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朱砂痣成了心头刀 > 第371章 抑制不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沈兮梦并没有注意到洛元春眼里的异样,只听他的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久居上位、运筹帷幄的笃定,这股强大的自信仿佛具有感染力,便足以驱散了沈兮梦心中一部分慌乱。

是啊,只要人还活着,就有希望!

大哥既然亲自去查探,必定已有计较。

“我已经派了最得力的人潜入北狄,不惜一切代价确认九曦的具体位置和处境。” 洛元春继续道,“最迟后天,关于九曦在北狄现身的消息,就会通过其他渠道‘自然’地传回京城。届时,我会立刻进宫,向皇上陈情,主动讨一个出使或与北狄交涉的差事。无论用什么方法,我都会亲自去北狄,把九曦带回来!”

听到“亲自”二字,沈兮梦心中大石终于落下大半,泪水再也抑制不住,汹涌而出。

她退后一步,对着洛元春深深一福,声音哽咽却清晰:“大哥……九曦的事情,就全拜托您了!我和孩子,还有……祖母,我们都在家里,等着他平安回来!”

她提及孩子时,手下意识地护在小腹前,这个细微的动作并未逃过洛元春的眼睛,但他此刻并未多问。

沈兮梦说完,怕自己失态,更怕耽误洛元春休息和布局,连忙用帕子拭去泪水,转身快步离开了暖阁,几乎是逃也似的回到了听风苑。

一直强撑的精神骤然松弛,加上情绪大起大落,她一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强忍了许久的恶心感猛地翻涌上来,冲到净房便是好一阵撕心裂肺的呕吐,直吐得脸色发白,浑身虚软。

“夫人!” 紫玉吓得魂飞魄散,连忙扶住她。

沈兮梦摆摆手,喘息着吩咐:“去……悄悄地把祁大夫请进府,别惊动任何人。”

夜深人静时,祁大夫被秘密引入听风苑。

他为沈兮梦仔细诊了脉,沉吟片刻,脸上露出又是了然又是担忧的神色:“兮梦,你这……是有了两个多月的身孕了。”

尽管心中已有猜测,但得到确认,沈兮梦心头还是一颤,百感交集。

这是她和九曦的第二个孩子,可偏偏在这个时候到来……

“你脉象不稳,有滑胎之象,需绝对静养,万不可再劳心劳力,忧思过甚啊!” 祁大夫看着眼前瘦削得下巴尖尖、眼下带着浓重青黑的沈兮梦,心疼地劝道,“府中事务繁杂,不如……老朽送你回娘家将养一段时日?你母亲定能悉心照料。”

沈兮梦立刻摇头,语气坚定:“不,祁大夫,我怀孕的消息,请您务必帮我压下来,暂时谁也不要告诉,包括我母亲。如今府里是多事之秋,外面……更是无数双眼睛盯着,我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离开,也不能让这个消息成为别人攻讦洛家或威胁九曦的把柄。”

她必须守住这个家,等夫君回来。

祁大夫知她处境艰难,叹了口气,不再勉强:“既如此,老朽每隔十日便来为您请一次脉。这是保胎的方子,定要按时服用。饮食上也要格外注意,温补为宜,切忌寒凉油腻……”

他又仔细嘱咐了许多。

送走祁大夫,沈兮梦抚摸着尚且平坦的小腹,感受着那里孕育着的新生命,心中涌起一股混合着酸楚与坚定的暖流。

然而,现实的纷扰从不给她片刻安宁。

刚服下安神汤准备歇下,外头又传来小丫鬟急促的脚步声和低语。

紫玉出去片刻,回来时脸色古怪,低声道:“夫人,二房那边……又闹起来了。说是二老太爷要拿二老太太的陪嫁首饰去当铺,二老太太死活不肯,两人……动起手来了,砸了不少东西。”

沈兮梦闻言,只觉得额角突突直跳,一阵无力感再次袭来。

外有强敌环伺,夫君远在北狄生死未卜,内有蠢钝如猪、不断制造麻烦的二房……这重重压力之下,她这刚刚确诊的胎象,又如何能安稳?

她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清明与冷厉。

“只要他们不出院子,不惊扰老太太,随他们闹去。若是闹得太过分……你知道该怎么做。” 她声音平静,却藏不住浓浓的厌烦。

紫玉凛然应声:“是,夫人,奴婢明白。”

二房院内的那场闹剧,最终以二老太太死死护住妆奁匣子、二老太爷气急败坏摔门而出告终。

那支失踪的御赐凤钗如同悬在他们头顶的利剑,让二老太爷坐立难安,急于弄到银子去打点疏通,哪怕只是寻求一丝虚无缥缈的保障。

而二老太太却是紧把着自己的东西,一分一毫都不肯往外放。

夫妻二人离心,吵闹成了家常便饭。

洛元春是悄悄的离京,回京自然更加隐蔽。

明面上依旧称病,但暗地里的动作却愈发频繁。

他书房的灯火常常亮至深夜,与程、蔺二位先生以及几名绝对忠诚的部属商议至天明。

关于洛九曦在北狄的消息,被他小心翼翼地控制着传播的节奏和范围,既要让它“自然而然”地传到该听的人耳中,又不能引起过度的猜疑和提前的阻挠。

两天后,果然如洛元春所料,边境八百里加急传来军报,其中夹杂了一条看似不经意的讯息:有边民称,曾在北狄王庭附近远远瞥见一人,形貌极似失踪的洛九曦。

消息虽未经证实,但已足够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

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

主战派认为这是北狄的挑衅,要求严正交涉,甚至不惜再起刀兵;主和派则担忧是谣言,或是北狄设下的圈套,主张谨慎处理。

皇帝高踞龙椅,面色深沉,未置可否,只下令严密探查,确认消息真伪。

洛元春拖着“病体”,第一时间递牌子求见皇帝。

在御书房内,他褪去了在人前的虚弱,目光炯炯,言辞恳切,将早已准备好的说辞和盘托出。

他并未过分强调兄弟之情,而是从朝廷颜面、边境稳定、以及对北狄战略意图的探查等多个角度,分析了自己亲自前往北狄的必要性。

“陛下,九曦若真在北狄,无论缘由为何,我朝都不能置之不理。臣愿以身涉险,亲自前往,一则确认九曦生死,二则探查北狄虚实,三则……若有可能,将九曦带回,活要见人,死……也要见尸!绝不能让我朝将领,流落异邦,生死不明,寒了边关将士的心!” 洛元春跪伏在地,声音沉痛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