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 第209章 南海郡急报,帝心凝重定御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9章 南海郡急报,帝心凝重定御策

一、朝会骤闻南海急报,君臣同忧边患生

三月十五辰时,登州府衙议事厅内,檀香尚未燃尽,各部首领与宗室官员已按序列坐。叶尘刚翻开东线岛春耕进度的奏报,内侍便捧着一封火漆封口的急报快步闯入,声音带着几分急促:“陛下!南海郡八百里加急,十万火急!”

叶尘搁下朱笔,指尖捏紧急报——南海郡地处中原南疆,素来是商贸要地,此前灭倭时虽未受波及,却也需时时留意。他当众拆开火漆,展开奏报,目光扫过字句,眉头渐渐拧起:“南海郡守奏报,近三月来,南蛮国屡犯边境,竟以商贸为幌子,派士兵扮作百姓混入郡内,夜间劫掠村落与商铺。更棘手的是,南蛮人体型精悍、善藏踪迹,且语言与南海郡百姓相近,难以分辨,已有五县百姓遭劫,损失粮草三千余石,商铺百余间,百姓受伤五百余人。”

议事厅内瞬间安静,叶靖率先起身:“陛下,南蛮此举阴险!借商贸混入腹地,既难防范,又易引发百姓恐慌,若不尽快处置,恐波及周边郡县!”

叶云亦皱眉道:“南蛮人善躲,寻常巡查怕是难以甄别,若是调重兵驻守,又恐耽误东线岛防御……”

叶尘指尖敲击案几,目光落在南海郡舆图上——南海郡下辖五县,多山林与河谷,正是易藏踪迹之地。他沉声道:“南海乃中原南疆门户,商贸不通则民生受困,百姓不安则边疆不稳。今日便议定对策,三日内必须拿出章程,不能再让南蛮人肆意妄为!”

二、细析敌情定三策,宗室分工担重任

1. 首定“甄别之法”:以凭证辨身份,以乡邻证清白

叶尘目光扫过众臣,最终落在叶婉清身上——婉贵妃出身书香世家,其父曾在南海郡任过通判,熟知当地民情。他缓声道:“婉贵妃,你幼时随父在南海郡居住,可知当地百姓有何独特标识,可与南蛮人区分?”

众人目光转向厅外候着的叶婉清,她上前一步,屈膝行礼后从容答道:“陛下,南海郡百姓世代以渔耕、商贸为生,男子多在左耳后刺‘水纹’小记(孩童时刺,成年后愈发清晰),女子则在发间插‘南海竹簪’(当地特有的墨竹所制,南蛮无此竹)。此外,南海郡百姓说话多带‘渔语’后缀,如称‘船’为‘船仔’、‘鱼’为‘鱼仔’,南蛮人虽学方言,却难学此细微腔调。”

叶尘眼前一亮:“好!便以此为依据,推行‘双证甄别制’。其一,由南海郡守即刻印发‘户籍凭证’,标注姓名、籍贯与左耳后印记,百姓需随身携带,商铺交易、村落出入均需查验;其二,推行‘乡邻联保’,每十户为一保,若有陌生面孔入住,需由三户乡邻担保,确认无异常方可停留。此事便由婉贵妃牵头,与南海郡通判对接,三日内将凭证样式与联保章程拟定,发往南海郡。”

叶婉清躬身应下:“臣妾遵旨,定不辱命。”

2. 再定“防御之策”:明暗巡查结合,山林设卡布防

叶峰起身请命:“陛下,南蛮人善藏山林,需派精锐士兵协同地方衙役,实施‘明暗巡查’。明则由地方衙役带队,在村落、商铺周边巡逻,查验凭证;暗则由海锐军抽调五百精锐,扮作商贩、渔民,潜入山林与商贸要道,追踪南蛮人踪迹,一旦发现劫掠行为,即刻抓捕!”

叶尘点头:“准奏!海锐军精锐需熟悉南海地形,可让曾驻守南海的老兵带队,再从南海郡衙役中挑选五十名熟悉方言与地形者,协同作战。此外,在南海郡五县的山林入口、河谷渡口设‘临时关卡’,白日查验凭证,夜间举火巡逻,严禁陌生人擅自入山。此事由叶峰总领,三日内完成精锐抽调与关卡选址。”

叶峰沉声应道:“臣遵旨!”

3. 三定“民生之策”:安抚受损百姓,保障商贸流通

郑蓉此时亦进言:“陛下,南蛮劫掠已致百姓受损,若不及时安抚,恐生民怨。臣妾请命,从登州府库调拨粮草二百石、银钱五百两,送往南海郡,用于补偿受损百姓;同时,派太医院医官五名,前往南海郡救治受伤百姓,避免疫病发生。”

苏晴补充道:“商贸流通亦需保障,可在南海郡主城设立‘官方商贸集市’,所有商贩需凭‘户籍凭证’登记入驻,由衙役现场巡查,既方便百姓交易,也便于甄别陌生人员。臣妾可协助拟定集市管理章程,确保商贸不中断。”

叶尘颔首:“好!郑蓉负责物资调拨与医官派遣,苏晴负责拟定商贸集市章程,两日内完成筹备,三日后与防御队伍一同出发前往南海郡。”

两人齐声应下:“臣妾遵旨!”

三、退朝密议防疏漏,帝后同心谋长远

朝会散去,叶尘回到凤仪宫,苏瑶见他面色凝重,已温好热茶递上:“陛下,南海郡的事,可是棘手?”

叶尘接过茶盏,将南蛮人借商贸混入、难以分辨的情况细说一遍:“南蛮此举比倭寇更隐蔽,倭寇多在海上作乱,可凭战船防范;南蛮却混入百姓之中,稍有不慎便会伤及无辜,或是让贼人逃脱。”

苏瑶沉思片刻,轻声道:“陛下,臣妾倒有一补充之法。可让南海郡各村落、商铺制作‘平安灯笼’,每日入夜后点亮,若遇劫掠,便熄灭灯笼为信号,周边巡逻队伍见无灯处,可即刻前往支援——此法既不影响百姓生活,又能快速传递警报。”

叶尘眼前一亮,握住她的手:“阿瑶此计甚妙!灯笼易得,百姓也便于操作,可即刻纳入防御章程。明日便让南海郡守安排制作,分发至各村落与商铺。”

他顿了顿,又道:“此次南海之事,也给朕提了醒——中原边疆辽阔,除了东线倭寇,南疆、北疆亦需防范。往后需让各边疆郡守每半月奏报一次民情,不可再像此次,等事发一月才得知消息。”

苏瑶点头:“陛下思虑周全。臣妾会协助整理各边疆郡守名录,标注奏报时间,若有延误,便及时提醒陛下。”

暖阁内,茶烟袅袅,叶尘看着苏瑶认真的模样,心里泛起暖意——无论面对倭寇还是南蛮,她总能在身后为他出谋划策,让他多一份底气。他轻声道:“明日朕便派叶峰与郑蓉、苏晴前往南海郡,你在宫中多留意东线岛与各宫情况,有要事随时传信。”

“陛下放心,臣妾会照看好宫里,也盼着陛下与诸位早日平定南海,让边疆百姓安稳度日。”苏瑶靠在他肩头,声音轻柔却坚定。

四、三日后整装出发,军民同心待凯旋

三月十八辰时,登州城外的码头,五百海锐军精锐已列队完毕,身着轻便铠甲,腰佩短刀与连发枪械;郑蓉带着物资押运队,粮车与银箱整齐排列;苏晴手持商贸集市章程,正与南海郡通判交代细节;叶峰则站在队伍前,核对人员与装备清单。

叶尘亲自送行,将一枚玄铁令牌递给叶峰:“此令牌可调动南海郡所有衙役与驻军,若遇紧急情况,可先处置后奏报。切记,既要抓捕南蛮贼人,也要保护百姓安全,不可滥杀无辜。”

叶峰接过令牌,单膝跪地:“臣定不负陛下所托,三日之内甄别南蛮踪迹,一月之内平定南海边患,还百姓安稳!”

郑蓉与苏晴亦上前行礼:“臣妾定将物资与医官安全送达,协助安抚百姓,保障商贸流通!”

叶尘点头,看着船队缓缓驶离码头,目光望向南海方向——他知道,此次南蛮之患虽隐蔽,却有宗室与妃嫔同心,有军民协力,定能早日平定,让中原南疆重归安稳。

凤仪宫内,苏瑶站在窗前,望着远去的船队,默默祈祷:愿陛下与诸位平安,愿南海百姓早日摆脱劫掠之苦,愿中原万里疆域,皆无战乱,皆享太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