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 第100章 濮阳归降通粮草,帝都震动调禁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0章 濮阳归降通粮草,帝都震动调禁军

黄河渡口的晨雾还未散尽,濮阳城的东门就缓缓打开。赵景明被几个将领簇拥着走出来,一身素色长袍,没了往日的皇子威仪,脸上满是颓丧。叶尘骑着马,站在北伐军阵前,看着他走近,语气平静:“濮阳归降,你也算立了一功。今后安分守己,我不杀你。”

赵景明垂着头,一声不吭。他身后的五万残兵放下兵器,排队领取北伐军分发的粮草,脸上的饥色渐渐褪去。陈武走到叶尘身边,低声道:“九少爷,濮阳的粮道已通,从这里沿黄河北上,就能直达帝都的‘卫河’码头——那里是帝都最后一个粮道中转站。”

叶尘点头,抬手示意士兵接管濮阳城防:“赵景浩带两万精锐驻守濮阳,确保粮道畅通;陈武率四万大军沿黄河北上,先拿下卫河码头,切断帝都最后的粮源;秦峰从郓城调五万石粮草,经濮阳运往前线。”

众人领命离去,叶尘独自站在黄河岸边,望着奔腾的河水。指尖泛起淡蓝色微光,空间感知顺着黄河蔓延——帝都的轮廓在脑海中浮现,禁军的布防、城墙的厚度、甚至皇宫内的动静,都清晰可见。“合围的时机,快到了。”他低声自语。

三日后,卫河码头的战事传来捷报——陈武率军突袭,顺利拿下码头,俘虏了朝廷的运粮官,截获了即将运往帝都的三万石粮草。消息传到青州,柳若璃立刻派快马送来了密信:“帝都震动,皇帝已下令调十万禁军驻守‘永定门’,由大将军韩文统领,同时传旨让各地藩王进京勤王。”

叶尘展开密信,眼中闪过一丝冷意:“韩文……上次在黑石寨让他跑了,这次正好新仇旧恨一起算。”他转身对亲兵道:“传信给林将军,让他率江南水军沿长江入黄海,再从渤海湾登陆,突袭帝都的‘通州’码头——形成东西夹击之势。”

亲兵刚走,赵景渊就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名册:“叶公子,这是信王旧部的名单,共有八万兵力,已在兖州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加入北伐。另外,各地反朝廷的义军也纷纷响应,共约五万余人,请求编入北伐军。”

叶尘接过名册,翻看了几页,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太好了!信王旧部归队,义军响应,我们的兵力已达二十万——足够与帝都的禁军抗衡了。”他指着舆图上的“涿州”,“让信王旧部驻守涿州,堵住帝都北上的退路;义军分驻通州和卫河码头,配合林将军和陈武的大军。”

赵景渊领命离去,叶尘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星空。北伐的第三步“合围”,已初具规模——东有林将军的水军,西有陈武的大军,南有濮阳的粮道,北有涿州的守军,帝都已成孤城。

与此同时,帝都皇宫内,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得可怕。韩文站在殿下,语气带着几分惶恐:“陛下,叶尘的北伐军已形成合围之势,卫河码头和通州码头相继失守,粮道被断,禁军的粮草只够支撑半个月了!”

“勤王的藩王呢?”皇帝怒吼着,将龙案上的奏折扫落在地。

“各地藩王要么按兵不动,要么被叶尘的人牵制,根本无法进京!”韩文颤声道,“叶尘还发布了‘讨贼檄文’,揭露陛下当年陷害信王、滥杀忠臣的罪行,现在帝都的百姓都在议论,人心惶惶……”

皇帝气得浑身发抖,突然咳出一口血,瘫坐在龙椅上:“叶尘……朕一定要杀了你!”他指着韩文,“传朕的旨意,让禁军死守永定门,就算拼到最后一兵一卒,也不能让叶尘进城!另外,启用‘影卫’,不惜一切代价刺杀叶尘!”

韩文领命离去,皇帝望着空荡荡的大殿,眼中满是绝望。他知道,自己的末日,快要到了。

而此时的北伐军大营内,叶尘正对着舆图,与柳若璃、陈武、赵景浩等人商议最后的攻城计划。柳若璃指着帝都的“正阳门”:“正阳门是帝都的正门,城墙最高,防御最严,韩文肯定会亲自驻守。我们可以从东西两侧佯攻,吸引禁军的注意力,再从北门突袭。”

叶尘点头,指尖点在正阳门的位置:“韩文的软肋在他的后军——他的粮草都藏在永定门的粮仓,只要我们断了他的粮草,他就会不战自乱。今夜我潜入帝都,转移永定门的粮草,再毁掉禁军的攻城器械,为明日的总攻做准备。”

柳若璃眼中闪过一丝担忧,却没有劝阻,只道:“我让人准备好烟花,明日午时,只要看到烟花升起,就发动总攻。你一定要小心,影卫的人都是高手。”

叶尘点头,将环首刀别在腰间。他知道,这是北伐的最后一战,也是最关键的一战——只要拿下帝都,推翻昏庸的皇帝,天下就会迎来太平。

夜幕降临,叶尘发动隐身术,悄然离开大营,朝着帝都的方向而去。夜色中,他的身影如鬼魅般穿梭,没有人知道,一场决定王朝命运的突袭,即将开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