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奇葩皇帝合集 > 第15章 战事胶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嘉靖十年正月的甘肃边境,寒风卷着沙砾抽打在肃州城头。明军的旌旗在凛冽的风中猎猎作响,旗面上的 “明” 字已被硝烟熏得发黑。城外的戈壁滩上,吐鲁番满速尔的两万铁骑如黑色潮水般涌来,马蹄踏碎冻土的轰鸣,隔着三里地都能听得真切。

战斗打响的第一刻,明军便陷入了被动。满速尔的骑兵自幼在沙漠中长大,熟悉每一处沙丘的走向。他们时而分散成小队,利用低矮的沙包作掩护,用回回炮向城头轰击;时而又聚拢成锋,像一柄锋利的弯刀,直插明军的防线薄弱处。负责守城的肃州卫指挥王辅,看着麾下士兵被对方的流矢压制得抬不起头,急得在城头跺足 —— 他麾下的三千士兵多是步兵,在开阔的戈壁上根本不是骑兵的对手。

“将军,西南角楼快守不住了!” 传令兵的嘶吼被炮声淹没。王辅探头望去,只见十余名吐鲁番骑兵已攀上残破的垛口,手中的弯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他抓起身边的长枪,正要亲自冲上去,却被一枚流矢擦过脸颊,鲜血瞬间染红了护心镜。“放箭!快放箭!” 他捂着伤口嘶吼,可明军的弓箭射程,远不及对方的回回炮。

首日激战下来,明军损失惨重。肃州城外的三座烽燧全被攻占,城墙被炸开两个丈余宽的缺口,阵亡士兵的尸体在城下堆成了小山。王辅的奏报送到京城时,墨迹都带着血痕:“吐鲁番骑兵往来如风,我军步战难支,恳请陛下速发援兵。”

消息传到紫禁城,朱厚熜正在文华殿批阅奏折。当他看到 “阵亡两千”“退守内城” 等字眼时,手中的朱笔 “啪” 地掉在地上,墨汁在明黄的奏章上晕开,像一朵绽放的血花。他猛地站起身,腰间的玉带撞击着龙椅扶手,发出沉闷的声响。“废物!都是废物!” 少年天子的怒吼在殿内回荡,吓得侍立的太监们齐刷刷跪倒在地。

接下来的几日,战报如雪片般飞入宫中,每一份都带着令人心悸的坏消息。吐鲁番军队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绕到明军后方,切断了粮道;满速尔亲率精锐骑兵,夜袭了明军的神机营,虽然没能夺走佛郎机火炮,却烧毁了大量弹药。朱厚熜把自己关在御书房,对着《甘肃舆图》彻夜不眠,烛火在他布满血丝的眼中跳动。他一遍遍抚摸着图上标注的祁连山地形,忽然想起樊继祖奏报中提到的 “黑泉峡谷”,那里地势险要,是吐鲁番骑兵必经之路。

“传朕旨意!” 朱厚熜猛地一拍案几,案上的茶杯被震得跳起,“命赵瑛率神机营主力,即刻转移至黑泉峡谷设伏;王辅继续在肃州城外佯攻,务必吸引满速尔的主力!” 旨意发出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他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心中默默祈祷:“这一次,千万不能再输了。”

朝堂上,大臣们也为战事忧心忡忡。早朝时,兵部尚书李承勋捧着一份《御敌十策》出列,建议 “以守为攻,坚壁清野,待敌军粮草耗尽再出击”。户部尚书梁材则奏请 “从山西、陕西调运粮草,绕道补给前线”。一直沉默的徐阶忽然出列:“陛下,吐鲁番虽勇,却不善攻城。臣听闻满速尔为速胜,已将粮草囤积在甘州城外的巴丹吉林沙漠,若能派一支奇兵焚毁其粮草,敌军必乱。”

朱厚熜闻言眼中一亮。徐阶的计策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他当即下令:命副总兵周尚文率领五百轻骑,乔装成吐鲁番商人,潜入巴丹吉林沙漠;同时命夏言协调山西、陕西的地方官,务必在十日内将粮草送到前线。“徐爱卿此计甚妙!” 朱厚熜看着徐阶,语气中带着赞许,“若能成功,朕必重赏!”

消息传到前线,赵瑛立刻行动起来。他挑选了两千名精锐士兵,带着五十门 “神威大将军” 火炮,趁着夜色悄悄转移至黑泉峡谷。峡谷两侧的山崖陡峭如刀削,他命士兵在崖顶堆满滚石和柴草,又在谷底挖掘了数道壕沟,只等敌军自投罗网。王辅则按照朱厚熜的旨意,在肃州城外竖起更多的旌旗,让满速尔误以为明军仍在全力守城。

满速尔果然中计。他见明军在肃州城外的抵抗越来越弱,以为对方已是强弩之末,便亲率主力骑兵,浩浩荡荡地向肃州进发,准备一举攻克城池。当他的大军进入黑泉峡谷时,赵瑛一声令下,崖顶的滚石和火箭如雨点般落下。吐鲁番骑兵猝不及防,瞬间陷入混乱。“放火炮!” 赵瑛站在崖顶,指着敌军密集的地方怒吼。五十门 “神威大将军” 火炮同时轰鸣,炮弹在敌军阵中炸开,血肉横飞。

满速尔这才意识到自己中了埋伏,急忙下令撤退。可峡谷狭窄,前后的骑兵挤在一起,根本动弹不得。周尚文率领的五百轻骑此时也赶到了巴丹吉林沙漠,一把火点燃了吐鲁番的粮草营地。火光冲天而起,在数十里外都能看见。

黑泉峡谷的激战持续了整整一日。当夜幕降临时,峡谷内已是尸横遍野,吐鲁番的两万铁骑损失过半。满速尔带着残部狼狈逃窜,再也无力进攻肃州。赵瑛站在峡谷口,望着满地的敌军尸体,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知道,明军终于扭转了战局。

捷报传到京城时,朱厚熜正在紫极宫焚香祷告。当他听到 “大败吐鲁番,斩敌万余” 的消息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快步走到太和殿,对着满朝文武高声宣布:“我大明军队大败吐鲁番!河西走廊保住了!” 大臣们纷纷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朱厚熜看着阶下欢呼的大臣们,心中感慨万千。这场胜利,来之不易。它不仅是将士们浴血奋战的结果,也是朝堂上下同心协力的见证。他知道,边境的安宁只是暂时的,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他。但此刻,他充满了信心。因为他明白,只要君臣同心,上下协力,大明的江山就会永远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