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奇葩皇帝合集 > 第26章 子嗣难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紫禁城的红墙内,最让朱厚熜心头沉甸甸的,莫过于子嗣的匮乏。他登基多年,后宫佳丽虽多,坤宁宫、承乾宫、翊坤宫等处常年住着各色嫔妃,可膝下却始终空荡荡的。每逢初一十五去太庙祭祖,面对列祖列宗的牌位,他总觉得抬不起头来,生怕这一脉皇权到了自己手中就要断了传承。尤其是到了二十七岁那年,眼看着同龄人早已儿女绕膝,自己却连一个皇子的影子都没见到,焦虑如同藤蔓般缠绕着他,夜里常常从噩梦中惊醒,梦见太庙的牌位一个个倒下来,压得他喘不过气。

朝臣们虽不敢明着催促,可奏折里总少不了 “恳请陛下以社稷为重,广衍宗嗣” 之类的话,字字句句都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他试过太医开的各种方子,从鹿茸、人参到各种珍稀药材,几乎把太医院的库房都掏空了,可后宫的嫔妃们肚子依旧没有动静。有一次,一位得宠的淑妃好不容易怀上了,却在三个月时意外流产,朱厚熜为此大发雷霆,处死了好几个伺候的宫女太监,可终究换不回那个未出世的孩子。渐渐地,他开始把希望寄托在修仙上,认为是自己 “功德未满”,才得不到上天的眷顾。

陶仲文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知道,若是能帮皇帝解决子嗣难题,那自己在朱厚熜心中的地位,便再也无人能动摇。于是,在一个朱厚熜因祭祖时心绪不宁而独自在观星台发呆的夜晚,陶仲文捧着一个精致的锦盒上前,脸上带着神秘的微笑:“陛下,贫道近日炼制了一种‘固本培元汤’,此汤以千年何首乌、长白山野山参、海底珍珠等三十六味灵物为引,辅以贫道秘制的符咒水熬制七七四十九天而成,能补先天之不足,固后天之本元,定能解陛下子嗣之忧。”

朱厚熜闻言,猛地转过身来,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光芒。他盯着陶仲文手中的锦盒,手指不自觉地蜷缩起来:“真人此话当真?这汤真有如此神效?” 陶仲文躬身答道:“贫道不敢欺瞒陛下。此汤乃是贫道夜观天象,结合陛下生辰八字,耗费三年心血才研制而成。只要陛下按时服用,不出半年,定能得偿所愿。” 说着,他打开锦盒,里面放着一个白玉碗,碗中盛着琥珀色的汤药,散发着一股奇异的清香,闻起来竟让人觉得心神舒畅。

朱厚熜没有丝毫犹豫,当即接过白玉碗,一饮而尽。那汤药入口微苦,咽下去后却有一股暖流从丹田升起,扩散到四肢百骸,说不出的舒坦。从那天起,他每天都按时服用陶仲文送来的 “固本培元汤”,就连炼丹的时辰都特意为喝药让路。陶仲文还时常在他喝药后作法,说是要 “引灵气入汤,助陛下吸收”,朱厚熜对此深信不疑,每次都虔诚地配合。

三个月后的一天清晨,朱厚熜刚喝完汤药,就见太监一路小跑着进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陛下,大喜啊!康嫔娘娘…… 康嫔娘娘有孕了!” 朱厚熜先是一愣,随即猛地从龙椅上站起来,一把抓住太监的胳膊,声音都有些颤抖:“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太监连忙重复道:“康嫔娘娘方才请脉,太医确诊是有身孕了!”

这个消息如同惊雷般在西苑炸开,朱厚熜欣喜若狂,当即下令重赏康嫔和太医,还特意去三清殿上香谢神。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仅仅是个开始。没过多久,又有两位嫔妃相继被查出怀孕,一时间,后宫里喜讯连连,原本沉寂的宫殿都变得热闹起来。宫女太监们走路都带着笑意,生怕惊扰了腹中的龙胎;各宫的嫔妃们也一改往日的争风吃醋,彼此之间多了几分和气,毕竟谁都希望这龙脉能延续下去。

当第一位皇子降生的啼哭声响彻西苑时,朱厚熜抱着那个皱巴巴的小家伙,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低头看着孩子酷似自己的眉眼,又抬头望向站在一旁的陶仲文,心中充满了感激。他当场下旨,封陶仲文为 “恭诚伯”,赏赐的金银珠宝、良田美宅不计其数,还特许他的子孙世袭爵位。

在朱厚熜看来,陶仲文简直就是上天派来的福星。不仅能帮自己修仙求长生,还能解决困扰多年的子嗣难题,这样的 “仙人”,必须要好好待着。他对陶仲文的信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点,无论陶仲文说什么,他都言听计从。有时严嵩和陶仲文的意见相左,他甚至会毫不犹豫地站在陶仲文这边,还斥责严嵩 “不懂修仙之道,妄议国事”。

陶仲文也借着这份信任,在朝中安插了更多自己的亲信,权势越发膨胀。而朱厚熜则沉浸在得子的喜悦和对陶仲文的崇拜中,更加潜心修仙,将朝政彻底抛到了脑后。他哪里知道,那所谓的 “固本培元汤”,不过是陶仲文用一些滋补药材加上心理暗示的把戏,而嫔妃们接连怀孕,更多的是因为他之前过于焦虑影响了身体,如今心态放松,加上汤药的滋补,自然就有了好结果。可在朱厚熜心中,这一切都是陶仲文 “仙法” 的功劳,他对陶仲文的依赖,也如同那 “固本培元汤” 一般,越来越深,难以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