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 第300章 终章 晴窗岁暖,烟火长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0章 终章 晴窗岁暖,烟火长留

四、元启六十年冬:雪访老宅,粗茶闲语

雪停的第二日,天刚放晴,叶尘就让侍从推着轮椅去城郊老宅。路面的雪被扫开一道窄径,轮椅轮碾过残雪,偶尔会沾起细碎的雪沫,落在棉鞋上,凉丝丝的却不冻脚——鞋是叶承媳妇特意让人做的,鞋底缝了羊毛,鞋面是黑铁国的厚布,走在雪上稳当得很。

老宅的木门虚掩着,推开门时,门轴“吱呀”响了一声,惊得院角的麻雀扑棱棱飞起。叶云正坐在堂屋门口的竹椅上,手里捧着个暖手炉,炉是铜制的,表面磨得发亮,是去年商超家电区买的新式样,不用烧炭,通上电就能热。“就知道你要来,”叶云看见他,慢慢直了直背,背驼得厉害,肩膀几乎要凑到一起,“刚让你嫂子烧了水,煮的是明儿送的雨前茶。”

叶尘被推到堂屋门槛旁,侍从刚要扶他起身,叶峰从里屋走出来,手里端着两个粗瓷杯,杯沿上还沾着点茶渍——是常年用的老杯子,杯底印着模糊的“中原瓷”三个字。“别折腾,就在轮椅上坐,”叶峰把杯子放在门口的石墩上,石墩上积着层薄雪,他用袖子擦了擦,“雪天路滑,你那腿经不起冻,昨儿叶澜还说,要不是他儿子拦着,早拄着拐来宫里看你了。”

说话间,叶澜和叶昭也从后院走过来,两人手里都拿着扫帚,扫帚上沾着雪,显然刚扫完院角的雪。叶澜的耳朵冻得发红,手里还攥着个烤红薯,是从厨房的炭盆里刚取出来的,红薯皮烤得焦黑,冒着淡淡的热气。“给你留的,”他把红薯递给叶尘的侍从,“挑了个小的,烤得软,你牙口不好,也能啃两口。”

叶昭挨着叶云坐下,目光落在叶尘的轮椅上——轮椅的扶手上裹着层绒布,是苏瑶缝的,针脚有些歪,却裹得严实。“这轮椅比上次的稳当,”叶昭开口,声音有些沙哑,“上次来,你那轮椅的轮还吱呀响,现在倒好,走在雪上都没声。”叶尘笑了笑,指了指轮椅的轮轴:“前儿让工匠换了新轴,是合金,说比木头的耐用。”

堂屋的小桌上,茶已经煮好了,叶云的媳妇端来个粗陶壶,壶嘴冒着热气,倒在瓷杯里,茶汤是浅褐色的,飘着几片茶叶。“尝尝,”叶云端起一杯递过来,“明儿说这茶是中原南边新收的,煮着喝比泡着香。”叶尘抿了一口,茶香里带着点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刚要说味道好,就见叶恒从门外走进来,手里提着个竹篮,篮里装着几棵白菜,菜叶上还沾着雪。“刚从后园拔的,”叶恒把白菜放在墙角,“雪盖过的白菜甜,中午让你嫂子做白菜豆腐汤,你小时候就爱吃。”

几人坐在门口,晒着晴日的暖光,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叶云说院里的老槐树,雪压得枝桠弯了,等开春得找工匠修修;叶峰说前儿商超送了新的风箱,不用插电,摇着就能出风,比以前的老风箱省劲;叶澜说孙辈们昨儿来,带着个小机子,能放曲子,是从影院门口的摊子上买的,声音不大却清楚;叶昭说最近总爱犯困,每天午后得睡上一个时辰,醒了就坐在门口晒太阳;叶恒说厨房的腌菜坛子空了,等雪化了,得去商超买些盐回来,再腌点萝卜。

没人提从前的事,也没人说朝堂的话,只说些院里的树、灶上的茶、手里的暖炉、孙辈的小机子。雪在屋檐上慢慢化着,水珠滴下来,落在石阶上,溅起小小的水花;远处传来孙辈们的笑声,是叶云的孙子在院里堆雪人,手里的铲子铲着雪,“哗啦”声隔着院子都能听见。

日头升到正午时,叶云的媳妇端来饭菜——除了白菜豆腐汤,还有一碗蒸腊肉,是上个月腌的,肥瘦相间,蒸得软乎乎的;还有一碟腌萝卜,切得细细的,配着白粥正好。叶尘坐在轮椅上,苏瑶提前让侍从带了个小瓷碗,盛了半碗粥,就着几块腊肉,慢慢吃着。叶云他们围坐在小桌旁,也吃得慢,偶尔夹一筷子菜,说两句“这粥熬得糯”“腊肉蒸得软”。

饭后,叶尘要走,叶云他们送到门口,叶云还伸手扶了扶轮椅的扶手:“雪化了再来,院里的腊梅该开了,到时候摘几枝给你送去。”叶尘点头,侍从推着轮椅慢慢走,后视镜里,八位哥哥还站在门口,雪落在他们的棉帽上,像撒了层碎白,却个个都笑着,挥着手。

路上的雪化了些,轮椅轮碾过湿路,带起浅浅的水印。叶尘靠在椅背上,想着方才的粗茶、软粥、家常话,想着哥哥们说的老槐树、新风箱、孙辈的小机子——没有波澜,没有传奇,只有这些寻常的、细碎的暖,像雪后的晴日,像杯里的热茶,像门口的笑声,凑成了最安稳的岁月。

风从耳边吹过,带着雪化后的潮气,却不冷——因为心里装着老宅的烟火,装着哥哥们的闲语,装着这天下同最寻常的、也是最珍贵的日子。

本书完(催更的读者太多了,作者只好换个思路,继续加油……希望大家喜欢,先看十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