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奇葩皇帝合集 > 第54章 伶人掠蜀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同光三年的腊月,成都城的雪比往年更冷。前蜀的宫墙刚换下王衍的 “大蜀” 旗,就被一群穿着锦袍的伶人踏破了门槛。景进揣着李存勖的密旨,带着二十个伶人直闯后宫,身后跟着的禁军背着空麻袋,靴底在金砖地上蹭出刺耳的声响 —— 皇帝说了,蜀地的珍宝,凡能搬动的,都要运回洛阳。

王衍的寝殿里,珍珠帘还垂在窗前,每一颗珠子都有拇指大小,串珠的丝线是南海进贡的冰蚕丝。景进伸手拨了拨帘子,珠子相撞的脆响惊得梁上的燕子扑棱棱飞起。“这帘子不错,” 他对身后的伶人说,“拆下来,当心别碰掉一颗珠子。”

伶人们立刻搬来梯子,用小刀小心翼翼地割着丝线。有个小伶人不小心碰掉颗珠子,滚到龙床底下,景进顿时踹了他一脚:“废物!这一颗珠子能买你十条命!” 小伶人赶紧趴在地上摸索,指甲缝里被地板磨出了血。

偏殿里的玉磬更让他们眼馋。那套编磬是用和田暖玉雕琢而成,共十六枚,敲击时音色能穿透三层宫墙。杨婆儿抱着最大的一枚玉磬,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陛下见了这个,定会赏咱们黄金万两!” 他没注意到,磬身上刻着的 “承平” 二字,正被他的指纹蹭得模糊。

搜刮最起劲的是史彦琼。他在王衍的净房里翻出个夜壶,竟是用整块翡翠雕成,壶嘴和壶把上镶嵌着七颗鸽蛋大的红宝石。“这玩意儿都镶宝石,” 他举着夜壶对着光看,翡翠的绿与宝石的红在雪光下交映,“蜀主真是会享受。” 旁边的伶人赶紧找来锦盒,垫上丝绸把夜壶装了进去,仿佛那是什么稀世珍宝。

百姓们躲在街角,看着伶人们把后宫的珊瑚树、水晶灯、玛瑙棋盘往马车上搬,个个敢怒不敢言。有老人想起郭崇韬平定蜀地时,严禁士兵抢掠,还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如今却被这群戏子如此糟蹋,忍不住抹起了眼泪。

整整五十辆马车,从成都到洛阳,走了三个月。车轮碾过秦岭的积雪,压过黄河的冰面,把蜀地的珍宝一点点拖向中原。景进坐在最前面的马车里,怀里揣着从王衍梳妆台抢来的金镜,镜背上刻着的仕女图被他摩挲得发亮。

同光四年的上元节,洛阳宫的广场上摆满了这些 “战利品”。珍珠帘挂在临时搭起的彩棚上,阳光透过珠子洒下,在地上映出细碎的光斑;玉磬被伶人们敲得叮当作响,配合着《霓裳羽衣舞》的曲调,引得百姓们纷纷围观。

最惹眼的是那个翡翠夜壶,被摆在红绸铺就的高台上,旁边还立着块牌子:“蜀主溺器,宝石镶嵌,天下无双。” 景进拿着根玉簪,时不时拨弄一下上面的红宝石,引得围观者阵阵哄笑 —— 有人觉得新奇,有人觉得荒唐,更多的人则想起了那些在战乱中失去家园的蜀地百姓。

郭廷诲就站在人群里。他穿着素色的丧服,父亲郭崇韬的灵柩昨日刚从成都运回,棺木上还沾着未干的血渍。当他看到那些熟悉的蜀地珍宝 —— 父亲用生命换来的平定,竟成了伶人炫耀的资本,突然觉得心口一阵剧痛。

“爹……” 他望着那挂珍珠帘,想起父亲出征前对他说的话:“等爹回来,就把蜀地的粮食分给百姓,让他们过个好年。” 可如今,粮食没见到,却来了这些华而不实的玩意儿。

伶人们还在表演。杨婆儿穿着王衍的龙袍(改小了尺寸),拿着个玉如意,模仿蜀主的样子扭捏作态,引得李存勖哈哈大笑。“你们看,” 皇帝指着那些珍宝,对身边的刘皇后说,“还是戏子会办事,比郭崇韬强多了。”

郭廷诲再也忍不住了。他冲开人群,冲到那挂珍珠帘前,双手抓住冰凉的珠子,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我父征战沙场换来的,竟成了伶人把玩之物!” 他的声音嘶哑,带着哭腔,“你们可知,为了平定蜀地,多少将士埋骨他乡?你们可知,这每一颗珠子,都沾着唐军的血!”

人群顿时安静下来。百姓们看着这个披麻戴孝的年轻人,又看看那些被伶人肆意摆弄的珍宝,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有老兵想起了在蜀地战死的同乡,忍不住跟着抹泪。

“放肆!” 景进冲过来,一把推开郭廷诲,“哪来的黄口小儿,竟敢在此胡闹!” 他转头对侍卫喊道,“把他给我赶出去!”

郭廷诲被侍卫拖拽着,却还在挣扎:“你们这群戏子!只会搜刮民脂民膏!我父若在,定会斩了你们!” 他的指甲在珍珠帘上划出深深的痕迹,鲜血滴在珠子上,像一颗颗凝固的血泪。

李存勖皱了皱眉,对身边的内侍说:“这小子疯了,给他几两银子,让他赶紧走。” 他转头继续看杨婆儿演戏,仿佛刚才的插曲只是一阵无关紧要的风。

郭廷诲被扔出宫门,丧服的前襟沾满了尘土。他望着宫墙上飘扬的大唐旗帜,忽然跪倒在地,对着成都的方向重重磕头。“爹,儿子不孝……” 他泣不成声,“您用命换来的江山,他们不珍惜啊……”

消息传到军营,将士们更是义愤填膺。有个参与过伐蜀的校尉,把景进赏赐的蜀锦撕得粉碎:“我们在前线拼杀,他们却在后方抢功劳、刮珍宝,这兵没法当了!” 很快,军营里就传唱起来:“戏子掠宝回,将军血白流,洛阳城,空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