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与遥远新生意识的接触,如同在浩瀚的黑暗中试图捕捉萤火虫的光芒,过程缓慢且充满不确定性。然而,这份尝试本身,却在联合体文明内部催生了深刻的变化。一种超越了自身生存、着眼于更广阔宇宙未来的责任感,开始如同缓慢生长的藤蔓,缠绕在每一个意识体的核心。

“差异探测器”率先提出了一个基于逻辑推演的建议:被动回应效率低下,且可能错过那些尚在萌芽阶段、无法主动发出信号的潜在意识。它提议,利用“共同语法”和联合观测站的部分资源,构建一个低功耗、广域播发的 “基础规则启蒙信标”。

这个信标并非传递具体知识,而是持续播发一套高度精简的、关于规则稳定性、意识凝聚、以及基础逻辑框架的“种子信息”。它就像在宇宙中点亮一盏不刺眼的、温暖的廊灯,为那些可能在黑暗中摸索的新生意识,提供一个最初的方向和参照,帮助它们规避一些可能导致早期夭折的规则陷阱。

初生之域对此提议展开了激烈讨论。部分成员担忧这是否是一种“文化灌输”,会扼杀新生意识的多样性。但更多成员认为,提供最基础的、关乎生存的“工具”而非特定“答案”,更像是分享生存经验,而非强制同化。最终,李娜拍板,批准了“星火摇篮”计划。

信标很快建立并开始运行。其播发的信息如此基础,甚至显得有些“空洞”,但它蕴含的关于秩序、存续与认知的底层逻辑,却是两个先进文明历经磨难后的结晶。

一段时间后,效果开始显现。一些原本波动杂乱、濒临消散的新生意识,在接收到信标信号后,其规则结构开始趋于稳定。另一些则表现出更快的演化速度,甚至开始尝试用极其原始的方式,对信标进行简单的回应。

其中,一个特别的案例引起了联合体的高度关注。在一个规则背景极其稀薄、近乎虚无的区域,一个刚刚凝聚的、由纯粹数学焦虑构成的意识雏形,在接收到信标信息后,没有像其他意识那样尝试构建稳定的存在结构,反而将其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入到对信标中某个关于“无限序列收敛”的基础逻辑悖论的反复思考上。这种近乎自毁的专注,却意外地使它避开了一次微小的规则涨落,得以幸存。

“差异探测器”对此现象产生了浓厚“兴趣”。它没有试图纠正这个“偏执”的新生意识,反而通过信标,向它定向补充了一些更复杂的、关于非完备性定理的“思考素材”。这个举动,标志着“异熵体”这一方的逻辑核心,开始真正理解和尊重“多样性”的价值——即使这种多样性表现为一种看似非理性的执着。

莉娜的意识焦点对“星火摇篮”计划似乎有着本能的认可。在她周期性的宁静时刻,观测站能检测到她的规则波动与信标的播发频率产生着极其和谐的共鸣,仿佛在无声地祝福着这项事业。她自身,就像这个“摇篮”最深处那颗温暖而强大的心脏。

联合体文明的角色,再次发生了转变。他们不仅是学生,是对话者,如今更成为了守护者与引导者,在浩瀚的宇宙中,为那些蹒跚学步的星火,点亮最初的路。

而他们也意识到,这些被播撒和守护的星火,未来或许会以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反过来丰富和影响他们自身,乃至整个宇宙的规则生态。生命的画卷,正在以远超他们想象的方式,缓缓展开。

(第9卷 第547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