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关谷听到敌人攻城的号角声以后,立刻指挥盾牌片在城门口抵御反军。

这时候他看见援军骑兵正往城门这边赶来,他立刻让盾牌兵散开道路。

就这样,苏沉央这数千骑兵正式进入了安邑城。

反军开始攻城了。

苏沉央让一半骑兵上城墙上帮助守城,他则是带领剩余人帮忙守城门。

苏沉央见安邑城的守军这么少,而且城门都被撞破了,眼下最重要的堵住城门。

他看了看周围的建筑,心中便有了主意,于是他径直来到关谷前面说道:“您就是关太守吧?”

“老夫就是,你是苏将军吧?”

刚才苏沉央在大军之间的喊话,他们这边自然也听到了。

“苏将军,敌军势大,末将建议先用石头和木头把城门给堵起来,不用全部堵死,只要堵个三分之二,我们撑到下午就可以的。”

“好,老夫也正有这种想法。”

于是苏沉央的骑兵,还有城里的百姓都开始拆民房了。

等收集好石头和木头以后,苏沉央带领一部分射击精准的骑兵来到城门处,让盾牌兵后撤。

他们则是用箭矢招呼想要靠近城门的敌人。

而剩余的人则开始往城门正中间丢石头和木头。

在大家齐心协力的操作下,城门处已经堆积了高高的石头和木头。

对方想要冲进来,就只能是爬上来,但是只要爬到上面的,全都被长枪刺死了。

反军无奈的只能在外面慢慢清理了。

而城内这边也不会停,他们还在不断的拆,如果对方清理一部分,他们就再丢些石头和木头。

反正城内民房很多,大不大了战后慢慢重建。

城墙这边因为有了两千多骑兵的帮助,压力也是小了很多。

项乾这边也有些着急了,原本他以为苏沉央会带来骑兵离开,毕竟让骑兵去守城,这不是浪费吗?

没想到苏沉央还真的带着骑兵守城了。

现在城门已经被堵住了,他们想要短时间内攻破南门就有点困难了。

正在这时候,骑兵传来了消息,朝廷的援军快要到了。

于是项乾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关谷看到项乾大军离开以后,终于是松了一口气,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苏沉央赶紧上前搀扶说道:“太守大人无事吧?”

“没,老夫好得很,老夫就是累了,让苏将军见笑了!”

“末将岂敢,太守大人守卫安邑城好几天,打退反军多次进攻,您才是忠君爱国的好官。”

其他三门也停止了攻城。

项乾知道最好的攻城机会已经没了,朝廷的援军应该到了。

之前安邑城守军少,他可以同时四门攻打,现在朝廷援军到达以后,再分兵攻打四个城门,兵力就有点捉紧了。

下午申时的时候大将军带领七万大军来到安邑城。

剩余的二万五千人则是留守箕关。

因为别人不清楚安邑城的重要性,他可是很清楚的,一旦安邑城失守,西边的蒲州,一个小县城如何抵挡住二十万大军?

占据蒲州以后,对方就可以沿着黄河而下,那时候就麻烦了。

南门打开以后,关谷带领一众官员前来拜见大将军关泽。

“关太守,我们有三年未见了吧?”

关泽看到关谷以后,直接开口说道。

“是啊,上次相见还是三年前,下官回洛阳城述职。”

“嗯,这次你死守安邑城,这是大功劳,老夫会禀明陛下的。”

“多谢大将军。

不瞒大将军,这次幸亏是苏将军救援及时,要不然安邑城今天就破了。”

“嗯,苏将军的功劳都会一一记下的。”

“多谢大将军。”

一旁的苏沉央连忙行礼感谢。

关泽在安邑城迅速布防起来,为了以防万一,同时派遣五千士兵前往蒲州支援。

项乾这边并没有因为关泽的到来就停止攻城,接下来的几天,他每天都会派兵攻城,而且因为有猛火油的加持,给了关泽极大的压力。

好在猛火油还是可以用沙土和湿布达到灭火的效果的。

这个方法苏沉央曾经从周阳那里听到过,于是立刻向关泽建议城墙上准备大量的沙土和湿布用以灭火。

这两种方法确实可以有效灭火,城墙上这才稳定下来。

双方就这样在开始攻守起来。

而蜀王大军这边就点不妙了,大军刚过潼关,前线的斥候就传来消息,渭城被攻破了。

于是蜀王带领大军只好返回潼关镇守。

这一路反军的主将正是天神教大护法二护法等人。

两军就在潼关对峙起来,大护法第二天就选择了强攻,但是潼关这种雄关,想要一时间内攻破还是很难的。

秦王这边也是,跟第三路军在汜水关对峙起来。

而第三路军的主将居然是冀州刺史李谦,也是天神教大长老。

一州刺史居然是三皇子项乾的人,当这个消息传来洛阳的时候的,满朝都震惊了。

仁宣皇帝没有发脾气,只是感叹这个三儿子能耐不小,把一州刺史都拉进阵营了,而且还是天神教大长老。

周阳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也是有些吃惊,李谦他还见过两次,只不过当初他还是一个大头兵的时候。

冀州,整个大楚都能排得上号的大州。

冀州刺史居然也是项乾的人,而且还是大长老,对方应该早就投靠三皇子项乾了吧。

怪不得项乾敢造反,现在并州,冀州,还有凉州,恐怕的都是他的的地盘了吧。

以三州撬动整个大楚吗?

周阳觉得当初还是有些小看这个三皇子了。

三路大军都陷入焦灼对峙的情况,不过时间拖的越长,对朝廷这边越有利,因为大楚的援兵和粮草正在逐步调来。

然而大楚边境的消息传来后,满朝文武慌了,就连原本摆烂的仁宣皇帝都慌了。

雁门关传来匈奴大军入侵的消息,而幽州也传来了,乌桓族、高句丽和三韩的联合军队入侵。

北方边境全线告急。

这可真是雪上加霜啊。

“众位爱卿,都来说说该怎么办吧?”

仁宣皇帝原本就糟糕的身体,显得更加孱弱了。

“陛下,这些外族无非就是看我大楚现在有内乱,想趁机分一杯羹或讨要一些好处,微臣建议派遣使者跟外族交谈,允诺一些好处,相信他们就会退兵了!”

一位文官站出来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