱玛瑙器皿都不翼而飞。他捧着账册冲进宫中,恰逢李存勖与杨婆儿在偏殿演《算粮登殿》,杨婆儿穿着相爷的戏袍,正拿着算盘唱:“一笔笔账目算分明……”

“陛下!国库亏空严重,请陛下彻查!” 崔协的声音打断了戏文,账册上的墨迹被他的手抖得晕开一片。

李存勖脸上的笑容淡了,杨婆儿却抢先开口,捏着嗓子道:“崔大人是不是老眼昏花了?昨日臣还去点过,账目分明得很。” 他偷偷给李存勖使了个眼色,眼底闪过一丝慌乱。

“些许钱财,何必小题大做。” 李存勖放下手里的戏本,语气带着不耐烦,“定是你记账时出了差错。杨都头向来仔细,怎会出错?” 他指着账册上的亏空数目,“不就几千两黄金、几万匹绸缎吗?内库还有不少,补上便是。”

崔协急得满脸通红,额头的青筋突突直跳:“陛下!那不是‘些许钱财’!那是边关将士的军饷,是赈灾的粮草钱!若都被…… 被如此挥霍,将来国用不足,该如何是好?” 他的目光扫过杨婆儿身上那件绣满宝石的戏袍,话里的分量重得像块金砖。

“放肆!” 李存勖猛地一拍桌子,茶盏里的水溅在戏本上,晕开一片墨迹,“朕说没事就没事!你再敢污蔑杨都头,休怪朕摘了你的乌纱帽!”

杨婆儿趁机抹起了眼泪,抽抽噎噎地说:“陛下,臣…… 臣还是把钥匙还回来吧,省得崔大人误会。”

“谁让你还了?” 李存勖瞪了崔协一眼,转而安抚杨婆儿,“你只管好好管库,天塌下来有朕顶着。” 他转头对崔协厉声道,“还不快去补账?再敢啰嗦,贬你去守皇陵!”

崔协望着眼前这一幕,只觉得心口像被巨石压住,喘不过气来。他缓缓合上账册,那上面的每一笔亏空,都像一道血痕,刻在大唐的命脉上。“臣…… 遵旨。” 他转身离去时,听见身后传来李存勖与杨婆儿重新开戏的唱段,那咿咿呀呀的腔调,像一把钝刀,割得他脊背生疼。

消息传到军营,正在擦拭兵器的老兵们炸开了锅。一个断了腿的伙夫拄着拐杖,指着洛阳城的方向骂道:“我们在前线拼着命守城,他倒好,让戏子把军饷往家里搬!这皇帝,是真不把我们当人看啊!” 旁边的年轻士兵攥紧了长枪,枪尖在月光下闪着冰冷的光。

而杨婆儿的府里,正连夜把新偷来的银锭熔成银器。炉火映着他贪婪的脸,他哪里知道,那些被他搬回家的金银,早已在百姓和将士的心里,浇上了一瓢滚烫的油。只待某个风起的夜晚,便能燃起燎原大火,将这戏子掌库的荒唐,连同整个后唐的江山,一起烧成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