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宋骑天下 > 第195章 杨戬李彦凌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戬、李彦及其党羽一夜之间被雷霆锁拿的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在汴京朝堂激起了千层浪。

翌日的常朝,气氛前所未有的凝重。文武百官分列两侧,许多人低眉顺眼,不敢与御座之上那位面色平静却目光如炬的皇帝对视,尤其是那些曾与杨戬等人有过往来、甚至收受过好处的官员,更是心惊胆战,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赵佶没有立刻提及西城所案,而是按部就班地处理了几件寻常政务。直到朝会过半,他才将目光投向刑部尚书慕容彦逢。

“慕容卿,西城所一案,审讯可有进展?”

慕容彦逢应声出列,手持笏板,声音洪亮而清晰,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中:“回禀陛下!臣奉旨查办西城所案,人犯杨戬、李彦等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经初步核算,其等借西城所之名,于京畿、京东、京西等地,共强占、侵夺民田达一百三十一万五千余亩!逼死民命三十七条!致使上万民户流离失所!贪墨、勒索所得金银钱帛,折合超过六百万贯!其罪滔天,罄竹难书!”

每一个数字报出,都如同重锤敲击在百官心头!一百三十万亩!六百万贯!这简直是刮地三尺!

“此外,”慕容彦逢语气更冷,“审讯中还牵出工部、户部、乃至地方州县共计二十七名官员,或与之勾结,提供便利;或收受贿赂,默许纵容;或直接参与,分润赃款!涉案官员名单、罪证,均已整理在册,请陛下御览!”

一名内侍将厚厚的罪证清单呈送御前。

赵佶看都未看,目光扫过下方噤若寒蝉的群臣,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冰冷:

“众卿都听到了?这就是发生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发生在我大宋首善之区的勾当!北伐将士在前线浴血厮杀,收复故土,为的是让这江山社稷稳固,让这天下百姓安康!可有些人,却在后方,用比敌人更狠毒的手段,在掘朕的根基,在吸百姓的血髓!”

他猛地提高声调:“杨戬、李彦,身为内侍,受国恩深重,竟敢如此蠹国害民,天理难容!慕容彦逢!”

“臣在!”

“依《宋刑统》,该当何罪?”

慕容彦逢斩钉截铁:“主犯杨戬、李彦,罪大恶极,判处凌迟!家产抄没,亲族流放三千里!其余核心党羽,皆斩立决!家产抄没!涉案官员,视情节轻重,或斩、或流、或革职永不叙用!”

“准奏!”赵佶毫不犹豫,“即刻执行!朕要让天下人都看看,贪墨害民,是何下场!”

“陛下圣明!”慕容彦逢及众多正直官员齐声高呼。

这时,竟还有两名与杨戬素有交情、自觉位高权重的老臣,颤巍巍出列想要求情:“陛下,杨戬等人虽罪孽深重,然其毕竟侍奉陛下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是否……”

“闭嘴!”赵佶厉声打断,目光如刀般射向那两人,“功劳?他们贪墨的六百万贯,就是他们的‘功劳’?那三十万亩良田,上万流民,就是他们的‘苦劳’?!尔等为其求情,莫非也与西城所有所牵连?!”

那两名老臣吓得魂飞魄散,噗通跪地,连连叩首:“臣不敢!臣愚昧!陛下恕罪!”

赵佶冷哼一声:“念在尔等年老,此次不予追究!若再有人敢为这等国之蠹虫求情,以同党论处!”

此言一出,再无一人敢出声。整个朝堂,只剩下皇帝那冰冷的声音在回荡。

处理完人犯,赵佶看向李纲:“李卿,发还田产,安抚流民之事,进行得如何?”

李纲出列奏道:“陛下,政事堂已抽调干员,组成清田安民司,正日夜不停,核对地契,辨认原主。目前已清退、发还田产近五万亩,安置流民千余户,发放救济钱粮。然此事千头万绪,涉及甚广,恐需数月之功,方能初步厘清。”

“嗯,”赵佶点头,“此事关乎民心向背,务必细致公正,不可再有丝毫扰民。所需钱粮,由内帑和国库共同支应,务必让受害百姓得以喘息,重建家园。”

“臣遵旨!”

下了朝,处置西城所案犯的皇榜迅速贴满了汴京大街小巷。当百姓看到杨戬、李彦被判凌迟,其余党羽纷纷问斩,贪墨的田产钱财被抄没发还时,整个汴京城都沸腾了!

“杀得好!杀得好啊!”

“陛下圣明!为我们小民做主了!”

“青天大老爷啊!”

第二天汴京城西,刑场。今日是杨戬、李彦等首恶伏法之日。天色未亮,刑场周围已是人山人海,万头攒动。被西城所害得家破人亡的苦主们,扶老携幼,从京畿各地赶来,他们要亲眼看着这两个立地阎王得到报应!

当囚车驶入刑场时,人群中顿时爆发出海啸般的怒骂与哭喊!

“狗阉奴!还我田来!”

“杨戬!李彦!你们也有今天!”

“爹!娘!你们在天之灵看看吧!陛下给你们报仇了!”

烂菜叶、臭鸡蛋如同雨点般砸向囚车中的杨戬、李彦。两人早已面无人色,瘫软如泥,在无尽的诅咒与唾骂中被拖上行刑台。

监刑官慕容彦逢面无表情,掷下火签:“时辰已到,行刑!”

刽子手一刀刀的……(凌迟过程太过血腥略去描写),最后手起刀落砍下两个人的首级。当那两颗血淋淋的首级被悬挂示众时,整个刑场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许多百姓跪倒在地,朝着皇城的方向叩拜,高呼“陛下圣明!”“青天大老爷!”哭声、笑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场面悲壮而热烈。这一刻,皇帝的威望在民间达到了一个新的顶点。

同时许多受过西城所迫害的百姓,甚至在家中立起了皇帝的长生牌位,焚香祷告。

与此同时,由陈过庭主导的、针对地方吏治的整顿也悄然展开,一批与西城所案有牵连或风评不佳的州县官吏被陆续查处、革职。官场风气为之一肃。

经此雷霆一击,赵佶“赏罚分明、铁腕无情”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朝野上下都清楚地认识到,这位皇帝不仅能在战场上开疆拓土,在整顿内部、惩治腐败方面,同样毫不手软,且拥有着绝对的权威和掌控力。

一场巨大的风波,在皇帝的绝对意志下,被迅速而彻底地平息。蛀虫被清除,民心得以安抚,吏治得以整肃。

然而,就在这涤荡污浊、万民称快之时——

一骑快马,背后插着代表最紧急军情的三根红色翎羽,如同疯了一般冲过汴京的街道,丝毫不顾及街上的行人,直扑皇城!马蹄声急如骤雨,带来一股不祥的预感。

“紧急军报!紧急军报!让开!统统让开!”骑士声嘶力竭的呐喊,划破了汴京上空尚未完全散去的欢庆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