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 第298章 系统辞行传末讯,故园薪火待交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8章 系统辞行传末讯,故园薪火待交班

一、元启六十年春:中枢暖阁传密语,系统辞行惊鬓霜

元启六十年春,登州中枢的暖阁里,炭盆余温未散,叶尘握着刚送来的“三代丁口册”,指尖划过“长子叶承,年五十;长孙叶明,年二十”的字迹,鬓角的白发在烛火下泛着霜色。忽然,掌心泛起一阵熟悉的微凉——半透明的光幕凭空浮现,一行字缓缓映在书页上:

【宿主叶尘,天下同主线任务“万国安治、民生鼎盛”已达成99%,系统能量将于半年后耗尽,届时正式告别。最后窗口期内,可启用“终极赋能”:调用系统所有留存数据,助宿主完成任一未竟之事,或为后续传承铺路,赋能仅限一次。】

叶尘的手指顿在“叶承”二字上,目光凝在“告别”二字上。从少年时带着系统在黄沙国建商栈,到如今看着八个子女各掌一方要务、孙辈们踏入朝堂,二十余年里,系统是指引,是后盾,却从没想过会有“终点”。他抬眼望向窗外,登州的夜色里,汽车灯如流萤,影院的招牌亮如白昼,商超的夜市还飘着香气——这是他当年求而不得的“天下同”,可系统要走了,他突然惊觉,最该“未雨绸缪”的,是手里的这副担子。

光幕似感知到他的思绪,又添一行:【赋能可定向:或补过往缺憾,或强现世根基,或为继任者铺路。宿主可三思,三日后需确认。】

莹光渐弱,暖阁里只剩烛火噼啪声。叶尘摩挲着丁口册的封皮,想起前日长子叶承在议事厅的模样——叶承掌着民生署,却在讨论“雪域牧场通电”时,因顾忌成本犹豫了;孙子叶明刚进兵部,对着战机训练的旧数据,还不知如何优化。若用赋能给他们铺条路,或许比弥补自己的遗憾,更对得起“天下同”这三个字。

二、元启六十年春:书房夜谈父子语,赋能初定传根基

次日入夜,叶尘没叫侍从,亲自端着一碗热茶,走到叶承的书房。窗纸上,叶承正埋首在“雪域通电”的图纸里,鬓角和他一样,也染了些白霜。

“还在算成本?”叶尘推门进去,把茶碗放在桌上,目光落在图纸旁的账本上——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数讯塔建设费”“电线运输费”,最后画了个红圈,是个不小的缺口。

叶承抬头,揉了揉眉心:“爹,雪域最后三个牧场,地处偏远,建数讯塔要绕开雪山,成本比预期高三成,若挪用其他民生款,怕耽误了中原的商超扩建。”

“你记得二十年前,咱们在三疆建第一个矿场吗?”叶尘坐在对面,拿起笔在图纸上画了条线,“当时系统算过,绕开盐滩建传送轨,短期费钱,可三年后省下的运盐成本,是当初的两倍。现在的雪域通电,也是一个理。”

正说着,门外传来轻响,长孙叶明捧着一叠“战机训练数据”进来,脸上带着几分窘迫:“祖父,父亲,这些旧数据里的巡逻路线,总觉得不够灵活,可我算来算去,也想不出更优的方案。”

叶尘接过数据册,翻到标记着“蓝海航线”的一页,指着其中一段说:“这里的巡逻间隔,要按季节调——夏季海盗多,缩短两时辰;冬季风浪大,可绕开暗礁区。当年系统给的‘动态调整法’,你可以拿去参考。”

叶明眼睛一亮,连忙记下;叶承看着图纸上的线,也慢慢皱起的眉舒展开。叶尘望着父子俩的模样,心里忽然有了定数——系统的终极赋能,不必回溯过往,不必修补缺憾,该用来给他们“搭座桥”:把系统里存了二十年的“民生成本测算模型”“战力优化数据”,全变成他们能直接用的东西。

他站起身,拍了拍叶承的肩:“雪域的钱,我来想办法;明儿的训练数据,我帮你找参考。你们只管放手做,天塌不了。”走出书房时,他在心里对系统说:“终极赋能的目标,定了——把所有核心数据,转化为适配当下的实用方案,留给叶承和明儿。”

指尖微热,光幕在袖中一闪:【赋能目标确认:系统核心数据转化为“民生决策模型”“战力优化手册”,七日后方可交付。期间宿主需保持心绪稳定,不可受外力干扰。】

三、元启六十年春:七日静候赋能成,祖孙共议未来事

接下来的七日,叶尘每日都待在暖阁里,指尖的莹光时亮时暗——系统在一点点把庞大的数据,转化为易懂的手册和模型。有时,叶承会带着“雪域通电”的新方案来请教,叶尘凭着系统提前透露的“成本节点”,总能一语点醒他;有时,叶明拿着修改后的“战机路线”来核对,叶尘也能指出“暗礁区避让时间”的细节。

第五日午后,叶明捧着刚改好的训练计划,蹲在暖阁的炭盆旁,看着祖父指尖的莹光:“祖父,我总听父亲说,您年轻时有‘贵人’相助,是不是就是……这光?”

叶尘没否认,只是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这‘贵人’陪了我二十多年,教我怎么建商栈,怎么通商路,怎么让百姓过好日子。现在他要走了,得把他教我的东西,好好传给你们。”

“那以后没有‘贵人’,我要是做错了怎么办?”叶明的声音低了些,眼里带着少年人的忐忑。

“你父亲刚掌民生署时,也怕做错。”叶尘指着窗外的登州城,“你看现在的高楼、汽车、影院,哪一样不是从‘做错’里学来的?这‘贵人’给的,从来不是‘标准答案’,是‘怎么找答案’的法子。”

正说着,叶承匆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雪域牧场通电预算表”:“爹,按您说的‘成本分摊法’,我和雪域首领商量了,他们出三成牧民人力,咱们出物资,成本竟比预期低了一成!”

叶尘接过预算表,指尖的莹光突然亮了些——光幕在他眼前浮现:【赋能即将完成,“民生决策模型”已整合雪域通电、商超扩建等二十类案例;“战力优化手册”含战机巡逻、空港防御等十五套方案,明日即可交付。】

他抬头看向叶承和叶明,父子俩一个捧着预算表笑,一个攥着训练计划点头,暖阁里的烛火映着三人的身影,像一幅慢慢铺展开的“传承图”。叶尘忽然觉得,系统的告别不是“结束”,而是把“天下同”的火种,从他手里,稳稳递到了下一代人手里。

夜色渐深,叶承和叶明离开后,叶尘坐在暖阁里,望着指尖渐渐柔和的莹光。半年后的告别或许会伤感,但此刻他心里只有踏实——他要做的最后一件事,不是再建多少高楼,不是再通多少商路,而是让手里的担子,能稳稳地传下去,让叶承、叶明,还有更多的“天下同”人,能接着走下去。

烛火摇曳,暖阁里的丁口册还摊在桌上,“叶承”“叶明”的名字旁,被叶尘轻轻画了个圈,像一颗定了心的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