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紫禁城,乾清宫。

五月下旬的北京已经有了燥热的暑气,可大殿之内却是一片死寂,寒意浸人。

一名从黑龙江八百里加急送回塘报的驿卒,正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跪伏在金砖上,浑身尘土,嗓音嘶哑。

“陛下……沙俄逆夷已攻占墨尔根城。”

他的头深深叩在地上,不敢抬起。

“墨尔根城守军……全军覆没。”

“俄军前锋,正向齐齐哈尔逼近。”

殿上的康熙皇帝身躯一震,手中的朱笔悬在半空,一滴殷红的墨汁从笔尖滴落,污了面前的奏折。

他没有说话,大殿内的空气凝滞得让人无法呼吸。

站在一旁的户部尚书马齐,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黑龙江的军情,是压垮骆驼的又一根稻草。

就在这时,一名太监碎步快行,躬身递上一份新的奏报。

“皇上,陕西急报。”

康熙缓缓放下朱笔,接过奏报,展开的手指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奏报上的字迹潦草,可见写信之人的仓皇。

他只看了一眼,便将那份奏报重重摔在御案上。

“哗变。”

康熙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

马齐的心脏猛地一抽。

“陕西新任提督上奏,因粮饷拖欠两月,两千绿营兵于昨夜哗变,焚毁营寨,裹挟部分百姓,向南逃窜。”

南边,就是汉军的地盘。

康熙站起身,在御案后来回踱步,龙袍的下摆扫过地面,发出沙沙的声响。

“钱。”

他停下脚步,盯着马齐。

“朕要钱,要粮,要稳住陕西的七万大军。”

马齐躬着身子,几乎要把头埋进胸口。

“皇上,国库……国库实在是没有银子了。”

“南边战事糜费巨大,为了筹措军饷,各地的税赋已经预征到了明年。”

“那些西洋兵头子,更是吞金的无底洞,银子给了,人却还在路上吵架。”

康熙的胸膛剧烈起伏,他指着马齐。

“那就从内帑拨。”

“朕的内帑,总还有银子吧。”

马齐的身体僵住了,他艰难地抬起头,脸上满是苦涩。

“皇上……”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

“内帑……也空了。”

“什么。”

康熙的表情凝固了,他一步步走下御阶,来到马齐面前。

“你再说一遍。”

马齐闭上眼睛,豁出去了。

“回皇上,为了给南征大军凑饷,为了支付西洋雇佣兵的定金,内帑的存银,在上个月就已经全部拨付出去了。”

“如今,只剩下一些维持宫中用度的浮财。”

空气仿佛变成了实体,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

康熙伸出手,扶住了身旁的蟠龙金柱,才稳住身形。

他统治这个帝国三十余年,从未想过,自己会面临国库与内帑同时告罄的窘境。

大清,真的没钱了。

良久,他才重新开口,声音里带着一股子阴狠。

“既然国库没钱,朕的内帑也没钱。”

“那就让那些平日里受尽国朝恩典的王公大臣们出钱。”

马齐心中一凛。

“皇上,此举……恐怕会引来非议。”

向王公贵胄摊派,这可是动了所有满洲勋贵的命根子。

康熙冷笑一声。

“非议?”

“大清的江山都要不稳了,朕还在乎他们的非议?”

“传朕旨意,命宗人府核算,所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以及在京一品二品大员,按爵位等级,向户部‘捐输’军饷。”

“谁敢不从,以动摇国本论处。”

“嗻。”

马齐打了个寒颤,他知道,这道旨意下去,整个北京城的上层都要炸开锅了。

统治集团内部最尖锐的矛盾,被皇帝亲手点燃了。

“还有。”

康熙的决断还在继续。

“传令陕西提督,暂缓绿营兵的集结,先从京畿新军中抽调一万兵马,即刻开赴陕西,镇压哗变。”

“告诉他,兵可以少,但必须是能打的兵。朕不要一群废物。”

“至于黑龙江……”

康熙的脸上露出一丝屈辱与不甘。

“派人去见戈洛文。”

“告诉他,朕可以答应他的条件,黑龙江以北的土地,可以割让给他们沙俄。”

马齐大惊。

“皇上,万万不可啊。《尼布楚条约》得来不易,若如此轻易割让大片疆土,后世史书会如何记载。”

康熙转过身,背对着他。

“史书?”

“朕若是连眼前的坎都过不去,还有什么资格谈后世史书。”

“先稳住沙俄,让他们退兵,等朕解决了南边的乱匪,再跟他们算总账。”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疲惫。

“去办吧。”

“嗻。”

马齐躬身告退,走出大殿的每一步都无比沉重。

他回头望了一眼那座金碧辉煌却又透着末日气息的宫殿,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大清的这艘破船,真的要沉了。

与此同时。

汉中,汉王府。

李信坐在书房里,手中同样拿着几份来自青蛇卫的情报汇总。

情报的内容,与康熙收到的别无二致。

黑龙江墨尔根城失守,沙俄兵锋直指齐齐哈尔。

陕西绿营哗变,两千士兵向汉军控制区逃亡。

北京城内,康熙下令向王公大臣强行摊派军费。

书房内,气氛与北京的压抑截然不同,反而透着一股大战将至的沉静与锐利。

燕九站在一旁,补充道。

“王上,根据我们在京城的人传回的消息,康熙的摊派令已经下达,宗室王公怨声载道,不少人阳奉阴违,还在观望。”

“户部尚书马齐派往沙俄的求和使者也已经出发,但据我们对戈洛文的了解,此人贪得无厌,恐怕不会轻易满足。”

李信将情报放在桌上,抬起头,看向地图。

地图上,清廷控制的北方区域,被一个个红色的标记圈出,那是他们已知的清军部署与潜在的危机点。

“周大勇,贺连山。”

李信开口。

早已等候在侧的两员大将立刻上前一步。

“末将在。”

“陕西的局势,你们怎么看?”

李信的手指点在地图上西安府的位置。

周大勇瓮声瓮气地说道。

“王上,陕西的七万绿营不过是乌合之众,如今粮饷不济,军心动摇,已是釜底游鱼。”

“末将请命,即刻出兵,一鼓作气拿下西安。”

贺连山则更为谨慎。

“王上,周将军所言虽是实情,但我们还需考虑清廷的西洋雇佣军。”

“这支兵马虽然还在路上内讧,但终究会抵达战场。他们的火器与战法,对我军而言还是个未知数。”

“若是我们急于进攻,反而可能在西安城下与这支援军陷入苦战,徒增伤亡。”

李信点了点头,贺连山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

“清廷已是日薄西山,多线承压,它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

“我们不必急于一时。”

他的手指顺着地图上的秦岭山脉划过。

“传我将令。”

“命你二人,统帅甘肃、汉中两路大军,继续做好进攻陕西的一切准备。”

“所有的粮草、弹药、攻城器械,全部前移至凤翔与汉中一线。”

“但,不要主动出击。”

周大勇有些不解。

“王上,这是为何?此乃天赐良机。”

李信站起身,走到他的面前。

“我要等。”

“等那些西洋雇佣兵抵达陕西,等他们和陕西的残余绿营汇合到一起。”

“然后,毕其功于一役,在关中平原上,将清廷最后一支有生力量,连同他们的幻想,彻底粉碎。”

李信的计划,是要打一场歼灭战。

他要让清廷输得彻彻底底,再无任何翻盘的可能。

周大勇与贺连山瞬间明白了李信的意图,齐声应道。

“末将遵命。”

李信又看向另一名将领,赵猛。

“赵猛。”

“末将在。”

赵猛的身躯站得笔直,河套草原的风沙让他更显悍勇。

“你的骑兵军团,任务最重。”

李信的手指移向地图的北方。

“加强河套草原的防御,密切监视蒙古八旗的动向。”

“同时,派出一支精锐骑兵,沿阴山向东渗透,查明沙俄的动向与实力。”

“我担心,戈洛文在尝到甜头后,不会只满足于黑龙江,他的胃口可能会延伸到漠南,甚至是我们的河套。”

赵猛咧嘴一笑,露出白森森的牙齿。

“王上放心,只要俄国毛子敢把爪子伸过来,末将保证把他们的爪子剁下来喂狼。”

李信对他这份信心很满意。

“去吧,准备战争。”

“是。”

众将领命而去,书房内只剩下李信与燕九。

李信重新坐下,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在水面上的茶叶。

燕九轻声问道。

“王上,我们真的要放任沙俄在东北扩张吗?”

李信喝了一口茶,茶水温热。

“不是放任,是时机未到。”

“我们现在的主要敌人,仍然是清廷。”

“只有彻底解决了清廷,我们才能腾出手来,去跟北方的这头白熊,好好算一算账。”

“这天下,终究是我们的天下。”

窗外,阳光明媚,一支信鸽振翅高飞,向着远方送去决定天下命运的军令。

一场席卷整个东亚大陆的风暴,即将在关中平原的上空汇聚。

作者正埋首赶稿、全力更新,心里记着大家的期待,不敢有半点松懈!还请各位朋友多留下催更和好评,你们的每一份支持都特别珍贵,在这里向大家表示万分感谢!