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奇葩皇帝合集 > 第57章 邺都之变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贝州的冬夜总是裹着化不开的寒气,戍卒们缩在漏风的营房里,啃着掺了沙土的麦饼。皇甫晖把最后一块饼渣塞进嘴里,望着窗外飘飞的雪片,指节因攥紧刀柄泛出青白。军粮已拖欠三月,昨日押运粮草的官差带来的,只有朝廷加征冬衣钱的告示,那纸文书上的朱印,像蘸着戍卒们的血。

“弟兄们,再忍下去,咱们都得冻毙在这城墙根下!” 皇甫晖猛地将麦饼筐踢翻,饼渣混着尘土溅在众人脸上,“朝廷克扣粮饷,却让伶人穿金戴银,这样的朝廷,反了也罢!”

营房里霎时炸开了锅,火把被纷纷点燃,映着一张张冻得发紫却写满愤怒的脸。有人扯下墙上的 “晋” 字旗,狠狠踩在脚下;有人劈开军械库的锁,将锈迹斑斑的长矛扛在肩上。皇甫晖拔出腰刀,刀尖指向邺都方向:“去邺都!那里有粮有饷,有不把咱们当牲口的活路!”

兵变的烽火像野草般蔓延,不过三日便烧到了邺都城下。叛军们用削尖的木杆撞着城门,喊杀声震得城楼的瓦片簌簌掉落。邺都守将登楼了望,只见城外黑压压的人群举着 “还我粮饷” 的木牌,为首的皇甫晖身披缴获的铠甲,正挥刀砍向吊桥的绳索。

洛阳宫的早朝还在争论是否该给伶人加俸,贝州兵变的急报便如惊雷般炸响。李存勖将奏报拍在龙案上,青瓷笔洗被震得跳起,墨汁溅在明黄的龙袍上,晕成朵丑陋的黑花。“李嗣源!” 他忽然看向阶下,“朕命你率三万禁军,即刻前往平叛!”

李嗣源出列领命时,玄色战袍的下摆扫过冰凉的金砖。他抬头时,正撞见皇帝眼中一闪而过的猜忌,那眼神像根细针,刺得他后颈发麻。临行前夜,有内侍悄悄塞给他个锦囊,拆开一看,竟是郭崇韬的亲笔:“伶人在侧,君上多疑,此行务必慎之。”

大军行至魏州地界,李存勖派来的 “监军” 边镐才慢悠悠地赶上。这伶人穿着身不合体的铠甲,腰间却系着戏班的花腰带,见了李嗣源,皮笑肉不笑地拱手:“潞王殿下辛苦,陛下怕您一路寂寞,特命小臣前来伴驾。” 他身后跟着两个精瘦的随从,背着的行囊里,竟装着笔墨纸砚和戏服。

邺都城下的厮杀已持续了五日。李嗣源身披银甲立于阵前,指挥禁军架设云梯,忽然瞥见城楼上闪过抹熟悉的身影 —— 那叛军小校的动作,竟与当年在晋军时如出一辙。正恍惚间,数支乱箭破空而来,他急忙侧身,一支箭还是穿透了战袍,箭头擦着肋骨飞过,带起的血珠溅在雪地上,像绽开的红梅。

“殿下受惊了!” 边镐不知从哪里钻出来,手里还举着支狼毫笔,在纸上飞快地写着什么。李嗣源捂着伤口瞪他,却见这伶人眼珠乱转,嘴角挂着诡异的笑。

三日后的洛阳宫,李存勖正对着铜镜试穿新戏服,边镐的密奏便由内侍呈上。奏报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却把 “李嗣源被乱箭射穿战袍” 写成 “叛军以箭射其衣,嗣源大笑受之”,还添油加醋地描述:“当夜,嗣源与皇甫晖于城楼共饮鸡血酒,指天为誓,约共分天下。”

“好个李嗣源!” 李存勖将奏报撕得粉碎,玉冠上的红缨因愤怒而颤抖,“朕待他不薄,竟敢通敌叛国!” 他转身对伶人吼道,“传朕旨意,削去李嗣源官爵,命元行钦率军驰援,务必将这反贼擒回洛阳!”

此时的邺都城下,李嗣源正裹着伤袍查看军情。帐外传来士兵的窃窃私语:“听说陛下派元将军来了,说是要…… 要拿咱们殿下问罪?” 他猛地掀开帐帘,只见边镐正躲在角落里,对着两个随从比划着什么,那动作,像极了戏文里构陷忠良的奸佞。

寒风卷着雪粒灌进帐内,李嗣源握紧了腰间的佩剑。剑鞘上的龙纹被他摩挲得发亮,那是当年李克用所赐。他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存勖虽勇,却信伶人而疑勋旧。” 此刻才明白,那句嘱托里藏着多少无奈。

城楼上的叛军还在呐喊,帐外的禁军已开始骚动。李嗣源望着洛阳的方向,天边正掠过一群寒鸦,它们的黑影投在雪地上,像一道道不祥的预兆。他知道,这场平叛之战,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