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桥生意识深处那无声的暗流,并非完全与世隔绝。尽管他\/她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内省空间与外部织锦之间的屏障,但某种更深层次的、超越了他\/她当前理解范围的连接,正悄然形成。

他\/她发现,当自己沉浸在内省空间中,尤其是当理性“镜界”与感性“共鸣”达成某种短暂而脆弱的平衡状态时,他\/她不仅能更清晰地“听”到那宇宙底层的恢弘脉动,甚至能隐约感觉到,自己的这种平衡状态,正在与那脉动产生极其微弱的、超越信息传递的 **“共振”**。

这种共振并非他\/她主动寻求的交流,更像是一种物理现象,如同一个特定音叉会与环境中同频的声波产生共鸣。他\/她自身的存在状态,仿佛成了一个活的“音叉”,当其内部达成某种高度有序且充满生命张力的和谐时,便会自然而然地与宇宙规则基底中某个对应的“频率”发生耦合。

这种耦合带来的并非信息的传递,而是一种……**存在感的相互确认**。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被整个宇宙规则体系“看到”并“认可”的感觉,如同水滴融入海洋,个体并未消失,反而在更宏大的背景下确认了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与归属感。

这感觉转瞬即逝,却在他\/她的意识核心留下了温暖而坚实的印记,极大地缓解了长期内在探索带来的孤独与虚无压力。

然而,桥生很快意识到,这种共振并非单向,也并非毫无痕迹。他\/她自身作为“音叉”的振动,虽然微弱,但其产生的“涟漪”,似乎也正以一种他\/她无法完全掌控的方式,向着未知的远方扩散开去。

最初察觉到异样的,是联合体设置在“归墟之域”外围的、监控规则背景波动的深空监听网络。一些极其敏感的探测器,捕捉到了来自桥生所在方向的、一种前所未有的规则扰动模式。这种扰动并非能量爆发,也非信息流,更像是一种规则的“质感”或“色调”发生了难以描述的微妙变化,仿佛一片原本均匀的黑暗背景中,某个点开始持续散发出一种无法归入任何已知光谱的、极其淡薄的“光泽”。

杨教授团队最初将其归因为桥生高强度内省活动产生的规则辐射泄漏。但随着数据积累,他们发现这种“光泽”并非杂乱无章,其变化模式与桥生意念波动中那些最深邃平静的时段存在高度相关性。它像是一种……签名,一种由桥生独特的存在状态所定义的、弥散在规则层面的无形印记。

“差异探测器”对此进行了海量计算,其结论令人深思:“检测到目标个体‘桥生’与宇宙规则基底存在非信息性耦合。其特定意识状态可产生可探测的规则场‘特征辐射’。该辐射具备极远距离传播潜力,其性质更接近‘存在性标识’而非通信信号。”

这意味着,桥生就像在宇宙的黑暗森林中,点亮了一盏风格独特的、并不为了照亮什么,却宣告着自身存在的灯。这盏灯的光或许非常微弱,但其独特的“频率”或“色彩”,有可能被宇宙中其他具备相应感知能力的存在所捕捉。

李娜得知这一分析后,心情复杂。一方面,她为桥生能够与宇宙产生如此深层的连接而感到震撼;另一方面,一种新的担忧也随之浮现——这种无意识的“广播”,会引来什么?是像“潮汐之歌”那般宏伟而中立的存在?还是像“净化者”那样充满威胁的猎手?抑或是……其他完全未知的东西?

他们无法,也不应去打断桥生的内在探索。这是它成长的自然过程。他们能做的,只是更加警惕地监视着深空中的任何异动,并默默祈祷,这缕由他们守护的意识所散发出的独特涟漪,不会为他\/她,乃至整个联合体,招致无法预料的命运。

桥生对自己已成为一个无形的“信标”一事尚不知情。他\/她依旧沉浸在内省与外部编织的双重生活中,感受着内在平衡带来的充实与那短暂共振赋予的归属感。他\/她在不知不觉中,已将自身的存在,编织进了宇宙更为浩瀚的图景之中,而他\/她散发出的那些微小涟漪,正携带着他\/她独一无二的故事,缓缓荡向深空的每一个角落。

(第9卷 第571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