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奇葩皇帝合集 > 第63章 夜营惊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同光四年的秋夜,洛阳城外的禁军大营被墨色的浓云压得喘不过气。三更的梆子声刚过,一阵凄厉的啸声突然从西营炸开,像无数只受伤的野兽在暗夜中嘶吼。那声音穿透帐篷的帆布,掠过挂着残灯的旗杆,瞬间席卷了整个营地。

“郭老将军来索命了 ——” 不知是谁在黑暗中哭喊,声音抖得像风中的残烛。紧接着,更多的啸声加入进来,有的像哭丧,有的像呐喊,混杂着兵器落地的哐当声、帐篷摇晃的吱呀声,汇成一股令人毛骨悚然的洪流,朝着洛阳城的方向涌去。

中军帐里,李存勖刚看完新排的《钟馗捉鬼》,正搂着刘皇后吃夜宵。听到营外的骚动,他不耐烦地推开玉碗:“什么事吵吵闹闹的?”

内侍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裤脚还沾着露水:“陛下,不好了!禁军大营…… 大营啸营了!”

“啸营?” 李存勖皱起眉头。他打了半辈子仗,知道这是军中最忌讳的事 —— 一旦士兵们在夜里无端嘶吼,往往意味着军心涣散,离哗变不远了。

“派个人去看看。” 刘皇后往他嘴里塞了颗葡萄,“许是饿极了发癔症。”

侍卫领命而去,半个时辰后才回来,脸色惨白地跪在地上:“陛下,士卒们说…… 说梦见郭崇韬郭老将军了,浑身是血地站在营门口,说要…… 要找害死他的人偿命。”

帐内顿时一片死寂。刘皇后手里的葡萄滚落在地,李存勖的脸沉得像块铁。他当然知道郭崇韬是冤死的,可此刻被戳中心事,反倒激起了怒火:“胡说八道!一个死鬼能掀起什么风浪?”

次日早朝,文武百官个个面带忧色。豆卢革(虽被罢相,却因老臣身份被召回议事)颤巍巍地出列:“陛下,啸营乃不祥之兆,郭老将军忠魂不散,怕是在警示朝廷啊。不如…… 不如为他平反昭雪,安抚军心?”

“平反?” 李存勖猛地一拍龙椅,“他通敌叛国,罪证确凿,平什么反?” 他扫视着阶下的大臣,声音冷得像冰,“这是他们想偷懒,编出的鬼话!一群饿鬼,不给点教训不知道规矩!”

当即下令:“把带头啸营的十名士卒抓起来,斩首示众!悬首营门,看谁还敢妖言惑众!”

禁军们被强行押到刑场时,天色灰蒙蒙的像要下雨。十个被选中的士卒里,有七个是郭崇韬的旧部,其中还有个年轻的亲兵,当年曾为老将军牵过马。他望着洛阳城的方向,忽然扯开嗓子喊:“郭将军!我们随你去了 ——”

刀光落下,十颗头颅滚落在地。李存勖命人将首级用竹竿挑着,插在营门两侧,血水顺着竹竿往下滴,在地上积成小小的血洼。

可这杀鸡儆猴的手段,非但没能镇住军心,反而像往滚油里泼了瓢水。当天夜里,三更梆子刚响,啸声再次爆发,比前一晚更烈、更凶。

这次不再是零散的嘶吼,而是数万人齐声呐喊,仿佛有无数冤魂在黑暗中苏醒。“还我将军命!”“伶人偿命!”“大唐要亡了!” 口号声此起彼伏,震得营地里的旗杆嗡嗡作响,连十里外的洛阳城墙都在微微震动,守城的兵卒吓得缩在箭楼里,不敢探头。

李存勖在宫中听得真切,窗外的梧桐叶被震得簌簌掉落。他猛地从龙床上坐起来,腰间的玉带硌得生疼:“反了!都反了!” 他拔剑砍断床前的烛台,火星溅在锦被上,“再去杀!杀到他们不敢叫为止!”

侍卫们领命而去,却在营门口被拦住了。校尉挡在刑具前,手里的长刀插在地上,刀柄还在微微颤抖:“陛下要杀就先杀我!弟兄们不是装的,是真怕啊!郭老将军的灵柩从成都运回来时,多少人摸着棺木哭断了肠?如今他冤魂不散,我们心里…… 心里堵得慌啊!”

侍卫们面面相觑,没人敢动手。营里的啸声越来越响,连天空都被震得裂开道口子,豆大的雨点砸下来,打在血洼里,溅起一朵朵浑浊的水花。

李嗣源在汴梁城也听到了消息。他站在城楼上,望着洛阳的方向,雨水打湿了他的战袍。“存勖这是在逼他们啊……” 他对身边的李从珂说,“郭崇韬的冤屈,士卒的饥饿,如今都化作这啸声,再压下去,就要炸了。”

果不其然,那夜的啸声持续了整整一夜。天亮时,雨停了,营门口的十颗头颅不知被谁用箭射得千疮百孔,竹竿上挂着件破烂的铠甲 —— 那是郭崇韬当年穿过的,不知被哪个老兵找了出来,当作无声的抗议。

李存勖看着眼前的景象,终于感到了一丝恐惧。他下令撤掉首级,却再也不敢提 “严惩” 二字。可裂痕已经出现,就像营地上被雨水泡软的土地,轻轻一碰就会塌陷。

几日后,李嗣源的大军抵达洛阳城外。当 “清君侧” 的旗号出现在地平线上时,禁军们几乎没有犹豫,就拔掉了营门的鹿角,打开了通道。他们站在道路两侧,看着李嗣源的军队浩浩荡荡地进城,脸上没有丝毫敌意,只有一种解脱般的平静。

有个老兵指着营门口的空竹竿,对身边的年轻人说:“你看,郭老将军终究是回来了。” 年轻人望着洛阳城的方向,那里曾经传来阵阵啸声,如今却被 “打倒伶人” 的呐喊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