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青云殿内,灵茶的清香与一种无形却厚重的威压交织弥漫。几位决定宗门走向的长老并未立刻离去,方才广场上的风波虽已平息,但关于那名引起波澜的外门弟子的讨论,却才刚刚开始。

殿内布置古朴,并无过多奢华装饰,唯有四壁之上悬挂的几幅意境深远的山水古画,以及地面中央缓缓旋转、散发着微弱灵光的聚灵阵图,彰显着此地的非凡。几位长老分坐四周,神色各异,但目光中都带着审视与思量。

“此子,名为赵南?”率先开口的是那位面容慈和的女长老,妙法阁的静瑜长老。她指尖轻轻一点,一道水镜术幻化的光幕出现在众人面前,上面清晰地显现出赵南在擂台上的数个战斗片段——以御剑术周旋、雷蛇破敌、以及最后那“默契”落败的瞬间。画面流转,将其面对围攻时的沉着、施展雷法时的果决、乃至细微处的眼神变化都捕捉得清清楚楚。

“不错。”刑堂长老,名为雷万钧,颔首确认,他声音沉稳,“根脚清白,据查来自宗门附属的黑山地域一普通村落,为救母采药入山,疑似偶得前人遗泽(指玉佩),这才踏入仙途。入宗前修为已达炼气后期,于符箓、丹药一道均有涉猎,且能独立炼制。”

“散修出身,无师自通,能在如此年纪将修为提升至炼气大圆满,已非易事。”天工峰的炼器长老,欧冶子,抚摸着下巴上短短的胡须,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更难得的是,竟还能分心兼修符丹两道,并有所成。此子要么是悟性惊人,要么…便是那桩‘遗泽’非同小可。”他话语中带着一丝探究,但并无贪婪之意,到了他们这个层次,更看重弟子本身的潜力。

“悟性定然是极高的。”丹堂玄丹长老接口道,他胖乎乎的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老夫查看过他在外门坊市出售的丹药,虽是些一品、二品的寻常丹药,但成丹率稳定,药力精纯,甚至偶有极品出现。尤其是那‘月华生肌丹’,对药性融合与时机的把握,已然超出了一般二品丹师的范畴,颇具巧思。此等丹道天赋,埋没于外门实在可惜。”他话语中对赵南的炼丹术评价极高,显然动了爱才之念。

“然其灵根,终究是硬伤。”一个略显清冷的声音响起。说话的是坐在稍远处的一位黑袍老者,面容枯槁,眼神却锐利如鹰隼,他是宗门内掌管戒律与部分传承考核的传功长老,道号“枯木”。他缓缓放下茶杯,声音平淡却一针见血,“五行伪灵根,资质下下之选。此乃先天所限,非后天轻易可改。纵有奇遇,得丹药、灵气之助,前期或可勇猛精进,然越到后期,境界壁垒越发坚固,灵根之劣势必成其最大桎梏。金丹大道,乃至更高境界,于他而言,恐怕…难如登天。”

此言一出,殿内微微沉默了片刻。枯木长老所言,确是实情,也是修仙界的共识。灵根资质,决定了修士吸收、炼化灵气的效率与上限,是大道之基。根基浅薄,纵有万丈高楼之心,亦难有支撑之力。

“枯木师兄所言不无道理。”静瑜长老轻轻颔首,表示认同,但话锋随即一转,“然而,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世间之事,从未有绝对。古籍之中,亦非没有灵根平庸,却凭借大毅力、大智慧、大机缘,最终问道长生的先例。此子之心性,诸位有目共睹。沉稳坚毅,遇事不慌,懂得藏锋,亦知进退。于斗法之中,战术灵活,决断果敢,绝非那等只会埋头苦修或逞匹夫之勇的蠢物。更兼其在丹、符乃至疑似阵道(指小聚灵阵)上展现出的天赋…其综合潜力,远非单一灵根资质所能概括。”

“静瑜师妹说得是。”雷万钧沉声道,“宗门培养弟子,并非只看灵根一项。心性、悟性、毅力、乃至运气,皆不可或缺。此子于外门小比中所展现出的综合素养,远超同侪。那手雷法,虽不知其具体来源,但威力与掌控已初具气象,假以时日,或可成为我宗门一大利器。更何况,其丹道天赋若真如玄丹师弟所言,那更是宗门亟需的人才。一个优秀的丹师,其价值,可远比十个只会打杀的普通天才弟子更大。”

“哼,雷师弟莫非忘了,丹道一途,同样需要深厚修为支撑。没有足够的灵力与神识,如何掌控高阶丹火?如何分解提炼高品灵药?灵根不佳,修为进境缓慢,其丹道成就,终将被其自身修为所限。”枯木长老冷哼一声,再次点出关键矛盾。

“所以,才更需宗门投入资源,助其筑基,乃至结丹!”玄丹长老语气坚决了几分,“此等丹道苗子,岂能因灵根之故便轻言放弃?老夫观其炼丹手法,颇有古风,似有自己的一套体系,若能得系统指点,未来成就不可限量!其所创那‘月华生肌丹’,对低阶弟子外伤颇有奇效,已显其价值。至于修为,有宗门支持,大量丹药供给,即便灵根差些,堆也能将他的修为堆上去!”

“堆上去?”枯木长老微微皱眉,“依靠丹药之力,根基虚浮,灵力不纯,无异于饮鸩止渴,更添突破壁垒之难度。此非良策。”

“却也并非全无办法。”久未开口的清虚长老缓缓说道,声音平和,却瞬间吸引了所有长老的注意,“若其心性果真坚毅,可引导其走‘古法筑基’乃至‘金丹九转’之路,虽艰难百倍,耗时耗力,但一旦功成,根基之稳固,灵力之精纯,反超同阶,或可弥补其灵根之不足。只是…此法所需资源更是海量,且痛苦异常,非大毅力者不可为,十之八九会中途崩殂。”

清虚长老的话语,为讨论打开了一个新的方向,但也提出了一个更加严峻的考验。

殿内再次陷入沉默。古法筑基,金丹九转…这些都是上古流传的、追求极致根基的修炼法门,对资源、心性的要求苛刻到变态,早已被绝大多数修士摒弃。选择这条路,几乎等同于选择了一条遍布荆棘的独木桥。

“风险太大。”枯木长老缓缓摇头,并不看好。

“然其确实是一线希望。”欧冶子长老沉吟道,“况且,此子似乎运气也不错。能得前人遗泽,于险境中屡获机缘(指灵泉洞、雷击等),这‘运道’,亦是实力的一部分。”

“综合来看,”清虚长老最终一锤定音,“此子,确是可造之材,值得宗门投入资源培养。其灵根短板,毋庸置疑,此乃先天之限,我等需心中有数,不必刻意回避。然其心性、悟性、以及在斗法、丹道、符法上展现出的综合天赋,更为难得,乃后天之变数。”

他目光扫过诸位长老:“培养策略,可定为其倾斜筑基资源,开放部分藏经阁权限,允其兼修丹、符二道,暗中观察其发展。至于其最终能走多远,是泯然众人,是止步筑基金丹,还是真能创出一番奇迹…且看其自身造化与选择吧。宗门可为其提供土壤与雨露,却无法代替其生根发芽。”

“善。”

“附议。”

“便如此吧。”

几位长老纷纷颔首,达成了共识。赵南的名字,被正式列入宗门重点观察与培养的名单之中,尽管关于他灵根短板的争议依然存在,但这并不妨碍宗门决定在他身上进行一场“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