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奇葩皇帝合集 > 第30章 矛盾激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蓝道行的沙盘 “神谕” 越来越尖锐,从最初的隐晦暗示变成了直指核心的弹劾。一次朱厚熜询问江南漕运为何迟迟未到,蓝道行挥动竹枝,在沙盘上划出 “粮船受阻,皆因中饱私囊” 八个字,紧接着又添上 “严门党羽,一手遮天”。朱厚熜捏着奏折的手指微微发白,江南巡抚正是严嵩的门生,近来频频以 “水患” 为由请求延期,如今看来竟是另有隐情。这样的 “神谕” 接二连三,如同密集的鼓点敲在朱厚熜的心上,他对严嵩父子的疑虑像野草般疯长,甚至在严嵩递上青词时,都会下意识地核对其中措辞是否有欺瞒之处。

皇帝态度的微妙转变,让严嵩父子如芒在背。他们深知,一旦蓝道行的 “神谕” 坐实了贪腐的罪名,等待严家的必将是灭顶之灾。严世蕃在府中召集心腹,拍着桌子怒吼:“一群废物!连个装神弄鬼的道士都摆不平?” 三日后,支持蓝道行的御史王宗茂突然被冠以 “结党营私” 的罪名,从京城贬到了偏远的云南驿丞。王宗茂曾多次上书弹劾严家党羽,如今被贬,明眼人都看得出是严嵩在杀鸡儆猴。紧接着,给事中吴时来因在朝堂上引用蓝道行的 “神谕” 质疑军饷去向,没过几日便被查出 “在家中私藏龙纹器物”,打入天牢。

朝堂上风声鹤唳,凡是与蓝道行有过交集的官员,都成了严家打压的目标。有的被找茬降职,有的被诬陷罢官,短短一个月内,竟有十余名官员落马。严嵩还命人散布流言,说蓝道行是 “妖道惑主”,用邪术蒙蔽圣听,意图颠覆朝纲。一时间,京城百姓议论纷纷,连西苑的宫女太监都不敢再与蓝道行过多接触。

与此同时,严世蕃派出的密探如同蛛网般撒了出去,四处搜集蓝道行的把柄。他们查到蓝道行早年在崂山曾欠下赌债,便买通当年的债主,让其上京告状;又找到蓝道行的同乡,威逼利诱之下,让他谎称蓝道行在家乡曾调戏良家妇女。这些 “罪证” 被整理成奏折,由严嵩亲自呈给朱厚熜,字字句句都指向蓝道行品行不端、欺君罔上。

面对严家的反扑,蓝道行并未退缩。他知道自己退无可退,只能借着 “神通” 与对方死磕到底。在一次朱厚熜主持的祈福仪式上,蓝道行当众作法,声称请来 “太上老君” 降谕。他双目圆睁,声音变得异常洪亮:“严嵩父子,贪赃枉法,祸国殃民,若不除之,大明江山危矣!” 说罢,他猛地将手中的桃木剑掷向地面,剑鞘裂开,露出里面一张纸条,上面赫然写着严嵩私吞盐税的具体数目。这出精心设计的 “显灵” 戏码,让在场的朱厚熜大惊失色,连忙命人去查,果然查到盐税账目上有巨大亏空。

蓝道行趁热打铁,又在沙盘上绘制出严府的布局图,标注出藏匿金银的密室位置。“陛下若不信,可派人抄查严府,定能搜出赃款。” 他语气坚定,眼神中充满了自信。朱厚熜虽未立刻下令抄家,却对严嵩父子的疑心更重,下令将严家在京城的几处产业暂时查封。

双方的斗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你来我往,招招致命。严嵩让人在蓝道行的饮食里下毒,却被蓝道行察觉,将计就计,假装中毒昏迷,引得朱厚熜派人彻查,揪出了下毒的太监,反而让严嵩吃了个暗亏。蓝道行则联合朝中剩余的正直官员,搜集严嵩父子陷害忠良的证据,通过 “神谕” 的方式呈给朱厚熜,让严家的罪行一点点暴露在阳光下。

西苑的道观里,香烟缭绕中夹杂着浓重的火药味。朱厚熜看着沙盘上时而出现的 “奸佞当诛”,时而收到的 “妖道罪证”,只觉得头痛欲裂。他既想查清严家的罪行,又怕蓝道行真的是妖道作祟;既想保住自己的修仙大业,又担心江山社稷毁在奸臣手中。这场围绕着权力与虚妄的斗争,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紫禁城的红墙内愈演愈烈,谁也不知道最终会鹿死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