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 第116章 新政深入推改革,朝堂暗涌新危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6章 新政深入推改革,朝堂暗涌新危机

新官赴任后的数月,各地新政推行成果渐显。兖州的李默每日穿梭于田间,指导百姓改良水稻种植,原本贫瘠的土地上,新稻种已抽出嫩绿的穗子;军器监里,工科的官员们与工匠们日夜钻研,改良后的冶铁炉出铁量增加了两成,铸造的兵器也更加锋利耐用。

然而,新政的深入推进并非一帆风顺。在江南各州,均田令的落实遭到了当地豪强的抵制。他们暗中串联,蛊惑百姓,称“朝廷的均田令是要夺走大家的土地”。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开始对新政产生抵触情绪,甚至聚众闹事。

柳若璃得知此事后,立刻亲赴江南。她在苏州府设立临时公堂,将带头闹事的豪强和蛊惑百姓的谋士传讯上堂。柳若璃一拍惊堂木,怒声道:“均田令是为了让百姓都有地种、有饭吃,你们竟敢暗中抵制,误导百姓,该当何罪!”

豪强们却仗着家族势力,拒不认罪,还妄图以钱财贿赂柳若璃。柳若璃冷笑一声:“你们以为钱财能买通本官?来人,将这些人打入大牢,待查明真相后,严惩不贷!”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也暗潮涌动。以吏部尚书王大人为首的守旧派,对新政的诸多改革措施极为不满。他们认为科举增设算科是“舍本逐末”,会让士人“沉迷于奇技淫巧”;而均田令则“破坏了祖宗成法”,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王大人在一次朝会上,向叶尘进言:“陛下,新政推行以来,看似成效显着,实则隐患重重。江南等地因均田令引发民乱,便是例证。臣以为,应放缓新政推行的步伐,以免动摇国本。”

苏瑶立刻反驳道:“王大人此言差矣!江南之乱,乃豪强作祟,非均田令之过。新政是富国强兵之道,若因些许阻力便放缓步伐,何以实现三十年盛世之目标?”

陈武也站出来说:“陛下,兵备司的新军训练正稳步推进,兵器改良也卓有成效。此时若放缓新政,边疆战事恐生变数。”

叶尘看着朝堂上争论的双方,沉思片刻后道:“新政关乎国家兴衰,不可半途而废。但江南之事也需谨慎处理,柳若璃即刻着手调查豪强抵制均田令的真相,严惩幕后黑手。同时,各地要加强新政的宣传,让百姓真正了解新政的好处。至于朝堂之上,各位爱卿应同心协力,共推新政,勿要再因政见不同而纷争不断。”

退朝后,叶尘单独留下苏瑶和柳若璃:“守旧派的势力不可小觑,他们在朝堂上经营多年,根深蒂固。你们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切莫让他们坏了新政的大事。”

苏瑶和柳若璃相视一眼,齐声应道:“陛下放心,臣等定当全力维护新政,不让守旧派有机可乘!”

而在京城的一处隐秘宅院里,王大人正与几位心腹谋士密谋:“叶尘太过激进,新政若继续推行下去,我们这些人的利益必将受损。必须想办法阻止他,否则我们都将没有好下场。”

一位谋士低声道:“大人,不如我们联络各地的豪强,让他们加大对新政的抵制力度,再在朝堂上施压,逼陛下让步。”

王大人微微点头:“此计可行,但要小心行事,不可留下把柄。”

一场围绕新政的朝堂争斗与民间风波,正悄然拉开帷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