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一人修真传 > 第11章 饥饿营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瑶,你们回来了,怎么样?”方正问道。

汉子平日里总是一副处变不惊的模样,可现在,脸上的汗珠证明着他心中的焦急,这可是关乎到今后小茶馆命运的时刻。

“成了,老爷子答应了。”林瑶高兴地说。

“呼~”方正长舒了一口气。

“具体是怎么回事?”方正又问道。

林瑶原原本本把今天一上午的经历告诉了方正。

方正听完也不禁暗暗感叹道“原来郑将军是这样一个人。”

“那现在怎么办?”方正转头问向正在涂涂改改的吴薏仁。

吴薏仁停下了笔,郑重道:“咱们计划的第一阶段,打响名声,基本上已经实现了一大半了,等下午我再去一趟成王府,这事基本上就成了。”

“现在我开始布置计划的第二阶段,也就是我前几天提到的,让我们店,从服务广向服务精转变的具体实施方案。”

“林姐,我们欠那个朱胖子的本金以及店里能用的资金还有多少。”

“我爹和朱胖子定下借据是一个为期四年的借据,本金是五百两银子,每月月息是十两银子,前两年店里的月收入在十两银子到十五两银子之间,每月还完月息基本就不剩下多少了,这点钱还得维持我和方叔的日常开支。”

“今年开始,自从郑老爷子来了以后,店里的生意有了挺大的起色,每个月能有个将近二十五两到三十两的收入,进京的学子们来后,还能多个五到十两的收入,你等一等,我算一算,嗯,我们店里现在还有一百零三银子和三百文铜钱。”林瑶的快速打着算盘道。

“一百多两,嗯,比我想的还多,这些钱绰绰有余了,林姐,方叔,你们听听我的打算。”吴薏仁又拿起笔,在另一张纸上算到。

“我们就算能招揽到顾客,店里就五张桌子,就算天天客满,一个月下来,最多也就能赚到五十到七十两银子,这些钱远远不够五百两的本金加上这个月的月息,也就是五百一十两银子。”

“而且如果当客人们来的时候,店里总是没有空位,久而久之,就会流失大量的客人,所以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把被动的桌子少,变为主动的每天只服务那么多人。”吴薏仁滔滔不绝道。

方正和林瑶听得一脸茫然。

“咳咳,简单来说,就是饥饿营销,我们每天只营业四个时辰,并且每个时辰只接待五桌客人,每桌最多能坐四位客人,也就是说,我们每天只接待八十位客人,客人们要想来,得提前一天到我们这预定,每个客人不仅要付茶钱和面钱,还要交入场费。”

“要让这八十个人觉得,自己能到我们茶馆喝茶用餐,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机会。”

“茶点和面也要改变,方叔你的手艺我是信得过的,但是我们的食材和茶叶不行,太便宜,这一百两的启动金我们拿来进购一些高端的,奢侈的食材,进不了多少没关系,先进个两三天的量,然后再拿这几天的利润去进货,可持续供给。”

“还要交入场费?这样一来,来店里的客人们能同意吗?”林瑶问出了自己的担忧。

“林姐,我们得弄清楚一个概念,我们要服务的人群,是一群达官显贵,富商巨贾,他们是不会在意钱花的多不多的,他们只在意,花的值不值,能不能让他们觉得,这钱花的爽。”

“而我们要带给他们的,就是这种这钱花的真安逸的感觉。”

“好了,两位还有什么疑问?”吴薏仁问。

“没了,你说的意思我们大致了解了,现在,我们怎么做?”林瑶问。

“我先去一趟书局,林姐,你和方叔去进购明天开店要用的食材,等我带着好消息回来吧!”吴薏仁给刚才记录的郑老爷子的话“润色”了一番,站起身道。

“好的,那我们出发吧。”林瑶答道。

……

“书局,书局,嗯!找到了。”吴薏仁走在街上,寻找着。

梁国文化氛围浓厚,一大部分的原因在于,梁国拥有活字印刷的技术。

据说,是百十年前,一位伟大的诗人亲自研发制作,并加以推广的,这位诗人留下的诸多文章和诗篇,到今天为止,依旧被人们学习传颂,被奉为一代经典。

没错,这位诗人就是那个剽窃了许多大家的“佚名”。

“喂喂喂!哈基名,你这家伙,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把活字印刷弄出来了吗?”吴薏仁嘀咕道。

“不过这次,算你干点了实事。”

活字印刷的出现,极大推动了这个世界的教育发展,书籍不再是只有上层世家们掌控的资源,寒门子弟,平民百姓也有了读书上学的权利。

时至今日,读书认字的比例比起百年前,翻了三倍还不止。

就连街边卖菜的大娘也能写出自己的名字了。

原主吴耀祖能去上学的原因也来于此,即使是小乡村里的农户,也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识文断字,考取功名,摆脱农家郎的身份。

……

吴薏仁拿着刚刚崭新出炉的,还带着油墨气息的纸张,向着成王府走去。

……

“呦!吴小子回来了?怎么样。还要老夫我干啥?”郑老爷子热情和吴薏仁打着招呼。

一开始在茶馆遇到这个小子时,只觉得这个小子比较机灵。

但经过今天早上那一遭,郑老爷子发现,这小子不仅有小聪明,还有大智慧。

他还隐隐发现,林瑶已经下意识把这个小子当做了主心骨。

“哎呦,咱们的老板娘好像要给茶馆找个新老板了。”郑老爷子默默想。

八卦,不管在哪个世界,哪个时代,都是全人类骨子里的本质。

“老爷子,您看看这宣传单,要是没有问题,我想请您,让府里的下人,把这些传单分发给罗册街上的达官显贵和皇亲国戚们,”

“哦,对了,还有旁边玉芒路上的富商巨贾们。”吴薏仁递过刚刚印出来的纸张说。

“宣传单?”郑老爷子接过纸张,笑着道:“你小子,怎么老是说一些老夫听不懂的怪话。”

纸张的最上方写着四个大字——林方茶馆

接着,是一段宣传语:

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位传奇人物。

曾经,他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保卫着我们亲爱的梁国,后来,他在朝堂上力排众议,为人民的幸福生活谋划未来。

啊!他是那么的英明神武,啊!他是那么的和蔼可亲。

他是每一位梁国人民心中可敬“父亲”,他是每一位梁国人民心中崇拜的“太阳”

他就是我们最好的成王殿下

而当成王殿下遇到了泥儿街上的林方茶馆时,他是这么说的:

从我第一次来到茶馆外,我就知道,这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地方,处在泥儿街这样的环境?不重要,这就是对自己茶艺和厨艺的绝对自信。

走进茶馆,浓浓的复古风首先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墙皮都有一丝脱落的灰砖,被厚厚的油脂和茶渍浸润过的方桌,因为太多人走过,而被磨得发平和发白的地板,无不诉说着这家店,悠久的历史和传承多年的韵味。

当一杯普普通通的茉莉花和一碗简简单单的炸酱面被端上来时,我震惊了,茉莉花的芬芳和炸酱面的悠香交相呼应,只是看着,闻着,就让我不禁食指大动。

当茶水入口,当面条下肚,我一时停住了筷子,眼泪不经意间滑落了脸庞,老头子我,都多少年没流过泪了,但今天的流泪,我很高兴,因为时隔多年,我又吃到了娘亲的味道。

这就是我对林方茶馆的印象,一处我心里暗藏的桃花源。

现如今,林方茶馆,重新启航,将带给广大顾客全新的感受。

营业时间:每日巳时至申时 每个时辰接待二十位顾客

先到先得,欢迎欢迎各大顾客前来体验。

地址:泥儿街入口左走边第五家店

饶是郑老爷子这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也被这宣传单上的“盛赞”弄的老脸一红。

已经开始后悔了,脚趾已经抠地了。

“吴小子,这些都要发出去?”郑老爷子尴尬地问。

“当然了,明天有没有客人来。就全靠这了,怎么样,老爷子,写的还行吧?”吴薏仁嬉皮笑脸地问。

“哈哈哈,当然没问题,你先回去吧,放心,这些传单我一定帮你送到。”郑老爷子微笑着回答。

“行,那我就先走了,多谢老爷子了,哦对了,明天开店,老爷子别忘了过来捧场!”吴薏仁高兴的说着,离开了成王府。

“王爷,那我现在去把这些传单送去?”旁边的小厮说。

“送个屁,给我全烧了。”郑老爷子骂道,

他思考了一会儿说:“这样吧,你去给我挨家挨户通知,就说我干孙女明天开店,希望各家都能来捧个场,我老头子欠他们个人情。”

“是。”小厮领命,出发了。

“混小子,老夫一个黄土都快埋到脖子的人了,不要脸面的吗?”郑老爷子回想起宣传单上的内容,笑骂道。

“不过,确实是个有想法的小混蛋,配得上林丫头。”

“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