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们怀着朕的孩子,便是天大的事。当年朕登基时,曾许诺要让你们安稳度日,如今不过是尽朕所能罢了。”

他说着,忽然想起什么,眼底泛起笑意道:“朕前日还跟内务府的总管说,等孩子们出生,若是男孩,便让工部打造最好的摇篮,若是女孩,就把朕珍藏的那批东珠拿出来,给她们做些首饰。”

武羞菲眼睛流出一丝冷意,凑过来淡淡笑道:“陛下偏心!若是姐姐生了皇子,臣妾生了公主,那公主的首饰可得比皇子的摇篮更精致才是!”

魏流苏也跟着笑道:“你啊!就知道跟陛下讨赏。不过说起来,臣妾倒盼着能生个女儿,都说女儿随父亲,若像陛下这般眉眼,定是个美人胚子。”

李昭看着两人说笑,心里也觉得舒畅。他靠在榻边的软枕上,拿起案上的樱桃蜜饯,递了一颗给魏流苏,又给武羞菲递了一颗,语气渐渐轻快起来。

“说起孩子,朕倒想起一事。今年夏天朕去御花园,见那里的牡丹开得正好,粉的、红的、紫的,开得满庭都是。等你们生产完,身子好些了,夏天又到了,朕便陪你们去御花园赏牡丹,再让御膳房做些你们爱吃的点心,好好热闹一番。”

武羞菲立刻接话说道:“臣妾听说御花园的芍药也开得艳丽,到时候咱们还可以在牡丹亭里摆宴,让乐师奏些轻快的曲子,姐姐说好不好?”

魏流苏笑着点头道:“好啊!臣妾还记得今年春日,陛下带我们去御花园放风筝,姐姐放的那只蝴蝶风筝,飞得最高,最后线断了,陛下还让人去追,结果追了半天也没追上,姐姐还闹了好一阵子脾气呢。”

李昭想起当时的情景,也忍不住笑道:“可不是嘛!当时贵妃还说,那风筝是她特意让工匠做的,线断了可惜,非要朕再给她做一只。朕后来让工部做了一只更大的蝴蝶风筝,她才消气。”

武羞菲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红,轻轻拍了一下魏流苏的手。

“姐姐怎么总提旧事取笑臣妾?倒是陛下,还说臣妾的风筝放得不好,结果自己放的那只龙形风筝,刚飞起来就栽了跟头,引得宫人都偷偷笑呢。”

殿内的笑声渐渐传开,伴着窗外紫藤花的甜香,在暖阁里萦绕。

宫女端着刚炖好的燕窝走进来,见三人笑得开心。

也跟着笑道:“陛下和娘娘们今日心情真好,这燕窝炖得正热,娘娘们快尝尝。”

李昭接过燕窝,先递给魏流苏,又让宫女给武羞菲端过去,看着两人小口喝着燕窝,语气里满是温柔。

“你们如今怀着孩子,要多补补身子。这燕窝是江南刚进贡来的,品质极好,朕已让御膳房每日给你们炖一碗,务必让你们和孩子都健健康康的。”

魏流苏喝着燕窝,甜意顺着喉咙往下走,暖得五脏六腑都舒服。她抬眼看向李昭,又看向身边的武羞菲,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真好。

没有朝堂的纷争,没有后宫的算计,只有亲人在侧,说着家常,聊着琐事,满心都是安稳和暖意。

夜色渐渐深了,殿外的宫灯亮得愈发璀璨,暖阁里的烛火摇曳,将三人的身影映在窗纸上,像一幅浸在暖意里的画。

李昭看着魏流苏和武羞菲轻声谈笑,偶尔伸手摸一摸她们的小腹,感受着里面生命的跳动,心里忽然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满足。

他知道,待孩子们出生后,这福禧宫会更热闹,他的人生,也会多一份圆满。

“时候不早了,你们该歇息了。”

李昭看了看窗外的月色,起身说道:“朕明日还要早朝,就不打扰你们了。若是夜里有任何不适,立刻让人去通传。”

魏流苏和武羞菲起身送他到殿门口,看着他的仪仗渐渐消失在夜色里,才转身回殿。武羞菲拉着魏流苏的手,眼底满是期待。

“姐姐,你说咱们的孩子会不会像陛下一样,有一双好看的眼睛?”

魏流苏笑着拍了拍她的手道:“定会的。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会是咱们的心头宝。”

暖阁里的烛火依旧摇曳,映着两人的笑脸,殿内的低语声伴着窗外的晚风,在瑶光殿的夜色里,久久不散。

龙祥宫的夜总裹着层温软的沉水香,檐角铜铃被晚风拂得轻响,惊飞了廊下栖着的夜鹭。

李昭从福禧宫回来踏进龙祥宫门时,明黄常服的下摆还沾着半缕晚香玉的冷香,那是福禧宫独有的香气,皇贵妃素爱用这花熏衣,此刻却与龙祥宫的暖香撞在一处,倒让他眉宇间的倦意散了些。

尚宫苏玉瑶早候在殿内,见皇上进来,忙上前为皇上扫去身上的雪花,然后为皇上解下披风。

她指尖触到衣料时,她察觉出今日的不同,往日里皇上从贵妃宫中回来,肩线总带着几分松弛,今日却连指尖都泛着暖意,眼底藏着细碎的笑。

“陛下从福禧宫回来,瞧着气色好了不少。”

苏玉瑶将披风搭在熏笼上,轻声笑道:“方才夏总管还来报,说贵妃娘娘今日午后胎动得厉害,太医诊脉后说胎位稳得很,再过三两月便能临盆了,还夸娘娘身子养得好,定能顺利生产。”

李昭在软榻上坐下,接过她递来的热茶,指尖贴着温热的瓷杯。

“是啊!今日在福禧宫,皇贵妃拉着朕的手说,盼着这孩子能赶在秋收前落地,沾沾五谷丰登的喜气。”

他想起皇贵妃柔缓的语气,眼底漾起浅笑,指节轻轻叩了叩杯沿。

“她还说,若是个皇子,便教他读林茂圃编的《治世策》,说那书里藏着治国的道理;若是个公主,便让她学绣朕去年赏的那幅百鸟图,说要让孩子沾些雅致气。”

苏玉瑶端来刚温好的杏仁酪,银质碗盏映着烛火,泛着细碎的光。

“娘娘心思细,连孩子的将来都妥帖想着了。”

她又想起一事,声音柔和的道:“对了,西边长春宫的贵妃娘娘,昨日递牌子说想吃酸杏,御膳房特意备了蜜渍、盐腌两种,听说娘娘偏爱蜜渍的,吃了小半碟,还说胃口比前几日好了些,傍晚又让宫女来取了一回。”

李昭微微点头道:“嗯!酸儿辣女,这话倒也有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