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宋骑天下 > 第98章 砺兵终演 铁流千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政和六年四月十六,黎明前的黑暗尚未褪尽,汴京西郊连绵的军营中,低沉而雄浑的牛角号声划破寂静,如同巨兽苏醒的喘息。最后一次,也是最为严酷的实战演练,正式开始。

没有皇帝亲临的点将台训话,没有参谋司事无巨细的指令。只有由参谋司“情报曹”伪装的金军统帅部,通过传令曹向各军都指挥使下达了第一道简洁而充满挑战的军令:

“敌情:模拟金军主力约五万,已突破蔚州,正向南急进,意图抢占紫荆关,切断我军与真定府联系。你部全军,需即刻拔营,沿预定甲号路线,急行军二百里,于三日后的午时前,抵达黑松岭一线建立防线,阻敌南下!途中,需自行保障后勤,并应对一切突发敌情!”

命令一出,九支大军如同上紧发条的庞大机器,瞬间高速运转起来。没有喧哗,没有混乱,只有各级军官短促有力的口令声、士兵们奔跑的脚步声、以及辎重车辆碾过地面的隆隆声。

长途拉练与后勤考验。“虎翼军”都指挥使陈襄与监军赞画孙文渊迅速议定,派出两支千人队为前驱,交替侦查开路。主力部队以严格的行军序列跟进,枪矛、弓弩、辅兵、辎重,层次分明。得益于新式统一着装与旗号,队伍虽庞大,却井然有序。

“鹰扬军”都指挥使沈星豹则充分发挥其部擅长机动与土木作业的特点,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甚至利用随军携带的预制构件,在一条湍急的河流上快速架设起一座简易浮桥,大大加快了全军通过速度。

最严峻的考验在于后勤。参谋司并未提供现成的补给点,各军需依据自身携带的三日口粮,以及参谋司提供的“可能补给点”模糊信息,自行规划取水、埋锅造饭。监军赞画们此刻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们协同辎重官,严格核算粮草消耗,组织辅兵在安全区域取水,并派出小股部队护卫。当“天武军”一支前锋小队按照图上标注却未能找到预定水源时,监军赞画陆谦并未慌乱,而是立即建议都指挥使石守信调整路线,依托斥候新发现的溪流重新规划休整点,确保了部队没有因缺水而崩溃。

在这场高强度行军中,以往那些牢骚满腹的将领,表现截然不同。“天武军”副都指挥使林冲,统领本部骑兵作为全军侧翼警戒。当侦察骑兵回报,侧前方山谷疑似有“敌”伏兵(由参谋司人员扮演)时,他没有像以往那样抱怨袭扰战术,而是眼神锐利,立刻下令:“一队、二队,左右散开,以弓弩远射试探,三队随我准备侧击其腰!注意保持距离,一击即走!” 命令清晰果断,完全遵循了新式骑兵战术条令。其部下执行起来也流畅无比,成功驱散了伏兵,自身毫发无伤。林冲看着远遁的“敌人”,抹了把汗,眼中再无憋屈,只有冷静与专注。

在“神卫军”的弩炮队伍中,李都头负责指挥一支床弩分队转移。面对更加复杂的模拟地形(参谋司设置了路障和“敌”小股部队骚扰),他没有再抱怨器械沉重,而是根据新操典,指挥士卒熟练地分解、装载,并派出弩手依托弩车掩护,击退了骚扰。当顺利抵达新阵地并快速完成组装后,他看着身后气喘吁吁却士气高昂的士卒,咧嘴对监军赞画刘子羽笑道:“刘赞画,这新法子,是折腾,但……真他娘的管用!至少弟兄们知道为啥折腾了!”

而在“虎翼军”的前排枪阵中,王哨长严格执行着“三段击”轮换。当模拟敌骑(由其他军士兵扮演)冲击时,他沉着地号令前排刺击、后撤,第二排顶上,阵线稳如磐石。一轮冲击过后,己方伤亡(以标记计算)微乎其微。他对着身旁同样汗流浃背的副哨长低吼道:“看见没?老子以前觉得憋屈,现在才知道,这样才能让更多弟兄活着回家!这新规矩,好!”

他们的转变,是整支军队蜕变的缩影。严明的军纪,不再仅仅是外在的约束,而是内化为了生存的本能与胜利的信念。

经过两天半不眠不休的高强度行军,九支大军如同九条钢铁洪流,克服了地形、补给、小股骚扰等诸多困难,竟比预定时间提前了半个时辰,陆续抵达了黑松岭指定区域!

然而,等待他们的并非休整。传令曹骑兵飞驰而至,带来了新的指令,也是演练的最终目标:

“情报:敌军前锋已抢占黑松岭主峰‘鹰嘴崖’,升起金狼旗!你部需即刻发起攻击,夺回鹰嘴崖,拔旗者为胜!限时:两个时辰!”

旌旗猎猎,刚刚经历长途跋涉的将士们,望着那陡峭的山崖和隐约可见的“敌”旗,眼中没有疲惫,只有熊熊燃烧的战意!最终的考验,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