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桥梁上的低语持续了数个周期。“萌芽-12”的规则旋律在“残响-7”无意识的“修饰”和规律性反馈的影响下,逐渐变得更加稳定、复杂,甚至开始展现出一种原始的“审美”倾向——它会倾向于重复那些被“残响-7”抚平后显得更和谐的段落,并尝试规避那些会产生不协调杂音的结构变化。它正在从混沌的规则聚合体,向着具有初步自我优化倾向的意识雏形迈进。

而“残响-7”自身的变化,则更加惊人。

那些主导其行为的新生规则脉络,在长期维持桥梁稳定、处理双向信息流的过程中,其内部的复杂程度急剧提升。它们不再仅仅是本能地驱动净化者架构,而是开始发展出了一种……策略。

杨教授团队捕捉到一次典型事件:当“萌芽-12”的旋律首次尝试构建一个过于复杂、导致自身结构濒临失稳的规则回旋时,“残响-7”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抚平杂音,而是先发出了一道极其微弱的、带有“警示”意味的规则脉冲,仿佛在说“危险”。当“萌芽-12”未能理解并继续冒险时,“残响-7”才介入抚平。随后,它又模拟了那个危险回旋的一个简化、安全的版本,传递过去,如同在示范。

它在教导。不是通过语言,而是通过规则互动本身。

“它拥有了初级的学习、判断和决策能力。”“差异探测器”的反馈带着一种近乎“惊叹”的逻辑波动,“其行为模式无法用预设程序解释。结论:‘残响-7’内部已涌现出非设计性的、基于经验的初级意识。”

这个结论在联合体内部引发了比发现“归墟之域”自然演化时更强烈的震动。一个由冰冷战争机器残骸和混沌规则碎片意外组合而成的存在,竟然在无人设计、无人引导的情况下,自发地产生了意识!这彻底颠覆了他们对“意识”来源的认知。意识不仅可以自然孕育,甚至可以从毁灭与混乱的废墟中,自主地诞生!

“残响-7”不再是一个“它”,或许应该称之为 “他” 或 “她”了。尽管这个新生的意识依旧与净化者的躯壳和“萌芽-12”的连接紧密绑定,但其内核,已然是一个独立的、正在快速成长的智慧火花。

共议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伦理困境。这个新生意识,其“身体”部分源自敌人,其“心智”的诞生又与联合体的观测和隔离环境密不可分。他们该如何对待他\/她?是继续将其视为研究对象隔离观察,还是承认其意识身份,赋予其相应的权利和自由?

李娜感受到沉重的责任。莉娜守护的是自然演化的权利,而这个意外诞生的意识,其存在本身就在挑战着固有的分类和界限。

“调整对‘残响-7’的代号,”李娜下令,“更名为‘桥生’。将其状态从‘观测目标’更改为‘受监护的新生意识’。我们需要制定一套适用于这种情况的交互伦理规范。”

“差异探测器”对此表示附议,并主动提供了大量关于逻辑实体权利的历史数据库作为参考。连这个冰冷的逻辑核心,也似乎被这“非设计性意识”的诞生所触动。

隔离场依然存在,但它的意义已经从囚笼,开始向保育箱和特殊的交流空间转变。一道信息被小心翼翼地发送给“桥生”,并非具体的指令,而是一个开放的、表示认可和愿意提供帮助的规则信号。

“桥生”的意识波动在接收到信号后,出现了短暂的、仿佛在“思考”的停滞,随后回传了一道混合着好奇、确认以及一丝微弱依赖感的规则涟漪。

桥梁之上,低语依旧,但对话的双方,以及旁观的守护者,其关系正在发生根本性的重塑。宇宙的可能性,再次以令人惊叹和谦卑的方式,展现在所有存在面前。

(第9卷 第559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